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寶典《詩經(jīng)》:鴟鸮原文賞析

字號:


    這首詩以寓言的方式,表現(xiàn)了一個弱者在強(qiáng)者面前的傾述和呼號,為自己風(fēng)雨飄搖、朝不保夕的命運(yùn)而哀鳴。下面是分享的國學(xué)寶典《詩經(jīng)》:鴟鸮原文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鴟鸮》
    鴟鸮鴟鸮,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據(jù),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譙譙,予尾翛翛,予室翹翹。風(fēng)雨所漂搖,予維音嘵嘵!
    【注釋】
    ①鴟鸮(chixiao):貓頭鷹。②恩、勤:勤勞。斯:語氣助詞,沒有實(shí)義。③鬻(yu):養(yǎng)育。閔:病。④徹:尋取。桑土:桑樹根。⑤綢繆(choumou):修繕。牖:窗。戶:門。(6)女:汝,你。(7)拮(jie)據(jù):手因操勞而不靈活。(8)捋(luo);用手握住東西順著抹取。(9)蓄:收藏。租:這里指茅草。(10)卒瘏(tu):因勞累而得病。(11)譙譙(qiao):羽毛干枯稀疏的樣子。(12)翛翛(Xiao):羽毛枯焦的樣子。(13)翹翹:危險的樣子。(14)嘵嘵(xiao):由于恐懼而發(fā)出的叫聲。
    【譯文】
    貓頭鷹啊貓頭鷹,
    你已奪走我孩子,
    別再毀壞我家室。
    操心操勞多辛苦,
    養(yǎng)育孩子我病倒。
    趁著天上沒下雨,
    尋取桑樹的根皮,
    捆扎窗子和門戶。
    如今你們這些人,
    也敢把我來欺侮。
    我手操勞已麻木,
    我采白茅把巢補(bǔ),
    我把茅草儲藏起,
    我嘴積勞已成疾,
    我的家室未筑起。
    我的羽毛已稀少,
    我的尾巴已枯焦。
    我的家室太危險,
    風(fēng)雨飄搖很難保,
    我心恐懼大聲叫。
    【賞析】
    這首詩以寓言的方式,表現(xiàn)了一個弱者在強(qiáng)者面前的傾述和呼號,為自己風(fēng)雨飄搖、朝不保夕的命運(yùn)而哀鳴。
    動物界生存競爭的法則是“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為生存而掙扎奮斗乃天性所決定。如果說上帝造物別有用心,那就是讓它們相互競爭,弱肉強(qiáng)食,強(qiáng)者生存,弱者亡種。這一法則是冷酷無情的,不允許有任何幻想和僥幸心理存在。
    另一方面,強(qiáng)者和弱者雖然像是天生的,比如獅子與羔羊,但是弱者各自有各自的“高招”,斗不贏可以跑,排不過體力可以拼智慧。這一來,物種的豐富性便得以保存,大千世界便熱熱鬧鬧更精彩。
    與動物相比,人的生存境況是觸目驚心的。人之中身體上的強(qiáng)者往往是受壓迫和受奴役的,比如奴隸;人受著太多社會的、傳統(tǒng)的、心理的、觀念的、政治的束縛,強(qiáng)弱之別不是依自身的本領(lǐng)(謀生的能力)來決定,而是取決于地位、名聲、財(cái)富、權(quán)力、偶然的機(jī)會??梢约僭O(shè),如果奪去權(quán)勢者、富有者、名人、暴發(fā)戶們除自身以外的一切東西,把所有人放在同一地平線上,那么,也許那些所謂“強(qiáng)者”恐怕是最軟弱、最無能、最不能自食其力之輩,更不用說有資格參與無情的生存競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