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沖動是魔鬼 忍耐更為佳

字號:


    高考語文作文得分也是很關(guān)鍵的,作文分高,會把整體成績提高上去,所以同學們要重視中考作文的分數(shù),作文開頭和結(jié)尾一樣重要,有好的結(jié)尾也會給你添彩加分的。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供您查閱。
    沖動是魔鬼,忍耐更為佳
    
    這幾天,全國很多人都在關(guān)注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的進展,并為十五條鮮活生命的逝去表達了哀悼。通過車內(nèi)黑匣子監(jiān)控視頻顯示,原因居然是女乘客劉某跟司機冉某發(fā)生糾紛,相互謾罵、扭打在一起,導致了公交車失控墜入江中的悲劇發(fā)生。
    消息通過網(wǎng)絡(luò)一經(jīng)發(fā)布,人們紛紛對兩人的違法行為,錯誤舉動提出了譴責。一些激進的言論甚至認為,兩人帶了這么多人陪葬,“斷子絕孫”。也有人借此上綱上線,從所謂國民性角度做了探討。
    無論是女子還是司機,他們都不愿意這樣的悲劇發(fā)生,使自己以及無辜的乘客喪失性命。然而雙方在相互刺激的言行中,憤怒的情緒突然爆發(fā),一時間失去了理智,做出了極端錯誤的行為。他們的言行正應(yīng)了“沖動是魔鬼”這句話。這是人們在行為系統(tǒng)不理智的表現(xiàn),是人的情感特別強烈、基本不受理性控制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
    發(fā)怒是人類重要的情感之一,當自己遇到利益受損,被人批評,遭受不公平對待、看到不義的事等等情況時,都難免怒上心頭,甚至做出沖動的,失去理智的事。只要經(jīng)常關(guān)注社會新聞,都不難看到很多人由于憤怒失去了理智,做出了傷害人的舉動,不但讓別人失去了性命或者造成嚴重損害,造成無數(shù)家庭的破裂。也毀了自己的人生。
    因此,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必須做到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輕易發(fā)怒,理智不被沖動所戰(zhàn)勝,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一些無妄之災(zāi)的發(fā)生。我們遇到事件首先要懂得忍耐,孔子認為“小不忍,則亂大謀”?!妒ソ?jīng)》上也說“愛是恒久忍耐”。可見忍耐是一種美德與智慧,是控制自己情緒的方式。我們在世上難免遭遇到別人誤解、攻擊或不公的對待,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沖動,以免失去理智,做出錯事。而是先隱忍,讓自己冷靜下來,找出沖突的起因后果,做出準確的判斷,以的方式去解決。比如這場悲劇的女乘客,僅僅只是因為誤過了站點,就引起如此大的憤怒。其實忍耐一下,晚幾分鐘下車,就什么事情都沒有了。因此,我們務(wù)必學會操練忍耐,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除了忍耐,我們也需要有謙讓的心。很多小事情釀成大沖突,就是雙方固執(zhí)己見,互不相讓造成的。就像這件事,女乘客與司機也就因為下車的產(chǎn)生糾紛,談不上什么“深仇大恨”,何必就此扭打起來呢?如果雙方彼此理解,各讓一步,十五條生命也不至于就此喪失。人們不愿謙讓的原因就是擔心自己吃虧或失去面子,然而由此產(chǎn)生的沖動,所造成的損失往往大于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圍內(nèi)。何必因小失大,做出錯事呢?何況從愛人角度,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出于愛,忍受一點小損失又有何妨呢?因此,我們遇到矛盾時,如果不是什么原則性的問題,那就寧可退讓,不要跟人相爭,務(wù)必做到“以善勝惡”
    希望我們通過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在哀悼遇難者的同時,也從中吸取教訓,明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在為人處世中不被沖動所轄制,享受美好的人生。
    延伸閱讀:其他優(yōu)秀作文兩篇
    創(chuàng)造力之墓
    
