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的別離詩詞《蘭陵王?柳》 賞析

字號:

《蘭陵王•柳》是宋代詞人周邦彥的作品,是一首自傷別離的詞,寫作者離去之愁。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周邦彥的別離詩詞《蘭陵王•柳》,歡迎閱讀!
    《蘭陵王•柳》
    宋•周邦彥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yīng)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fēng)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賞析】
    這首詞自來被認(rèn)為是《清真集》中代表作之一,而“斜陽冉冉春無極”一句,歷來受到贊賞,譚獻(xiàn)甚至在他的《譚評詞辨》中說“斜陽七字,微吟千百遍,當(dāng)入三昧出三昧”。
    詞寫的是柳,實(shí)則借柳來寫離別。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離別的氣氛,中片抒寫自己的別情,下片寫漸遠(yuǎn)以后的心緒?!捌鄲拧:薅逊e。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這幾句直抒胸臆,寫別離之恨之悲,而下一句便接“斜陽冉冉春無極”,把情感宕開,轉(zhuǎn)寫景物,卻又不單純寫景。它把所有的心緒都融化在斜陽里,融化在春日里,使得情與景完全渾融在一起,看似只著眼于春色暮色,似乎因眼前的美景而忘記了離愁別恨。葉嘉瑩教授解釋說這一句為什么好,“因?yàn)樗鼜哪切┰椒e越多的離愁別恨中一下子跳轉(zhuǎn)出去了,但這一跳轉(zhuǎn)不但沒有能甩脫那些離愁別恨,反而使周圍整個春天的環(huán)境都染上了離愁別恨!看似解脫,實(shí)際卻是一種更深的沉溺”。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詞選釋》釋“斜陽”句云:“一句中含兩意,一日光景已近黃昏,春光卻無限,也是無窮的?!薄靶标柸饺健保淼氖菚r間的消逝,而“春無極”,則是形容空間漫無邊際。時間無始無終,空間無邊無際,但對于一個人來說,擁有的時間和空間都是有限的。所以“斜陽冉冉”與“春無極”囊括了人類生活舞臺上出現(xiàn)的千變?nèi)f化的離與合、悲與歡,生命的消逝與永恒、有限與無際。
    擴(kuò)展閱讀:周邦彥的簡介
    周邦彥(1057年-1121年),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詞人。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rèn)“負(fù)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
    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dāng)喜歡讀書。因?qū)憽躲甓假x》,受到趙頊的賞識,被提拔為太學(xué)正。之后作過廬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蘇?。┛h令等。1096年以后,又回到汴京,作過國子監(jiān)主簿、校書郎等官?;兆谮w佶時,提舉大晟府(音樂機(jī)關(guān)),負(fù)責(zé)譜制詞曲,供奉朝廷。又外調(diào)順昌府、處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jǐn)嚴(yán),語言曲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擴(kuò)展閱讀:周邦彥的人物評傳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詞人。少年落魄不羈,后在太學(xué)讀書,宋神宗時因獻(xiàn)《汴京賦》為太學(xué)正。哲宗時任廬州教授、知溧水縣、國子主簿、秘書省正字?;兆跁r仕途較坦蕩,先后為校書郎、議禮避榆討、大晟府提舉,為朝廷制禮作樂。晚年知順昌府和處州、南京鴻慶宮提舉。卒,贈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創(chuàng)制不少新詞調(diào),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瓏四犯》等。現(xiàn)存詞二百余篇,多寫男女之情和離愁別恨,內(nèi)容較為單薄,調(diào)子很低沉。其詞承柳永而多有變化,市井氣少而宮廷氣多,詞風(fēng)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長于鋪敘,善于熔鑄古人詩句,辭藻華美,音律和諧,具有渾厚、典麗、縝密的特色。如《瑞龍吟》(章臺路)、《西河》(佳麗處)等。其寫景小詞,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調(diào),如《蘇幕遮》等。他是大晟詞人的代表,是婉約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開南宋姜夔、張炎一派詞風(fēng),對后世影響很大。王國維《人間詞話》說:“美成深遠(yuǎn)之致,不及歐、秦,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創(chuàng)調(diào)之才多,創(chuàng)意之才少耳?!鄙皆斠姟端问贰肪硭乃乃?,有《片玉詞》。本書選其詞《瑞龍吟》(章臺路)、《滿庭芳》(風(fēng)老鶯雛)、《蘇幕遮》(燎沉香)、《六丑》(正單衣試酒)、《蘭陵王》(柳陰直)和《西河》(佳麗地)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