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分享的精選小學語文教案集錦。歡迎閱讀參考!
《小蝸?!氛Z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住、孩”等12個生字,會寫“對、媽”等四個字。認識2個部首。
2.借助漢語拼音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四季的特點。
教學重點:
認識“住、孩”等12個生字,會寫“對、媽”等四個字。認識2個部首。
教學難點:
1.借助漢語拼音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四季的特點。
教學準備:
1.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2.蝸牛圖片,蝸牛生活背景,幼兒觀察記錄。
3.電教器材: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見過蝸牛嗎?蝸牛啊非??蓯?,今天我們就和蝸牛來交朋友,好不好?蝸牛啊也有爸爸媽媽,蝸牛會和爸爸媽媽發(fā)生什么事呢?
二、認識課題
(一)誰認識黑板上的三個字?
(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小蝸?!反蠹引R讀。
(三)有誰見過蝸牛?長什么樣子?
提出質(zhì)疑,引發(fā)幼兒探究蝸牛的生活習性和簡單的生物知識。
(軟體動物,吃植物葉子,會傷害莊稼和花草,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生活)
(四)觀察蝸牛的爬行動態(tài),想想它們一家在干什么呢?引發(fā)情感。
(螺旋形的外殼,半透明的柔軟身體上還有花紋,兩只觸角非常靈活)
(五)你能想象出蝸牛一家它們在干什么?
(構思一副惹人喜愛的“蝸牛的一家”創(chuàng)作畫,相互交流自己的故事。)
三、理解課文
(一)蝸牛我們已經(jīng)很了解了,想不想到課文里去看看,講的是什么故事?
(二)哪位同學想讀一讀課文?那就讓幾位同學一人讀一段吧?
相機指導:蝸牛媽媽的話要讀得親切,充滿鼓勵。小蝸牛的動作很慢,讀小蝸牛的動作時,要讀出蝸牛慢行的狀態(tài)。
(三)學習課文之前啊,老師想看看你們預習的怎么樣?
出示屏幕:哪位同學認識屏幕上的字?來讀一讀
相機指導讀得不標準的同學的發(fā)音等。
(四)接下來咱們做個游戲吧?看看哪些同學能快的說出老師出示的詞語,誰就是棒的。
(五)同學們可真棒,看來同學們預習的都很充分。
(六)出示背景圖。
師:今天的天氣真好,小蝸牛想出去玩,咱們看看小蝸牛去哪玩了?哦,這里有暖暖的陽光,有青青的草地,有美麗的鮮花??矗l來了?拿出蝸牛卡片,“小朋友們好,我是蝸牛爸爸,看我身上的花紋漂不漂亮???還有比我更漂亮的呢,你們猜是誰?”(蝸牛媽媽)還有呢?(蝸牛寶寶)。它們一家日在玩什么游戲呢?(師幼共同想象描述情景。)
(七)今天呀,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蝸牛的一家,和他們成為了好朋友,那么我們下節(jié)課就一起去看看小蝸牛都在媽媽的要求下,去了哪些地方呢?
《烏鴉喝水》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只、石、多、出、見”5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懂得在困難面前要開動腦筋想辦法的道理。
4.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會認、會寫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在困難面前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動畫課件激趣,配樂談話導入。
有一只烏鴉在蔚藍的天空中飛翔,飛呀飛呀,飛了很長時間,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它找到水了嗎?喝到水了嗎?請聽課文。
配樂動畫課件范讀。聽了課文,你覺得這只烏鴉怎么樣?
(通過畫面、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之中。)
二、讀文識字。
(一)在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怎么去解決?
