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之情在陸游這篇作品里頻有表述,且多慷慨激昂,壯懷激烈,而當詞人晚年賦閑鄉(xiāng)里,鬢白體衰之后回憶往事,更加悲慟萬分,卻又因無力回天,只落得無奈嘆息。下面是分享的陸游愛國詩詞《謝池春·壯歲從戎》原文譯文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謝池春·壯歲從戎》
宋代:陸游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zhí)?。陣云高、狼烽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來多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吊古。煙波無際,望秦關(guān)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
【譯文】
壯年從軍,曾經(jīng)有一口氣吞下敵人的豪邁氣魄。濃重的云層高掛在天上。原來是烽火狼煙點著了。紅潤的面龐、頭發(fā)烏黑(的年輕人),捧著雕飾精美的戈向西去戍邊。譏笑自古以來的儒生大多耽誤了寶貴的青春時光。
上陣殺敵、建功立業(yè)的夢想已經(jīng)破滅,卻只能在吳楚大地上泛一葉扁舟。漫自悲歌,傷心地憑吊古人。煙波浩渺無際,邊關(guān)到底在何處?感嘆年華又被虛度了。
【注釋】
謝池春:詞牌名,又名“風中柳”、“玉蓮花”等。
虜”:古代對北方外族的蔑視的稱呼。
陣云:濃重厚積形似戰(zhàn)陣的云層。
狼烽:烽火。古代邊疆燒狼糞生煙以報警,所以稱狼煙。
戍:守邊的意思。
儒冠:儒生冠帽,后來指儒生。
流年:流逝的歲月,年華。
【賞析】
上片寫詞人過往的軍旅生涯及感嘆?!皦褮q從戎,曾是氣吞殘?zhí)?。陣云高、狼煙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這幾句是詞人對南鄭生活的回憶。他那時是多么地意氣風發(fā),胸中懷抱著收復(fù)西北的凌云壯志,一身戎裝,手持劍戈,乘馬于胯下,隨軍止宿,氣吞殘?zhí)敗W掷镄虚g洋溢著一股豪氣,頗能振奮人心。
但接著詞急轉(zhuǎn)直下:“笑儒冠自來多誤?!边@一句化用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而來,感嘆自已被儒家忠孝報國的思想所誤,一生懷抱此志,卻時至暮年仍舊一事無成。看上去,詞人有悔意,悔恨自己不該學習儒家思想,執(zhí)著于仕進報國,但實是對“壯歲從戎”的生活不再的哀嘆。
下片寫老年家居江南水鄉(xiāng)的生活和感慨?!肮γ麎魯啵瑓s泛扁舟吳楚。”詞人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被迫隱居家鄉(xiāng)。為排遣愁懷,他四處泛舟清游?!奥?、傷懷吊古”,雖身在江湖,但心仍在朝堂之上。詞人沒有辦法真正做到自我寬解。他“泛扁舟吳楚”,吳楚古跡仍舊引發(fā)起他無限懷古傷今之意。
“煙波無際,望秦關(guān)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秦關(guān)”,即北國失地。那淼淼的煙波仍不能消除詞人對秦關(guān)的向往,因壯懷激烈,他至老仍舊不忘收復(fù)失地,不甘斷送壯志,故閑散的隱居生活使他深感流年虛度。
這首詞上片懷舊,慷慨悲壯;下片寫今,沉痛深婉。作者強烈的愛國感情在字里行間充分地流露出來,感人至深。
愛國之情在陸游這篇作品里頻有表述,且多慷慨激昂,壯懷激烈,而當詞人晚年賦閑鄉(xiāng)里,鬢白體衰之后回憶往事,更加悲慟萬分,卻又因無力回天,只落得無奈嘆息。
擴展閱讀:陸游簡介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wù)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yīng)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擴展閱讀:陸游的故事
陸游從小嘗夠國難的痛苦,幼小的心靈滋長了對祖國、對民族的愛。少年勤奮。二十九歲那年參加兩浙地區(qū)的考試,被取為第一名。*相秦檜的孫子秦塤也參加考試。秦檜暗示考官,要讓秦塤得第一名。考官沒買賬,秉公辦事,讓陸游得了第一。
秦檜十分惱火。第二年,陸游到京城臨安考試。主考官又讓他得第一。秦檜更生氣,蠻橫地命令主考官取消他的考試資格,還要追究兩浙地區(qū)考試官的責任。直到秦檜死后,陸游才擔任臨安任樞密院的編修官。
他力主北伐,可重重阻撓。先在張浚部下,說張聽陸作戰(zhàn)失敗一起被排出朝廷,被罷官回老家山陰。十年后,又到川陜王炎處出力,可努力又白費。又到成都老朋友范成大處,抗金志愿也得不到實現(xiàn),心里常氣悶,喝酒寫詩,來抒發(fā)情感。但是一般官場上的人看不慣他說他不講禮法。陸聽了,索性給自己起個別號,叫放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