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順利通過2019年考試嗎?答案是堅持。每天的點滴積累終將匯聚成無限的力量,讓你成功通過2019年考試。整理了“2019法考必備考點:剝奪政治權利”,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一、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
(一)剝奪內容
1.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包括村委會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民主自由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 行、示 威自由(管制刑中未經(jīng)執(zhí)行機關批準也不得行使這些權利,但在緩刑、假釋里不剝奪這些權利);
3.任職資格權:國家機關職務(既包括領導職務也包括一般職務)、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人民團體的領導職務(僅限于領導職務)。
(二)剝奪政治權利的適用對象
附加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由刑法總則規(guī)定,分為兩種情況:
1.必須(應當)適用,危害國家安全罪+死刑、無期徒刑。
2.可以適用:對于故意殺 人、強 *、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險物質)、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法院有自由裁量權。
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由刑法分則規(guī)定。對于部分罪質較輕的犯罪或罪質嚴重但情節(jié)較輕的犯罪,刑法分則條文在法定刑中除主刑外還設置了剝奪政治權利。據(jù)此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時,無需對犯罪分子判處主刑。
如果犯罪人是外國人,也應當或可以判處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三)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
1.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按照執(zhí)行判決一般原則,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并執(zhí)行。
2.附加于管制:時間同管制,同時起算(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同時執(zhí)行。管制期滿解除管制,政治權利也同時恢復。
3.附加于拘役、有期徒刑(包括從死緩、無期徒刑改判的有期徒刑)時,其刑期從拘役、有期徒刑執(zhí)行完畢之日起計算,或者從有期徒刑被假釋之日起計算。①因為拘役沒有假釋,所以不存在從假釋之日起起算的問題。②在拘役、有期徒刑執(zhí)行期間,政治權利依然被剝奪,但不計算在剝奪政治權利刑期內。③有期徒刑罪犯減刑時,對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可以酌減。酌減后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不能少于1年。④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沒有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在執(zhí)行期間仍然享有政治權利。
4.附加于死刑、無期徒刑時,其刑期是終身,從主刑執(zhí)行之日起開始剝奪。
【區(qū)分】剝奪政治權利附加于拘役和管制是不同的:①在刑期上附加于拘役時,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是1年以上5年以下。附加于管制時,其期限與管制刑期相同,即3個月以上2年以下,最長3年。②在起算方式上,附加于拘役時,從拘役執(zhí)行完畢之日起計算;附加于管制時,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
5.數(shù)罪并罰時的分情況執(zhí)行(自由刑與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的排列組合):
(1)只是有期徒刑(或拘役)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管制沒有附加的,應從有期徒刑(或拘役)執(zhí)行完畢之日起或從有期徒刑假釋之日起開始計算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拘役無假釋)。
(2)如果有期徒刑(或拘役)與管制都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先執(zhí)行完畢有期徒刑,再開始與管制同步的剝奪政治權利,相當于合并處理減少了剝奪政治權利的時間。
(四)剝奪政治權利的執(zhí)行
對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執(zhí)行期滿,應當由執(zhí)行機關書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除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以外,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屆滿時,應宣布恢復政治權利。恢復政治權利后,便享有法律賦予的政治權利,但有的政治權利因為法律的特別規(guī)定不可能再享有,如根據(jù)《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guī)定,受過刑事處罰的人,不能擔任法官。

一、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
(一)剝奪內容
1.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包括村委會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民主自由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 行、示 威自由(管制刑中未經(jīng)執(zhí)行機關批準也不得行使這些權利,但在緩刑、假釋里不剝奪這些權利);
3.任職資格權:國家機關職務(既包括領導職務也包括一般職務)、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人民團體的領導職務(僅限于領導職務)。
(二)剝奪政治權利的適用對象
附加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由刑法總則規(guī)定,分為兩種情況:
1.必須(應當)適用,危害國家安全罪+死刑、無期徒刑。
2.可以適用:對于故意殺 人、強 *、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險物質)、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法院有自由裁量權。
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由刑法分則規(guī)定。對于部分罪質較輕的犯罪或罪質嚴重但情節(jié)較輕的犯罪,刑法分則條文在法定刑中除主刑外還設置了剝奪政治權利。據(jù)此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時,無需對犯罪分子判處主刑。
如果犯罪人是外國人,也應當或可以判處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三)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
1.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按照執(zhí)行判決一般原則,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并執(zhí)行。
2.附加于管制:時間同管制,同時起算(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同時執(zhí)行。管制期滿解除管制,政治權利也同時恢復。
3.附加于拘役、有期徒刑(包括從死緩、無期徒刑改判的有期徒刑)時,其刑期從拘役、有期徒刑執(zhí)行完畢之日起計算,或者從有期徒刑被假釋之日起計算。①因為拘役沒有假釋,所以不存在從假釋之日起起算的問題。②在拘役、有期徒刑執(zhí)行期間,政治權利依然被剝奪,但不計算在剝奪政治權利刑期內。③有期徒刑罪犯減刑時,對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可以酌減。酌減后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不能少于1年。④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沒有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在執(zhí)行期間仍然享有政治權利。
4.附加于死刑、無期徒刑時,其刑期是終身,從主刑執(zhí)行之日起開始剝奪。
【區(qū)分】剝奪政治權利附加于拘役和管制是不同的:①在刑期上附加于拘役時,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是1年以上5年以下。附加于管制時,其期限與管制刑期相同,即3個月以上2年以下,最長3年。②在起算方式上,附加于拘役時,從拘役執(zhí)行完畢之日起計算;附加于管制時,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
5.數(shù)罪并罰時的分情況執(zhí)行(自由刑與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的排列組合):
(1)只是有期徒刑(或拘役)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管制沒有附加的,應從有期徒刑(或拘役)執(zhí)行完畢之日起或從有期徒刑假釋之日起開始計算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拘役無假釋)。
(2)如果有期徒刑(或拘役)與管制都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先執(zhí)行完畢有期徒刑,再開始與管制同步的剝奪政治權利,相當于合并處理減少了剝奪政治權利的時間。
(四)剝奪政治權利的執(zhí)行
對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執(zhí)行期滿,應當由執(zhí)行機關書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除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以外,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屆滿時,應宣布恢復政治權利。恢復政治權利后,便享有法律賦予的政治權利,但有的政治權利因為法律的特別規(guī)定不可能再享有,如根據(jù)《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guī)定,受過刑事處罰的人,不能擔任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