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益智成語故事:白龍魚服

字號:


    白龍魚服是一個成語,本義指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被漁夫所傷。比喻貴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測之虞。語出西漢·劉向《說苑·正諫》。以下“幼兒益智成語故事:白龍魚服”由整理發(fā)布,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白龍魚服
    春秋時期,吳王過煩了宮中的生活,于是想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到民間去走一走,還想和他們一同飲酒。這決定可嚇壞了滿朝文武官員。若是吳王在出行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危險,誰能擔當起這個責任?大夫伍子胥也認為一國之君混跡在百姓中間是很不妥當?shù)?。為了打消吳王微服出游的念頭,他給吳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帝養(yǎng)了一條非常漂亮的白龍,這條白龍也是玉帝最鐘愛的寵物。有一天,白龍厭煩了天庭單調(diào)的生活,就變化為魚,下凡到一個清冷的池里游玩。它在清清的河水里游來游去,覺得非常有趣。這時,一個名叫豫且的漁人走了過來,這個深池是他每天打漁的地方。豫且看見池水中的這條魚個頭很大,高興極了,就一箭射了過去。正玩得高興的白龍突然感到一陣劇痛,原來豫且一箭射中了他的眼睛。白龍帶著痛逃跑,憤怒地到玉帝那里告狀,要求懲治豫且傷害神龍的大罪。
    玉帝充滿疑惑地問白龍:“你為什么會讓一個漁夫射傷了眼睛呢?當時你是以什么形象出現(xiàn)在漁夫面前的?”白龍回答道:“我當時下到那清冷的池里化為一條魚……”
    玉帝打斷白龍的話,說道:“漁夫打漁天經(jīng)地義,而你化龍為魚,自貶身份,才招致這無妄之災(zāi),這不能怨恨別人,問題倒是在你自己。你為什么要變化成魚的形象呢?而豫且用箭射魚又有什么罪過呢?”經(jīng)玉帝這么一說,白龍無奈之下,自認倒霉。
    伍子胥說完了這個故事,轉(zhuǎn)身對吳王說:“白龍是玉帝所鐘愛的寵物,而豫且只是宋國的一個平民。如果白龍不變化成魚,豫且就不會射傷它。現(xiàn)在您是一國之君,如果不顧自己作為國君的尊貴地位,而與普通百姓一起飲酒,我很擔心,怕大王會遇上如同豫且射白龍那樣的無妄之災(zāi)啊!”
    吳王覺得伍子胥說得很有道理,于是取消了與百姓一同飲酒的念頭。后來,人們根據(jù)史料記載:“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币瓿龀烧Z“白龍魚服”。
    此外,關(guān)于白龍化魚的神話故事,還有另一種說法,故事是這樣的:河伯(黃河之神)化為白龍,在水濱游玩。后羿見了,一箭射傷了他的左眼。河伯上訴玉帝,請求玉帝殺掉后羿。玉帝說:“你是河神,后羿怎么能射你?誰叫你變作動物的?后羿射的是動物,難道有什么罪嗎?”這里說的不是白龍和豫且,而是河伯和后羿了,故事情節(jié)并無太大差異。
    ——《說苑·正諫》
    【求解驛站】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份,改裝出行。
    【活學活用】中國近些年來的古裝清廷戲里,康熙帝經(jīng)常是~,視察民情。
    【妙語點撥】伍子胥借“白龍魚服,見困豫且”的古代傳說成功說服了吳王,進而使其取消了“與民飲樂”的計劃。伍子胥的出發(fā)點是君王的安全。然而,一個稱職的國君是不能因為有危險的可能性,就只局囿于“高高的廟堂”,遠離民間,遠離黎民百姓。只有親身走到基層,才能聽到最真切的百姓之音。
    【近義】微服私巡、白龍微服
    解釋
    白龍:傳說中白色的龍,河神。借指帝王或大官吏。魚服:魚形,穿起魚的外衣。
    白龍魚服: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貴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測之虞。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癁轸~,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漢·張衡《東京賦》:“白龍魚服,見困豫且。”
    晉·潘岳《西征賦》:“彼~,掛豫且之密網(wǎng)。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之三》:“權(quán)翰林穿著儒衣,正似‘白龍魚服’,掩著口只是笑,連權(quán)忠也笑。”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五回:“太史女曰:‘白龍魚服,畏而自隱,異日富貴,不可言也?!?BR>    原文
    吳王欲從民飲酒,伍子胥諫曰:“不可!昔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天帝曰:‘當是之時,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吾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斓墼唬骸~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龍,天帝貴畜也;豫且,宋國賤臣也。白龍不化,豫且不射。今棄萬乘之位,而從布衣之士飲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蓖跄酥?。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