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小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

字號:

讓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地動手操作,進行探索,讓他們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初步培養(yǎng)對科學的探究。準備了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趣的電話
    活動目標:
    1、感受電話的有趣和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2、學習打電話的方法,能有禮貌和別人打電話。
    3、能主動地和同伴打電話。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娃娃家的游戲場景、電話機
    活動過程:
    1、娃娃家的場景,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娃娃家的爸爸媽媽想請娃娃單位爺爺奶奶來做客,可以通過什么方法和爺爺奶奶聯(lián)系呢?
    2、學習打電話的方法。
    師:爸爸媽媽應該怎樣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呢?
    幼兒自由地打電話,教師觀察并請幼兒講講自己是怎樣打電話的?獲得正確打電話的經驗,師生共同講講怎樣打電話:首先撥號再接通、通話時要問好,說自己找誰?再告訴別人自己是誰,最后要和別人說再見,才能掛電話。
    3、游戲:我和你打電話幼兒兩人一組互相打電話,邀請對方來家做客,鞏固打電話的方法。
    有趣的水
    活動目標:
    1、能對溶解現象有好奇心,并愿意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2、愿意積極探索,知道有的東西放在水里會溶解,有的不會。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小杯水、一個勺子、糖、鹽、米、奶粉、果汁粉、沙子。豆子。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飲料給小朋友們嘗一嘗,然后再輕輕的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嘗到的是什么味道的?老師隨機給小朋友分兩種飲料(白開水、糖水)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喝到的飲料是什么味道的?為什么有的是甜的有的是沒有味道的?那你有沒有在里面看到糖呢?糖寶寶到哪兒去了?
    二、動手操作
    1.教師示范小實驗:觀察糖溶解的現象。
    (1)先讓幼兒大膽猜測實驗結果
    (2)教師和幼兒一起操作:先嘗一口自己杯子里的水(無味),然后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用勺子攪拌一下,觀察糖到哪里去了嗎?躲到水里去了!請幼兒再次品嘗水(變甜)
    (3)請幼兒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總結:糖放在水里化掉,不見了,這個過程就叫做溶解,我們的水就會變甜。
    2.請幼兒自己操作。
    (1)幫助幼兒拓展經驗,引導幼兒說說還有什么東西會溶解?
    (2)師:老師這里還有米、奶粉、果汁粉、沙子、鹽,你們也來試一試?(幼兒分組操作)觀察溶解顯現、顏色變化,發(fā)現有的物品不能溶解。
    (3)幼兒自由交流實驗結果,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
    三、結束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東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們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媽媽們一起觀察、發(fā)現、然后再來告訴我們的好朋友,好不好?
    有趣的沙
    活動目標
    1、探索并感知沙子有粗有細,顆粒狀、松散、不溶于水的基本特性。
    2、體驗玩沙的快樂,初步了解沙的用途。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套玩沙工具(鏟、籮筐、小桶)、攪拌棒、水、玻璃杯等物品。
    2、用來自制沙球的礦泉水瓶每人一個。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發(fā)現沙子有粗有細、顆粒狀、松散、不溶于水的基本特性。
    2、活動難點:能在認知沙子特性的基礎上,了解沙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3、指導要點: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通過多次的嘗試探索活動,不僅感知了沙的特性,并且初步了解沙與人類的關系。
    活動過程
    1、玩沙活動。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沙。玩時,要把袖子卷起來,不要用手揉眼睛。
    2、初步感知沙的主要特征。
    (1)讓幼兒感知沙有粗有細,并結合相關的衛(wèi)生教育。
    幼兒分組進行篩沙游戲,請幼兒觀察。提問:“你們篩沙時發(fā)現了什么現象?(有些沙子漏下去,有些還留在篩子里)留在篩子里面的沙子和漏下去的沙子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沙子有粗有細,人們稱它們?yōu)榧毶郴虼旨?。小朋友玩沙時要注意不揚沙,保護自己和小朋友的眼睛,鼻子等器官。
    (2)讓幼兒感知沙是一粒一粒的。
    提問:請幼兒摸一摸沙,有什么感覺?用眼睛仔細看一看,沙是什么樣子?
    小結:沙是一粒一粒的。
    (3)讓幼兒感知沙是松散的。
    提問:我們用沙來團“湯圓”,可以團成嗎?試一試。
    提問:為什么橡皮泥可以團成湯圓,而沙子團不成湯圓呢?(小朋友有用橡皮泥團過“湯圓”的經驗,教師要遷引幼兒已有經驗進行對比。)
    小結:沙是松散的。
    (4)讓幼兒感知沙是不溶于水的一種自然物。
    提問:沙放進水里會有什么變化呢?還能看見沙子嗎?
    小結:還能看見沙子,沙是不溶于水的。
    3、總結沙的特性。
    我們和沙子玩了游戲,知道了沙子是一粒一粒的、松散的;沙有粗有細,不溶解水。
    4、初步了解沙的用途。
    提問:沙有什么用處?
    小結:沙子有很多用途,可以鋪操場供小朋友們游戲;沙和水泥攪拌后可建高樓;小朋友們喜歡吃的栗子也是用沙子炒出來的。
    5、自制樂器—沙球,進一步擴大對沙的功能認識。
    請幼兒每人拿一只空礦泉水瓶在教師指導下裝進少量的沙,搖動已裝沙的瓶子為歌曲”大公雞”伴奏,結束活動。
    評價要素
    1、是否了解沙子的主要特性。
    2、是否主動參與體驗玩沙的快樂,并和同伴合作玩沙、交流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