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一年級詩歌朗誦稿范文

字號:

詩歌,是文學(xué)體裁的一種,形式較為多樣化,可以吟詠、朗誦。朗誦是一種口語交際的重要形式和傳情藝術(shù),是朗誦者把文學(xué)作品轉(zhuǎn)化為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作,再表達(dá)的藝術(shù)活動。以下是整理的《小學(xué)一年級詩歌朗誦稿范文》,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
    一、《端午節(jié)》
    是平凡的一天,
    一日又一日,
    一年又一年,
    一直推移到這一天。
    沒有花開得艷,
    沒有果結(jié)得甜,
    沒有人問候,
    也沒有人抱怨。
    一忽兒,
    火紅的櫻桃啊,
    它玲瓏地甜,
    酸得你的舌尖直痙攣。
    陽光在收割著漂浮的云朵,
    又在交織著通透的綠蔭,
    彩蝶飄舞在光波里,
    甜蜜涌溢在心海里。
    打成結(jié)的粽子,
    被花喜鵲銜著,
    飛到高處,
    駐了翅羽,
    迎著陽光獻(xiàn)給你。
    艾蒿的香味順風(fēng)飄來,
    吉祥的氣色顯耀在門楣,
    鳥雀唧唧喳喳的,
    在小孩子的腕上一晃又一晃的,
    天使在地母的懷里撒嬌呢……
    二、《端午節(jié)緬懷先人》
    沅湘流水急又深,
    一波一涌痛揪心。
    屈子抱怨永沉去,
    滿腔熱血淌江中。
    “楚辭”激蕩浪千層,
    “離騷”響徹峰萬重。
    棕子五月裹信念,
    龍舟競技勉后人。
    三、《端午是一條河》
    端午是一條河,從楚國流過。
    兩岸荒草凄凄,夕陽也落寞,
    無家的人請喝杯雄黃酒壯行,
    有家的人請插上菖蒲于門口。
    端午是一條河,讓菖蒲染過。
    憂傷是潮起潮落,碧綠不是過錯。
    沒有愛情的人請捧起詩經(jīng),
    追逐愛情的人請登上龍舟。
    端午是一條河,在龍舟上晃過。
    寧靜是鳥的翅膀,也有魚的靜默。
    愛我的人請接受虔誠的祝福,
    恨我的人請傾聽河洲的九歌。
    端午是一條河,停泊于在河之洲。
    有多少疑問要問天,離騷只是傳說。
    生者請記住這條河的乳名,
    逝者請忘掉五月的污濁。
    四、《端午雨魂》
    有一個聲音,在輕輕的呼喚著、呼喚著。
    這呼喚聲,把我從夢中牽到岸邊。
    聽,那天籟之音,從悠遠(yuǎn)的天邊走來。
    從群燕環(huán)抱的雨簾中的古塔走來,
    我睜開眼簾,靜靜的看著窗外。
    一股艾荻的芳香,從門縫中撲面而來。
    并攜帶著清晰的雨氣——
    我久久的看著窗外,窗外已然亮白。
    透過窗簾,依然能看見那陰陰暗暗的光芒。
    感到那呼喚聲就在身邊,就在我心里。
    更悠、更長。我輕輕的叫醒妻兒,
    撐開傘出了家門。門外到處散發(fā)著誘人的艾香。
    我很懶,懶的從來沒有早早出過家門。
    只有端午之魂呼,登古塔、唱大風(fēng)、云飛揚(yáng)。
    我在雨中尋找著,尋找自己的靈魂,
    小雨細(xì)細(xì)的,我摸著,嗅著,吻著。
    已然感到心中振顫的弦律。環(huán)抱古塔的小燕子,
    隨著舞曲在飛翔,就像一只長號而悠長。
    我突然停下登梯的腳步,展開雙臂擁抱著雨魂,
    忽然,一種悟性由心而生。人生如走斜坡,要么滑下去,
    要么攀上來,這就是雨魂的呼喚。
    五、《端午》
    那是從撕裂的肺腑里傳出的哀傷,
    那是詩魂最后給世人悲壯的吟唱。
    在汩羅江邊輕身一躍,
    卻將離騷留給后人長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舞一曲壯歌長劍,
    讓楚國百舸爭流。
    用艾草香熏過的角黍,
    伴隨著九歌里旋轉(zhuǎn)的韶舞,
    汩羅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綠水,
    和岸邊的萎萎芳草。
    穿過時空隧道寄來了汩水上美麗的思情,
    包裹著岸邊屹立的那顆頭顱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詩人瑰麗珍奇的瓊佩,
    雄黃已經(jīng)發(fā)散開渾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頌揚(yáng),
    一曲豪壯的悲天憫人的音律,
    在中華大地上數(shù)千年蕩氣回腸。
    縱是千帆追逐也難以彌補(bǔ)的細(xì)節(jié),
    就讓震耳發(fā)聵的鼓聲催動龍舟,
    讓屈子的情感穿越時空。
    像是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
    將我們可愛的中華民族照亮。
    【篇二】
    一、《端午節(jié)舊事》
    去年端午節(jié)的早晨,
    我精心挑選了六個漢字。
    排成短信,
