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古詩《石灰吟》原文譯文賞析

字號: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下面是分享的小學(xué)古詩《石灰吟》原文譯文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一作:千錘萬擊出深山/千鎚萬擊出深山)
    (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粉身碎骨渾不怕/粉身碎骨全不怕)
    【譯文】
    經(jīng)過千錘萬鑿從深山里開采出來的石頭,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dāng)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的節(jié)操留在人世間。
    【注釋】
    石灰吟:贊頌石灰。吟:吟頌。指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千錘萬鑿:無數(shù)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千、萬:虛詞,形容很多。錘:錘打。鑿:開鑿。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閑:平常,輕松。
    渾:全。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人間:人世間。
    【賞析】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烈火焚燒”,當(dāng)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胺凵硭楣恰睒O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lián)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于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zāi)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明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tǒng)治。但英宗復(fù)辟后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擴展閱讀:
    于謙詩歌成就
    《除夜太原寒甚》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春風(fēng)來不遠,只在屋東頭?!痘拇濉反迓渖趸臎?,年年苦旱蝗。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壁破風(fēng)生屋,梁頹月墮床。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zāi)傷?!镀疥柕乐小窏盍帩馑B啼,豆花初放麥苗齊。牙逢盡道今年好,四月平陽米價低?!队^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赌捍河鲇辍放L(fēng)吹雨浥輕塵,滿地飛花斷送春。莫上高樓凝望眼。天涯芳草正愁人?!度刖方伵谅楣脚c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石灰吟》(版本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妒乙鳌?版本2)[課文版北師大]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詠煤炭》鑿開混沌得烏金,蓄藏陽和意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对乐椅渫蹯簟菲ヱR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臣主議和。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別朱仙鎮(zhèn),不見將軍奏凱歌?!侗憋L(fēng)吹》北風(fēng)吹,吹我庭前柏樹枝。樹堅不怕風(fēng)吹動,節(jié)操棱棱還自持。冰霜歷盡心不移,況復(fù)陽和景漸宜。閑花野草尚葳蕤,風(fēng)吹柏枝將何為?北風(fēng)吹,能幾時!《望雨》赤日行空暑氣浮,炎風(fēng)簸土幾時休?云霓久渴斯民望,廊廟當(dāng)分圣主憂。旱魃剿除消暑氣,神龍鼓舞起靈湫。挽將天上銀河水,散作甘霖潤九州?!度肴穼④姎w來氣如虎,十萬貔貅爭鼓舞。凱歌馳入玉門關(guān),邑屋參差認鄉(xiāng)土。弟兄親戚遠相迎,擁道攔街不得行。喜極成悲還惰淚,共言此會是更生。將軍令嚴不得住,羽書催入京城去。朝廷受賞欲還家,父子夫妻保相聚。人生從軍可奈何,歲歲防邊辛苦多。不須更奏胡加曲,請君聽我入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