    “搞好學習就不錯了,還弄什么創(chuàng)造發(fā)明,就憑你們?把心思花在胡思亂想上,怎樣考大學?怎么找到好工作?”父母想的什么我都知道,這就是那八個字的“精彩評語”之后的潛臺詞。
    悲哀。巨大的悲哀像一切暴風雨,襲卷了我的心,使我呆若木雞,思維停滯。
    我不禁想起了在各種各樣國際比賽上奪冠的中國選手,想起了在中國選手奪得總分第一又有若干個滿分時媒體那鋪天蓋地的放肆的宣傳。
    我不否認這是國家的榮耀??墒怯姓l告訴我,在這些屢屢取得國際大賽金牌的學生中,誰得了諾貝爾獎?又有誰真正能夠成為聲名顯赫的科學家、發(fā)明家?誰又對世界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
    正如“十屆甲A聯(lián)賽的冠軍,也比不上一張世界杯的人場券”一樣,一百枚國際奧林匹克的金牌和一個諾貝爾獎相比,又算得了什么?那金光燦燦的獎牌除了證明你會考試、會解題之外,除了證明你的國家答題人才多之外,還能說明什么?
    中國的孩子從小就被灌輸著一種服從的思想?!奥牥职謰寢尩脑?,聽老師的話,聽長輩的話?!薄奥犜挕背闪思彝ブ惺褂妙l率的訓詞,“乖”是給孩子們的最常用的獎勵。從小到大,我們的生活都是被安排好了的。我們根本不曾想過要為自己做些什么,只需盲目地看著父母,踏著他們的腳印,走著他們設(shè)計好的路子,在庸庸碌碌中走完一生。創(chuàng)造力想像力,全被摧毀得粉身碎骨面目全非。我們身上的銳氣沒有了,靈性沒有了,整個人變成了死氣沉沉的木偶,供人操縱著。
    可世界的情景卻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的書背得再多,物理題數(shù)學題解得再好,也比不上飛速發(fā)展的電腦。論記憶,論解題,誰能超過那機器?文憑、分數(shù),對于高科技的時代又有什么意義?只有創(chuàng)造力,只有建立在想像力基礎(chǔ)上的創(chuàng)造力,才是生存的一張最重要的王牌。一個只會重復前人的勞動而不會創(chuàng)新的人只能是庸才。他當然也可能在某廠某公司就職??蛇@種生命模式,這種被人重復了千萬遍的味同嚼蠟的生存方式,對于只有一次的人生來說,無疑是令人痛心的巨大浪費。說通俗點就是“白活了”。
    而如今,好不容易我們才看到,保留我們身上那一點點可憐的想像力的空間即將出現(xiàn)的時候,我的父母,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卻殘酷地毫不猶豫地奮不顧身地用簡單卻又如巨石般的語句將那空間堵死!我的心能不痛嗎?
    美籍華人,美籍華人,又是美籍華人。當一個又一個美籍華人獲得諾貝爾獎時,中國人卻在振臂高呼,奔走相告,彈冠相慶。我對此頗為費解。這有什么值得高興的?相反我覺得這是一種國恥。憑什么中國人沒得獎,一個身上流著中國人的血液,頭上卻蹲著一只鷹的“美籍華人”得獎了,我們卻要為他高興?為美國高興?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這不等于承認中國人只有在美國才能有出息嗎?這不是在為別人提供笑柄嗎?這和在世界杯預(yù)選賽中別人踢進了球我們卻為他們喝彩有什么兩樣?欣慰、欣慰,好一個阿Q精神!
    中國人不是不聰明,我們的祖先們創(chuàng)造那燦爛的文明時,外國人還不知道在哪里光著*玩泥巴呢!我們也不是真的窮,當貪官污吏大把大把點著鈔票時,有多少中科院的科研項目因為資金不到位而不得不中止?印度也不比我們好到哪里去,可人家卻已經(jīng)有了諾貝爾獎得主了!為什么?他們的政府比我們重視教育,不是應(yīng)試教育,而是素質(zhì)教育!他們的教育經(jīng)費比我們的比重大,不是被層層盤剝而是真抓實干,每一分錢都落到實處。我始終認為,中國真要想成為世界響當當?shù)拇髧?,就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諾貝爾獎,二是進人世界杯決賽,三是經(jīng)濟實力。
    講了這么多,回頭想想,又有什么意思?我一個區(qū)區(qū)高二女生,和應(yīng)試教育抵抗,以卵擊石,自取滅亡。不禁想起鄭智化的那首老歌《補習街》:“誰能夠擠進那道窄門?誰在門外癡癡的等?誰在操縱這場競爭的游戲?學歷是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中國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正在被一點一點地埋葬,這口棺材,就是應(yīng)試教育。而埋葬他們創(chuàng)造力的人,就是他們的親生父母。同時被埋葬的,還有一個世界大國的前途和一個民族的生命力。
    生命的價值
    
    火柴在燃燒后只剩下灰燼,消失在風里,空氣中微微的余熱是它們價值的證明;海鷗在狂風驟起的夜晚展翅翱翔,吞噬在暴雨中,海岸上驚起的波浪是它們對生命的詮釋;人在不斷的探索中發(fā)現(xiàn)未知的事物,披荊斬棘,后人對他們的銘記是的褒獎。縱使是遍地荊棘,縱使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實現(xiàn)自我的生命價值。
    歷史長河激流勇進,人的生命幾十年在幾億年歷史中只是一剎那的閃爍,唯有抓住這短暫的瞬間綻放自己的光芒,才能不負生命賦予我們的使命。人的歷程不能一帆風順,只有在逆境中堅持,在堅持中破繭而出,才會促成人生價值的飛躍。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這是詩仙李白的真實寫照。這位偉大的詩人被皇帝任用,卻不甘宮廷的爭斗而離宮。他的一生就是賞月飲酒作詩。他本有蒼濟天下的抱負,卻落得獨善其身的境地,但他沒有消沉,揮筆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將自己的滿腔熱忱注入筆尖,寫下一篇篇為世人所稱頌的美文?!肮艁硎ベt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边@是他的自嘲,更是他在在困頓時自我安慰,在遇挫折時依然對生命充滿無限的憧憬。此時的他,在用另一種方式詮釋著他憂國憂民的情懷,書寫著他對生命的熱愛,實現(xiàn)著生命的價值。鳳生于涅盤之中,在熾熱的火花中,灑脫自如,李白的放蕩不羈正是他生命的價值所在,他和他的詩被后人銘記。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沈從文出生在近代中國最混亂、腐敗的軍法時代,在那個*不安的年代,他把文學當做了他的安身立命之本,卻因政治因素不得不終止創(chuàng)作。為了不虛度生命,他又艱難地在文物研究領(lǐng)域繼續(xù)探索。他用他的堅韌完成了《龍鳳藝術(shù)》、《中國絲圖案》、《唐宋銅鏡》和《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巨著。沈從文曾說過“隨波逐流容易見好,獨立逆風需要魄力”。他的這種“獨立逆風”使他雖然蹣跚于現(xiàn)實人生的沉重和辛酸中,卻清清白白地從山重水復走到了柳暗花明,并將使他在以后的歲月里得到巨大的回報。他的甘于寂寞,他的安貧樂道,他的忍辱負重,他的特立獨行,他的隨遇而安,令他的后半生顯得更加從容和厚重。沈從文的一生坎坷崎嶇,他卻在困難時期詮釋了自己生命的價值,用生命譜寫文學之章,用生命為后人照亮文學殿堂。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在有限的時間里,釋放生命的價值,才是對生命無限的崇尚,對人生價值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