(二)自由讀課文、認字。
(三)出示生字卡片認讀并擴詞。
(四)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引導學生獨立去讀文、識字,培養(yǎng)讀書能力。)
三、讀文感悟,理解課文。
(一)怎樣讀才能把課文讀得有感情呢?自己試著去讀一讀。
(二)指名朗讀課文,并說出朗讀的見解,師生進行探討。
1.第一自然段,要讀出“著急”的語氣。“到處”要重讀,它寫出了烏鴉找了好多地方都沒有找到水,急得團團轉(zhuǎn)。
2.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要用“高興”的語氣讀,因為烏鴉發(fā)現(xiàn)了水。第二句用“著急”的語氣讀,因為烏鴉喝不著水。“可是”“不多”“又小”要讀出轉(zhuǎn)折之意。句尾的“?”表示疑問,讀問句時語調(diào)要上揚,句末的“呢”要重讀。(教師可進行范讀,然后學生練讀。)
3.第三自然段要用“高興”的語氣讀,因為烏鴉想出辦法來了,心里很高興。
4.做動作理解“放”“漸漸升高”,并用“漸漸”說一句話。要讀得慢一些。實驗演示:往裝了水的瓶子里放小石子,使學生明白水的升高是因為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擠了上來。
(三)指名讀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
(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探討如何朗讀及多種形式的讀,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朗讀能力,使學生在朗讀中自然流露出對課文的理解、體會。)
四、發(fā)散延伸。
討論:如果沒有小石子,烏鴉會怎么辦?
(培養(yǎng)學生通過多種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想象思維。)
《雪地里的小畫家》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竹、牙、幾、用、馬”5個字。認識2個偏旁。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投影錄象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一)板書課題。
(二)看到題目,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小畫家”指誰?它們都畫了什么?)
二、看錄像,激發(fā)興趣
你看到了什么?
三、初讀課文
(一)自由讀,讀準字音。
(二)指名讀。注意第五句要讀出問的語氣。
(三)齊讀。
(四)自由讀,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理解課文
(一)自由讀,用橫線畫出課文寫了哪些小畫家?
(二)它們都畫了什么?
(三)青蛙為什么沒參加?(了解“冬眠”)
(四)動物畫畫和畫家畫畫有什么不同?你是從哪句知道的?
(五)看課后讀讀連連,做一做。(鞏固理解課文)
(六)你還知道什么動物也會在雪地上畫畫?畫出來的是什么畫?
(七)背誦課文。
自由背,老師引背,指名背誦,齊背。
《風娃娃》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閱讀合理想象感情朗讀等學習過程使學生學習從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的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教學難點:體會風娃娃的好心與傻氣,懂得本文的道理。
教學突破:
1、掌握課文重點字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通過多種形式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道理。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1、猜謎激趣:云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風)
2、板書課題,談話激趣:風娃娃長大了,它想出門為人們做好事了,風娃娃還想和聰明好學的孩子交朋友呢。大家想和它交朋友嗎?快去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看拼音多讀幾遍。
2、畫出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3、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用序號標出。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課文分幾個自然段。
3、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四、自立識記生字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注意讀準字音:抽、駛、示、箏、傷為翹舌音,蹤、責為平舌音。
2、小組合作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換偏旁:油--抽讀--續(xù)使--駛
組合法:口+及→吸木+及→極氵+干→汗二+小→示竹+爭→箏
足+宗→蹤
3、擴詞練習。
4、接力讀課文,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
五、指導書寫。
1、認讀8個生字。
2、教師范寫,學生認真觀察,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再書空。
3、注意幾點:
表:下部筆順
汗、傷: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吸與極比較:兩個字都是左窄右寬,右邊都為“及”
4、學生練習書寫,完成“我會寫”,教師巡回指導。
六、作業(yè)布置: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抄寫生字。
《紙船和風箏》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課文內(nèi)容,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
教具準備:生字詞卡片。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你們的朋友嗎?你們之間有過矛盾嗎?認識帶給小熊和松鼠友誼的紙船和風箏。
2、齊讀課題。
二、看圖讀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出示:課文圖一、圖二、圖三)小朋友們,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松鼠和小熊在干什么?那么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說得好?看圖說自己觀察到內(nèi)容。
2、匯報交流。
3、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下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找出與圖對應的自然段。
4、自由匯報、朗讀、評價。
5、誰來讀讀課題(齊讀),讀得真好,你們都是朗讀的小能手。
過渡:老師有幾個句子,你們能快速在文中找出來并畫上波浪線嗎?
