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的詩詞《朝中措?聞桂香》賞析

字號:

《朝中措•聞桂香》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詞作。此詞寫作者因聞到桂花的幽香而產(chǎn)生的幻想,以及由此而生的對伊人離別情景的回憶。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吳文英的詩詞《朝中措•聞桂香》,歡迎閱讀!
    《朝中措•聞桂香》
    宋•吳文英
    海東明月鎖云陰,花在月中心。天外幽香輕漏,人間仙影難尋。
    并刀翦葉,一枝曉露,綠鬢曾簪。惟有別時難忘,冷煙疏雨秋深。
    【賞析】
    吳文英的詞現(xiàn)存三百多首,其中情詞占百首之多,它們都是為一位歌姬而作。據(jù)考證,吳文英早年在杭州時,曾與一位歌姬相愛,后來吳文英離開杭州入蘇州倉幕,遂被迫與歌姬分離,最后,歌姬死去,吳文英悲痛欲絕。這首詠桂花的詞,末尾點明與愛人分別一事,應(yīng)也是為歌姬而作。因二人的離別之日,也是桂花飄香的一天,詞人看到桂花就想起曾經(jīng)的愛人。
    “海東明月鎖云陰”,言明月從東海升起,被天上的烏云遮掩住?!盎ㄔ谠轮行摹?,作者此時遙明月,看到月中的桂樹,他猜想那月桂一定開花了吧,“天外幽香輕漏”,因為他聞到一陣濃厚的桂花香?!叭碎g仙影難尋”,而這種似夢似幻的桂花在人世間就難以找到它的仙影了?!安⒌遏迦~,一枝曉露,綠鬢曾簪”,還記得當年,他剪來一枝帶著朝露的桂花,插在伊人的鬢云之上,“惟有別時難忘,冷煙疏雨秋深”,最難忘的是那個離別的時節(jié),那是同樣的一個煙雨蒙蒙的深秋,也是飄散著桂花清香的時候。
    “天外幽香輕漏,人間仙影難尋”兩句寫桂花的不凡出身,它本來自月宮之中,那是一個一塵不染的圣潔之地,桂花自然也是高潔脫俗的了。它的花香異常濃郁,“天外幽香輕漏”,可以從月宮中飄到人間,然而,“人間仙影難尋”,這種桂花在人間是難以尋覓的,大概只有月宮中才有罷。這兩句寫桂花之香,突出桂花的超凡脫俗之氣。聯(lián)系作者的愛情經(jīng)歷,可以推測,這兩句以桂花喻伊人,以“人間仙影難尋”暗示出歌姬已逝的悵惘,空留作者在人間彷徨,仍然尋不到她的身影,表達出作者對其深切的懷念之情。
    擴展閱讀:人物成就
    縱觀吳文英的一生,沒有任何重大的政治活動可言,游歷范圍也大致局限于江、浙兩地,他之所以在南宋馳聲傳名,主要是由于他那些哀艷動人的詞篇。吳文英的《夢窗詞》存詞三百余首,在南宋詞人中僅次于辛棄疾。其內(nèi)容除部分酬酢之作外,有不少是抒發(fā)“綿綿長恨”的戀情詞,其中的長篇《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極言相思之苦,所表達的低回纏綿、生死不忘之情催人淚下,其藝術(shù)感染力遠非那些描寫幽會歡情的艷詞可比。在措詞、用典、結(jié)構(gòu)上無不刻意求工,因而在古今長調(diào)中享有極高聲譽,廣為后人傳誦。
    戀情詞以外,《夢窗詞》中還有不少哀時傷世的作品。吳文英生活的時代,元已代金而起,南宋政權(quán)已岌岌可危。面對風雨飄搖的時局,吳文英既不能奮起吶喊,只能通過寫景詠物,傷今感昔,表達對國事的憂思。在他的詞中,或傷戚宋室的衰微,或隱喻南宋君臣的偷安,或描寫山河的凋敝荒涼,或痛悼被迫害的忠臣良將。同時,又夾雜著對人世滄桑的感嘆,把家國之感與身世之痛融為一體,其沉郁哀傷之情隨處可見。當然,較之于陸游、辛棄疾等人的愛國詩詞,吳文英的憂懷國事之作顯得蒼白、消極。
    擴展閱讀:文學特點
    在詞的創(chuàng)作上,吳文英主要師承周邦彥,重視格律,重視聲情,講究修辭,善于用典。沈義父曾把他的詞法概括為四點:一是協(xié)律;二是求雅;三是琢字煉文,含蓄不露;四是力求柔婉,反對狂放。這一藝術(shù)風格決定了“夢窗詞”難以反映重大主題,而多濃艷芬菲的詞境,這也是南宋婉約詞派的共同特點。但在表現(xiàn)手法上,“夢窗詞”具有打破傳統(tǒng)的層次結(jié)構(gòu)方式、轉(zhuǎn)換自由、跳躍性強、現(xiàn)實與想象雜糅的特點。
    首先是在藝術(shù)思維方式上,徹底改變正常的思維習慣,將常人眼中的實景化為虛幻,將常人心中的虛無化為實有,通過奇特的藝術(shù)想象和聯(lián)想,創(chuàng)造也如夢如幻的藝術(shù)境界。
    其次是在章法結(jié)構(gòu)上,繼清真詞后進一步打破時空變化的通常次序,把不同時空的情事、場景濃縮統(tǒng)攝于同一畫面內(nèi);或者將實有的情事與虛幻的情境錯綜疊映,使意境撲朔迷離。吳文英作詞師承周邦彥。清真詞的結(jié)構(gòu)也具跳躍性,但起承轉(zhuǎn)合,或用虛字轉(zhuǎn)折或用實詞提示,尚有線索可尋。而夢窗詞的結(jié)構(gòu)往往是突變性的,時空場景的跳躍變化不受理性和邏輯次序的約束,且缺乏必要過渡與照應(yīng),情思脈絡(luò)隱約閃爍而無跡可求。這強化了詞境的模糊性、多義性,但也增加了讀者理解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