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幼兒經典的成語故事

字號:

多給孩子講故事,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思考力、邏輯推理能力、專注力,好的故事所蘊含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會教給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塑造良好性格,會讓孩子的心靈得到灌溉、滋養(yǎng)。整理了相關內容,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篇一】大器晚成
    袁紹身邊的一位門客,名叫崔琰,他從小喜習武藝,到了23歲才開始讀《論語》、《韓詩》,求師學習。
    由于他刻苦努力,學問也逐漸多起來。當時袁紹的士兵非常殘暴,掘開墳墓將尸骨暴露出來。崔琰勸說袁紹不要這樣做,袁紹認為他說得對,封他為騎都尉。后來,崔琰跟隨曹操,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
    在他作尚書時,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而崔琰反對,他說:“自古以來的規(guī)矩是立長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盡管是親屬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焙髞恚蘖止划斏狭艘碇葜鞑?、御史中丞,還在魏文帝手下任過司空。
    【篇二】疾風勁草
    西漢末年,潁[Yǐng]陽(今河南省許昌附近)有個人名叫王霸,劉秀起兵反王莽路過潁陽時,王霸帶領一幫朋友去拜見劉秀,請求入伍,劉秀表示歡迎。
    王霸入伍后忠心耿耿,多次打勝仗;特別是在昆陽(今河南葉縣)大破王莽的戰(zhàn)役中立了大功,因而受到劉秀的信任。
    劉秀的部隊渡過黃河,在河北省邯鄲一帶鎮(zhèn)壓王郎等各路農民起義軍時,軍事行動遭到了很大挫折。面對逆境,當初和王霸一塊兒入伍的朋友們,現(xiàn)在都偷偷地溜走了,只有王霸繼續(xù)戰(zhàn)斗在劉秀的隊伍中。
    經過這次考驗,劉秀對王霸更加信任了,他動情地說:“在潁陽投奔我的人現(xiàn)在大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人留下為我出力,真是疾風知勁草啊!”
    劉秀登基做皇帝后,封王霸為偏將軍,后又任上谷(今河北省中西部)太守。王霸在上谷二十多年,始終是光武帝劉秀的心腹將領。
    人們常用‚疾風勁草這個成語來比喻立場堅定不移,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變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