6、出示我會讀。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風箏。
(2)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
(3)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4)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
(a)小組內(nèi)練讀。
(b)做朗讀小能手,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展示朗讀才華。
(c)指名讀,跟讀。
三、讀書識字:
1、組織教學:
好,小朋友,我看誰精神。老師說三句話,你覺得老師說得對,你就鼓掌,說得不對,你就搖搖頭。第一句,我是你們的好朋友!第二句,你們是我的好朋友!第三句,咱們班都是很能干很會學習的好孩子!是不是很能干,我檢查一下就知道了。昨天老師讓你們把預習的生字做成字卡,帶來了嗎?好,做得真好。請把生字卡片都放在桌子的左角上。
2、同桌之間討論交流識字知識。
3、交流,運用字卡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
4、做摘果子游戲。請往這看,做一個有趣的游戲,注意往這看,眼睛不要眨。老師這有一棵神奇的果樹,上面長著各種各樣的果子。誰來摘果子,摘一個果子,你就讀一個字。如果讀對了,就把字卡放到我們的紙船上來。(生上來摘果子并領讀)
5、檢查鞏固認字,送果子回課文中,看看你們還能讀準嗎?課件出示我會讀,師生一起朗讀體會。
6、評價。
7、出示我會讀,分組朗讀,把快樂和幸福送給小伙伴。
8、出示課文1-6自然段,齊讀全文,看誰幸福快樂。
四、指導寫字:
1、提醒書寫姿勢。
2、重點指導,其他字自己練習寫.(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
3、展示、互評(為學生提供展示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取長補短。)
五、總結:
小朋友,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你有什么體會或收獲呢?
《狐貍分奶酪》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識撿、酷、倆、始等18個新字,會寫奶、吵、急、第等8個生字。
2、讀懂故事中狐貍做了什么事。
3、能用關鍵詞概括故事中的狐貍的品性。
4、能分角色演一演這個故事。
教學重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狐貍的形象。
一、課題導入,引出新課:
1、板書課題“狐貍分奶酪”,齊讀課題。
2、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狐假虎威》的故事,誰來說說通過學習你認為狐貍有什么特點?
3、今天,我們走進一篇新的課文,看看狐貍又有什么樣的故事。
二、隨文識字,初步感知:
1、再次齊讀課題,提問:課題中有一個我們的生字朋友,它是誰?(奶)
2、有哪位同學有什么好辦法能記住“奶”字?
注意:“奶”字對比記憶,重點強調(diào)。
3、細講“奶”字(左右結構注意事項、寬窄),引導學生觀察兩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4、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5、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結識了課題中的生字朋友,我們再去課文中找一找還有哪些生字新朋友吧。
6、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標畫出生字。
7、白板出示生字、詞語,加拼音指名領讀,去拼音,開火車讀。
指名同學領讀,抽查點名讀,字詞過關。
8、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課文中,你們能把課文讀好嗎?指名同學讀。
9、小組交流課文大致將了什么內(nèi)容。派代表舉手說一說。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同學分別讀第一自然段。提問:從他的朗讀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同學用自己的話說故事背景)
2、提問:本段有沒有你不太理解的詞語。
3、教師講解“拌嘴”。
4、指導朗讀:“高興極了”重讀。教師示范。(指名同學,多次練習)
(二)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1、指名同學讀第二、三、四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二、三、四自然段講了什么。(指名同學回答,及時點評、獎勵)
2、指導朗讀:師生配合,分角色朗讀這部分課文,同桌相互練習。指名同學朗讀,及時點評。
(三)學習第五到八自然段
1、指名同學朗讀五到八自然段,提問這部分講了什么內(nèi)容。
2、用你自己的話說說狐貍是怎么分奶酪的,小熊哥倆滿意嗎?從課文中找一找。
3、你認為狐貍分奶酪的辦法合理嗎?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分?
(小組討論,派代表發(fā)言)
4、分角色朗讀課文,小組成員邊讀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