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的詩詞《更漏子》賞析

字號:

溫庭筠,其工詩,與李商隱合稱“溫李”。在詞,也與韋莊并稱“溫韋”,被尊為“花間詞派”鼻祖。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溫庭筠的詩詞《更漏子》,歡迎賞析!
    《更漏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賞析
    溫庭筠的作品風(fēng)格,可用艷絕加愁絕來概括??墒沁@首作品卻很特別:它沒有過多的艷麗,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秋天的夜晚,一個孤獨的少婦,不梳理,少粉黛,在空空的房子里對雨難寐。這里一洗過去的秾艷和鉛華,用淡妝下的秋思秋景、秋雨秋夜來實現(xiàn)“愁絕”。人物的妝淡,是因為情濃;景物斷斷續(xù)續(xù)的淡描,也是為了烘托愁情的濃重。尤其是秋夜無寐、臥聽夜雨滴桐聲這一長期繚繞的意象,把女主角愁腸寸斷、淚流不止的形象凸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這種以景物烘托形象的寫法,正如前人所說的,是書畫家“無垂不縮”高超手段的借用,其結(jié)果是含蓄蘊藉,藝術(shù)感染力極強。李冰若《栩莊漫記》曰:“飛卿此詞,自是集中之冠?!贝嗽~在溫詞中確為很有分量的一個。正如唐圭璋先生所評述的那樣:“此首寫離情,濃淡相間,上片濃麗,下片疏淡?!保ā短扑卧~簡釋》)上闋是溫詞慣常寫法:華堂錦室與美麗的思婦的組合。前三句寫室內(nèi),爐煙裊裊著,蠟燭滴著紅淚,照著秋意滿堂,本來就難成眠的人兒,被這明暗不定的燭光攪得更加愁腸百結(jié)?!捌弊?,突顯出一種物情與人情的乖離。后三句掉轉(zhuǎn)筆頭寫女主人公,“薄”,“殘”,是主人公輾轉(zhuǎn)難眠情狀的具體寫照,下一句的“長”“寒”正是緊扣這兒而來,這三句,以視覺、知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不厭其煩地強化著主人公的難眠,針腳很是細密。
    下闋一改上闋的繁言縟句,直下淋漓快筆,情語景語有機融為一體?!叭藷熀ㄒ蛔骺眨╅勹?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保ㄇ宄酢稄V群芳譜·木譜六·桐》)梧桐在華夏文學(xué)長河中帶著濃厚的衰颯秋意,它緊扣著上闋的“秋思”?!安坏离x情正苦”,直抒情語,點明上闋后三句之因,并將“秋思”具體指向于別后的苦戀。末三句,從聽覺寫“三更雨”。“滴到明”,主人公聽了一夜的雨聲,定是整夜未成眠,可見離情之深,夜雨不像是落在梧桐葉上,倒更像是滴滴砸碎在人的心里,這比起“驚塞雁,起城烏”來,可以說是已經(jīng)愁腸萬斷了。宋人聶勝瓊“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鷓鴣天·別情》)便是此末三句的遺響。“葉葉”“聲聲”的疊用,把“長”“苦”從聲音的角度具象化,作者以疊字的方式將聲音拉長,從而實現(xiàn)雨聲由夜至?xí)缘木d延。[南朝]梁·何遜《臨行與故游夜別》有這樣一句詩:“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闭c此詞境狀相似,筆者私意,詞人或許自覺不自覺地化用了這個詩句。
    擴展閱讀:溫庭筠的詩詞創(chuàng)作
    溫庭筠精通音律,詩詞兼工。其詩詞工于體物,有聲調(diào)色彩之美。詩辭藻華麗,多寫個人遭際,于時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fēng)骨。詞多寫女子閨情,風(fēng)格秾艷精巧,語言工練,清俊明快,是花間詞派的代表作家,被稱為花間鼻祖。他與李商隱、段成式文筆齊名,三人都排名十六,故稱“三十六體”?,F(xiàn)存詞數(shù)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間集》。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溫庭筠詩集》《金荃詞》。另著有傳奇小說集《乾巽子》,原本不傳,《太平廣記》引錄甚多。
    溫庭筠詩詞俱佳。溫庭筠詩詞,在藝術(shù)上有獨到之處,歷代詩論家對溫庭筠詩詞評價甚高。王拯《龍壁山房文集懺庵詞序》云,詞體乃李白、王建、溫庭筠所創(chuàng),“其文窈深幽約,善達賢人君子愷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論者以庭筠為獨至”。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云:“詞有高下之別,有輕重之別。飛卿下語鎮(zhèn)紙,端己揭響入云,可謂極兩者之能事?!庇州d張惠言語云:“飛卿之詞,深美閎約,信然。飛卿蘊釀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懾,備剛?cè)嶂畾?。”“針縷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跡,花間極有渾厚氣象。如飛卿則神理超越,不復(fù)可以跡象求矣。然細繹之,正字字有脈絡(luò)?!眲⑽踺d《藝概》更云:“溫飛卿詞,精妙絕人?!睖赝ン拊谠~的地位,確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