李白詩詞《九日》原文譯文賞析

字號:


    這是一首重陽節(jié)登高抒懷之詩。下面是分享的李白詩詞《九日》原文譯文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九日》
    唐代: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譯文】
    今日景物格外的好,山峰松柏參天,江水涌流不息,水光與山色交相輝映。
    手攜一壺流霞酒,采取這寒冷天氣開放的菊花,細細欣賞。
    這里地處偏僻,怪石嶙峋,松樹古遠,微風吹來,響起松濤聲有如弦管齊鳴奏出的悅耳的樂聲。
    酒杯中倒映著我歡樂容顏,獨自一個人喝酒,自得其樂。
    望著山月獨自起舞高歌,任帽兒被舞風吹落,卻不知道讓我懷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注釋】
    九日:農(nóng)歷九月九日,俗稱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shù),所以這天又叫重陽節(jié)。
    云景好:景物好。
    流霞:美酒名。
    搴(qiān)菊:采取菊花。
    寒榮:寒冷天氣開放的菊花,指菊花。
    觴(shāng):古時的酒杯。
    落帽:典出《晉書》,據(jù)載:大司馬桓溫曾和他的參軍孟嘉登高于龍山,孟嘉醉后,風吹落帽,自己卻沒有發(fā)覺,此舉在講究風度的魏晉時期,有傷大雅,孫盛作文嘲笑,孟嘉即興作答:“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蔽霓o優(yōu)美,語驚四座。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節(jié),風度瀟灑之態(tài)。
    空:徒然。
    友生:朋友。
    【賞析】
    這是一首重陽節(jié)登高抒懷之詩。
    一二句寫秋高氣爽,開篇寫令人賞心悅目的秋景。秋日的天空,遼闊高遠,一碧如洗,朵朵白云在藍天中飄浮,它們時而分開,時而連成一片,時而像一團團的棉球,時而又像是翻卷的波濤,變幻不定,千姿百態(tài);秋日的大地,明麗清爽。只見層疊的山峰松柏參天,波平浪靜的江水涌流不息,水光與山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三四句寫飲菊花酒,在這天高氣爽的秋天里,又逢重陽佳節(jié),詩人攜壺登山,開懷暢飲,而且邊飲酒邊賞菊?!胺汉畼s”,一方面表現(xiàn)了秋菊的姿色,另一方面有詩人懷才不遇的傷感。
    “地遠松石古”四句,生動地刻畫了詩人賞秋時的見聞和感受。在山高林密的大山深處,松柏蔥蘢,怪石嶙峋,陣陣微風吹來,響起松濤清越高雅的音韻,有如弦管齊鳴奏出的悅耳的樂聲。佳節(jié)美景令詩人陶醉,禁不住舉杯照歡顏,杯中映出自身的笑容?!斑€自傾”三字表現(xiàn)了詩人悠然自樂,興趣盎然的神態(tài)。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尾句由寫景轉為抒情。詩人獨自一人飲酒賞秋,眼前的景色雖然美不勝收,可是孑然一身的孤獨感無法排解,因而酩酊大醉,以至“落帽”,狂放高歌中充滿了思念故交之情。
    詩人獨自一人重陽登高,通過對自己所見和所感的描寫,表達了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懷才不遇的感慨,最后高歌獨酌,抒發(fā)怡情自然的曠迭的襟懷。
    擴展閱讀:李白的故事之天上謫仙人
    李白成年后第一次來到長安,幸會時任秘書監(jiān)一職的賀知章,賀知章在閱覽了李白呈上的《蜀道難》一文后,忍不住數(shù)次稱嘆,他不禁向李白翹起大姆指:“先生果為天上謫仙人椅!”言罷當場解下身上佩帶的金龜飾品,并將其當?shù)魮Q來美酒與李白開懷暢飲。后世五代十國時人王定保在《唐摭言》一書中更是把賀知章的贊語詳細歸納為“公非凡世之人,莫非太白金星耶?”須知賀知章可是在李白之前的文壇元老,李白能得到他如此贊賞實屬不易,不久之后,李白“謫仙”的名號便傳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