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初中九年級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500字作文

字號: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泵慨敶蠹衣牭竭@首童謠,就會想到端午節(jié)。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篇1】端午味道
    現(xiàn)在發(fā)覺,我像是離不開雨。
    端午這天,下著稀疏的小雨,如夢,如幻。
    每個角落都彌漫著端午的味道,那是一種獨特的氣味。
    從我記事開始,每年臨近農(nóng)歷五月之時,外婆便開始著手準備端午節(jié)的必要食品——粽子。
    我愛看外婆包粽子,有時也幫忙包,可總是不能包得好。外婆包的粽子外形就很好看,有棱有角的,穿成一串一串的,提起像風(fēng)鈴一般,還會旋轉(zhuǎn)。
    昨晚,外婆還冒著大雨坐公車來送粽子給我們,看到那些粽子,我第一時間沖出房間,迫不及待地撕開了粽葉,香氣便直往我鼻子里鉆,我狠狠咬了一口粽子,味道肥而不膩,實在是美味!當即,我含糊地對阿婆說:“太好吃了!阿婆您包得真好吃!”外婆笑了笑,說:“好吃你就多吃點!”說完還合不攏嘴。粽子的味道在口中漫延,端午的味道,清香淡雅。
    當然,端午也是全家團聚的時刻。在外辛苦工作的人們在端午會聚一堂,多么幸福。一大家子能聚在一家叨家常、看電視、娛樂,忙碌的人們也可以在這天輕松一番。
    我就和表弟、表妹,在這個晚上,在這個天空飄灑著小雨的天氣,打水仗。拿著水槍,玩得不亦樂乎。也不知身上的液體是雨、噴射出的水還是汗水了。總之,托屈原的福,大家才能在這天這么愉快。端午的味道,濃而愉悅。
    坐在書桌旁,朦朦朧朧還聽見一滴一滴的水珠掉落在窗戶上的細小聲音。
    這些雨滴也感覺到了端午的味道了吧。它們也在盡情享受著這個夜晚。
    端午,這個詩情畫意的節(jié)日。
    端午因屈原,而源遠流長。
    【篇2】端午的味道
    我閉上眼睛,靜靜感受端午的味道。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配合梅雨季節(jié)的到來,端午整日整夜地浸在雨水之中,從周六晚上開始,雨水便不再像之前那么溫順,而是忽然地大了起來,一陣陣地從天際刮下,落在窗戶上,便順勢滑下一道美麗的弧線;落在江河中,便合意彈出一曲無盡的悲傷;落在花草旁,便默默留下一滴晶瑩的淚珠;落在我身上,便緩緩敘述一段世事的變遷。
    雨依舊未停,生命依舊不止。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摻進了些雨水的味道。
    剛走進老家的大門,便看見了兩株艾葉,整齊地插放在門的兩側(cè),艾葉似劍,令人感覺到一股威嚴,艾葉似草,令人感覺到一種不屈,艾葉飄香,令人感覺到一陣舒適,艾葉無言,令人感覺到一方清靜。艾葉是端午的代表,卻只是出現(xiàn)在我們這些閑人的筆下,或許說,只有端午這個時刻,我們這些閑人才會想到它,它可否會不滿?可否會難過?
    可就算它怒火沖天,也沒有人會注意它。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摻進了些艾葉的味道。
    到老家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中午了,從廚房中飄出的炊煙亦是愈發(fā)明顯,仿佛催促著在外的人早日歸家,眾人坐在一起,便定要推杯換盞,酒過三巡后,方能盡興,醇厚的酒香,散漫了空氣,灑滿了人心。千年前的屈原,你喝酒時滋味如何呢?是快樂,亦或是愁苦,是灑脫,亦或是傷心,我無法考證清楚,但愿他喝下最后一口酒時,能夠忘記諸多不順,能夠想起無限快樂。
    酒香,有些刺鼻,但卻打開人與人交流的途徑。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摻進了些美酒的味道。
    說實話,端午可吃了不少的粽子,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有機會去吃粽子,棕香四溢飄蕩在端午的空氣中,不會被厚厚的院墻所阻擋,不會被高高的大門所拒絕,它只會追隨著風(fēng),風(fēng)的去處便是它的去處,風(fēng)的歸宿卻不是它的歸宿,它可以飄得更遠,飄到世界的盡頭,也只有在端午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獨特的風(fēng)景。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摻進了些粽子的味道。
    晚上,月亮終于露出了些光輝,為我們照亮了回家的道路,看著四周風(fēng)景被黑夜所吞沒,只留下月光,莫名地有些傷心,明天,大家或許就見不到粽子,看不著艾葉,聽不到雨音了,再過幾天,便沒有多少人會記得這個端午,會記得風(fēng)中曾藏著粽葉與艾葉的香氣,會記起這幾天的雨水這么多,下得這么傷心。
    他們?nèi)羰窍M俅伪晃覀冇浧穑挥械鹊较乱粋€端午,等到下一個與我們相見的日子。
    下筆匆忙,趕不上端午離別的速度,今夜依舊平靜,只不過加上“端午”二字,便顯得與眾不同。但愿我在偶爾閑適的時候,能嗅嗅曾經(jīng)端午的味道。
    【篇3】難忘的第一次包粽子
    每當我回想起那件事,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有時還把肚子給笑痛了。
    那時我8歲,那是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我看見外婆在包粽子,心里有點癢癢的,便用“花言巧語”說服了外婆。我先是看著外婆包了幾遍,然后我也學(xué)著包了起來。我先拿出兩片翠綠翠綠的粽葉放入水中洗,手浸泡在水中舒服極了,經(jīng)過浸泡后的粽葉顯得更加晶瑩透亮??粗渚G的粽葉,我頭腦中冒出了一個問題:這么小的葉子未必能包一個粽子?
    我開始包粽子了,先把兩片粽葉疊起來,然后把它卷成甜筒的形狀,可我卷了三四分鐘都沒卷好,不是這里有個口,就是那里沒卷好,我撅起嘴巴:“你這東西真不乖,不好好聽我話?!蔽抑缓谜埻馄艓兔?,外婆三下五除二就卷好了,咦,粽葉怎么到了外婆手中一下變得這么乖了?我開心地接過卷好的粽葉,開始往里面灌米。我先用勺子從盆子里舀了一大勺米,然后慢慢地灌入“甜筒”里,一不小心手沒拿好,白花花的米“嘩啦嘩啦”撒落一地,旁邊的小雞眼睛一亮,馬上跑了過來,圍著我的腳邊“答答”地啄著大米,讓我的小腳丫覺得又癢又暖和。我把它們趕走后接著包。包好后我請外婆幫我上線。此時我才包好一個,已累得“滿頭大汗”。這么一個小事都用了這么長時間,看來我以后要多加練習(xí)了,我心想。
    第二天,粽子蒸好了,爸爸媽媽先吃了一口,我心里忐忑不安,宛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昂贸?,真好吃!這真是你包的嗎?”媽媽笑問。我面紅耳赤地點點頭。
    晚上,我們伴著粽子香,吃著美味的粽子,心里開心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