    發(fā)送給,
    個住在我手機(jī)里的人。
    直到那天黃昏,
    沒見一個漢字歸來。
    今天我突然想到,
    就象我那天吃掉的粽子,
    直到現(xiàn)在,
    還沒有被排泄出來。
    二、《今年的端午節(jié)》
    明天就是了端午節(jié)了,
    今天就嚼一只粽子。
    電視里正討論著,
    塑化劑的風(fēng)暴。
    而岳陽樓仍在,
    洞庭湖卻已口舌生煙。
    今年的端午節(jié),
    就這樣到來。
    在我口袋開始干涸的時候,
    在樓價(jià)無論怎樣調(diào)整還如不倒翁的時候。
    來了,艷陽高照。
    來了,夢如火燒。
    來了,端午節(jié)的綠。
    在硫酸銅的顏色里。
    淡淡的苦澀,
    在蒸煮翠綠的粽子之后。
    翻江倒海,胃腸貼地。
    在看到那翠綠是硫酸銅的渲染之后。
    而大地張著干渴的大口,
    沒有了淋漓的風(fēng)貌。
    天空擰著枯竭的奶罩,
    無力償還大地的淚泡。
    后來,夢的汛期就決堤了。
    電視新聞?wù)f:南方旱區(qū)大部降雨。
    張了幾個月的大口彌合了,
    過于狂喜就咬斷了好幾處路橋。
    洞庭湖又開始蕩漾,
    岳陽樓又開始笙響。
    我嚼著那只翠綠的粽子,
    對端午對明天又有了渺想。
    想那蠟的味道,
    想假我如蠟,內(nèi)心的溫?zé)釕?yīng)該可以煨干幾個五月?
    三、《五月端午節(jié)》
    一壺雄黃酒,
    一碗濃濃的熬茶。
    帶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節(jié)。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圓潤的*。
    山花爛漫,
    情歌翻飛。
    蓄勢而發(fā)的騷動,
    被動情的云雀銜起。
    季節(jié)合歡的序幕便,
    被輕輕拉開……
    公牦牛,
    劍一樣刺穿了遠(yuǎn)山的沉郁。
    咂足奶水的羔羊,
    愜意的睡在了山坳間。
    布谷鳥發(fā)酵千年的傷感,
    催動著瘋長的莊稼。
    只是一點(diǎn)雨珠,
    擊傷了農(nóng)婦堅(jiān)實(shí)的守護(hù)。
    不覺處,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五月,
    每一塊河石,
    都銹滿了綠苔。
    翡翠與珍珠鋪就的河道,
    舞動著,
    山溪優(yōu)美的鍋莊舞。
    五月,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間傳動。
    有一中誘惑,
    牽引著登高的欲望。
    真愿登臨那的冰峰,
    好吮盡江南的粽子,
    那綿綿悠長的甜香。
    四、《端午情》
    是誰打翻了桌上的雄黃酒,
    澆濕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回蕩。
    鍋里,
    喧騰一片。
    棕兒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懷念而奉獻(xiàn),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歡聲一片。
    孩童們不因耀陽而惆悵,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悅,
    陣陣芳香耐人回味。
    門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熱而低頭,
    只因盼望那游子而等待,
    片片青綠述說鄉(xiāng)愁。
    湖面,
    震聲一片。
    龍舟不因濕漉而停留,
    只因追尋那偉大的人兒而奮進(jìn),
    朵朵浪花激起了愛國的情懷。
    五、《端午情思》
    門前菖艾插在兩旁,
    滿街粽子徐徐飄香,
    龍舟競渡的鼓點(diǎn)正在敲打,
    今天——又是一個端陽。
    艾葉透出的氣味,
    叩開千家萬戶的門窗。
    橫掃著人們心中的塵埃,
    展現(xiàn)了一張追的思情網(wǎng)。
    粽子那鼓鼓的胸腔,
    象沉甸甸的哀思滿倉。
    人們聞到的不是糯米香氣,
    而是民族靈魂的張揚(yáng)。
    看江上龍舟競發(fā),
    操櫓者個個瘋狂。
    爭先恐后地比拼速度,
    為的是搶拈一柱祭香。
    滔滔東去的江水,
    貯一曲永遠(yuǎn)的憂傷。
    千年風(fēng)雨洗不去,
    愛國氣節(jié)的顯彰。
    三閭大夫今何在,
    誰曾拷問過楚懷王。
    屈子傲骨鑄“禮魂”,
    靈魂煮沸汨羅江。
    不必看“天問”的注腳,
    仰古之情早已“涉江”。
    《離騷》《九歌》的韻律聲里,
    文人志士正在深情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