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是一道很好吃的點心?!冻踔猩榻B春卷的作文500字三篇》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今天,我到舅舅家和舅媽一起做春卷。
我先拿出一棵黃牙菜,用水清洗干凈,掰成一葉一葉的,重疊起來,先切成條狀,再切成丁,切好之后,我又從冰箱里拿出了絞肉,在鍋里倒了一些食用油,開了火,過了一會兒,油就開始沸騰起來,我放了四分之一的絞肉,不停地翻炒,絞肉漸漸由大紅色變成了淡淡的粉紅色,在這個時候,與菜丁一起炒,然后放幾勺蘑菇精,再放一些面稀,炒好后,油也被吸干了。接著我們把炒好的絞肉餡兒,裝在一個大碗里,等餡變冷后才能包。然后我們又從冰箱里拿出一包白白、薄薄的春卷皮,我們把春卷皮一張一張地分開,再在一個小碗里放幾勺的速溶生粉,再加一些清水,拌成了面稀。拿一張春卷皮在桌上攤平,用筷子夾一些餡放在春卷皮的正中央,弄成1厘米高、9厘米長,2厘米寬。先把下面的一個角放上來,再把兩邊的角往里拉,不能碰到餡,然后往上推,在留出一個角的時候,用勺子蘸一點點面稀在那個角上,再繼續(xù)推,使春卷粘得更牢。
我和舅媽一起包了很多春卷,我們在鍋里倒了很多食用油,然后開火,等油沸騰了,我先放了一個春卷,試一試該怎么炸,用筷子慢慢地翻動,直到春卷炸成金黃色夾出。漸漸熟練了以后,我就三個三個炸,終于炸完了。聞著香噴噴的春卷,我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我連忙拿了一個往嘴里送,咬一口,又香又脆,真好吃!
通過包春卷這一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你努力了、用心了,就會有許多豐碩的果實!
篇二
春節(jié)到了,我千盼萬盼的春卷終于被我盼到了。
春卷是漢族民間節(jié)日傳統(tǒng)食品。流行于中國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
春卷的主要做法是用烙熟的圓形薄面皮卷裹餡心,成長條形,然后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浮起而成。餡心可葷可素,可咸可甜。品種有韭黃肉絲春卷、薺菜春卷、豆沙春卷等。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春盤始于晉代,初名五辛盤。五辛盤中盛有五種辛葷的蔬菜,如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等,是供人們在春日食用后發(fā)五臟之氣用的。
四月五日是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在宋朝成為中國的節(jié)日,在此之前清明節(jié)的習俗都是隨著“寒食節(jié)”而來。寒食節(jié)在清明的前一天,食物皆冷食,故而清明節(jié)的食物也都有冷食的色彩。潤餅就是其中之一,潤餅就是“春卷”。
早在唐朝時,就有在立春吃春卷的習俗。杜甫就寫過“春日春盤細生菜”的詩句?!端臅r寶鏡》中說:“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春卷傳至閩南,一變而成為清明節(jié)的應(yīng)節(jié)食品。清明節(jié)在臺灣南北的習俗也略有差異,在南部也有吃“潤餅”的習俗。
我愛春卷!
篇三
春卷外皮是金燦燦的,就像一條金條。咬上一口,里面的餡料掉了一地,我數(shù)了數(shù),一共有四種呢!是綠豆、蝦米、肥肉、香菇。
一次,我放學(xué)回家,媽媽正做了許多春卷,我看得口水直下三千尺,立刻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沖向桌子,沒來得及洗手就抓起一條金燦燦的春卷往嘴里塞。
我吃春卷還挺有講究呢!人們都是一口一口地吃,可我就是與眾不同,我喜歡將春卷咬一口,再把餡料倒在碗里,吃掉外皮,再將餡料慢慢吃掉。因為我想試試外皮是真的香還是靠餡料的香味,還有就是防止餡料掉一地。
這么香的春卷,做起來到底簡單不簡單呢?我決定把這個問題帶去問媽媽。
于是,我抱著帶疑問的心來到廚房。媽媽,做春卷要經(jīng)過哪幾個步驟?媽媽笑瞇瞇地對我說:做春卷要準備好餡料肥肉、香菇、蝦米、綠豆等。接著就將一張搟好的面皮包住這些餡料,再放到鍋里用油炸,兩三分鐘后,等面皮由白色變成金黃色就可以撈起來了。哦,太簡單了。我從地上一蹦三尺高,因為落地不穩(wěn),摔了個四腳朝天,哎喲,疼死我了。雖然我的*很痛,但是我的心卻早已癢癢了。我立刻從地上坐起來,拿起剩下的面皮和餡料,按照媽媽說的步驟包了起來??蓜e說,我包起來有模有樣的,一盞茶工夫,我已經(jīng)包了好幾條春卷了,放到鍋里炸了,不一會兒,撈出來時,那陣陣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嘗嘗自己親手做的春卷,嗯,那不是一個香字就了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