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課件錦集【三篇】

字號:

課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它顯現(xiàn)出制作者對教育、教學、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領(lǐng)悟。因此教師在設(shè)計課件時一定要吃透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出符合教學的方案用于課件。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幼兒園小班語言課件錦集,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它們像什么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圓圓的和彎彎的物體,并用句式“XX圓圓像太陽”“XX彎彎像月亮”表達出來。
    2.通過觀察實物和圖片進行簡單的聯(lián)想,并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3.樂于參加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對于“圓圓”和“彎彎”的概念已有了認識和了解。
    2.教具:太陽、月亮圖片;圓圓的、彎彎的實物(皮球、香蕉);圓圓的、彎彎的物體的圖片。
    3.學具:每人一張圖片(圓圓的、彎彎的物體)。
    4.道具:黑板2塊,透明膠一卷。
    5.場地:幼兒坐成半圓形,每個幼兒的凳子下貼一張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太陽和月亮的圖片,請幼兒分辨它們的形狀,并用語言進行描述:圓圓的太陽,彎彎的月亮。
    二、辨認圓圓的東西
    1.出示實物皮球,請幼兒說出它是什么形狀?(像太陽還是月亮?)引導幼兒說出“皮球圓圓像太陽”。
    2.出示蘋果圖片,請幼兒說出它的形狀,并用語言描述(蘋果圓圓像太陽)。
    3.請幼兒說說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圓的?
    三、辨認彎彎的東西
    1.出示實物香蕉,請幼兒說說他它是什么形狀?(像太陽還是像月亮?)引導幼兒說出香蕉彎彎像月亮。
    2.出示小橋圖片,請幼兒說出它的形狀,并用語言描述(小橋彎彎像月亮)
    3.請幼兒說說還有哪些東西是彎彎的?
    四、游戲“寶貝回家”
    師:老師今天給每位小朋友帶了一件“寶貝”,請你找出來,并用“XX圓圓像太陽”、“XX彎彎像月亮”的句式說出來,然后貼到太陽或月亮下面。
    五、結(jié)束活動
    師: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哪些東西是圓圓的?哪些東西是彎彎的?
    活動反思
    就小班語言活動《它們像什么》進行如下反思:
    首先是在活動中充分考慮到了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搞好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今后應(yīng)當更加注重在這方面加強和提高。小班幼兒年齡在3歲左右,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會向別人表達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但是語句不夠完整,有時出現(xiàn)時斷時續(xù)的現(xiàn)象,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給幼兒創(chuàng)設(shè)一個想說、敢說、有機會說的環(huán)境。
    其次是本次教學活動的語言設(shè)計力求做到了簡單生動易于接受,這是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應(yīng)該不斷學習和努力提高的?!端鼈兿袷裁础肥且还?jié)圖形聯(lián)想活動,通過對圓圓的太陽和彎彎的月亮進行辨認,來區(qū)分圓圓的和彎彎的物體,并聯(lián)想生活中一些圓圓的和彎彎的物體,這樣簡單的區(qū)分,有利于小班孩子理解和學習。簡單的聯(lián)想句子“XX圓圓像太陽”“XX彎彎像月亮”適合小班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水平。因此,我按照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jié)合其認知發(fā)展水平。采用由簡單的辨認到看圖聯(lián)想、由具體的實物到抽象的物體后用簡單生動的語句進行描述,來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中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的參與積極性,而能調(diào)動孩子們積極性的做法就是把課堂內(nèi)容變得可操作,具體化形象化。本次活動中,我準備了大量的圖片讓孩子進行辨認,然后邊示范句子邊通過簡單的肢體語言進行提示,孩子們很快就能掌握“XX圓圓像太陽”“XX彎彎像月亮”的句式,后通過游戲“送寶貝回家”來鞏固所掌握的句式。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非常感興趣,能找出許多生活中圓圓的和彎彎的物體,但是在用句式表述時,我只關(guān)注到積極表現(xiàn)的幼兒,關(guān)注全體幼兒不夠,應(yīng)該照顧到全體,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xiàn)和表述的機會。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我為每個幼兒準備了一張圖片進行操作,沒有充分讓孩子進行辨認,如果為每個孩子準備多張圖片,讓孩子們觀察、辨認后再用語言表述出來,效果會更好一點。
    總之,我認為語言活動就應(yīng)該給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敢說、會說的環(huán)境,讓孩子多說、多表達,教師進行適時引導來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水平。
    
小鴨找朋友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初步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
    3、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背景,小鴨,小鳥,小兔,小烏龜。
    2、教學Flash故事課件《小鴨找朋友》。
    3、小鴨版的找朋友音樂。
    4、小鴨頭飾若干。
    活動設(shè)計:
    《小鴨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播放Flash故事課件《小鴨找朋友》。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好看的動畫片《小鴨找朋友》,你們看看小鴨找到誰做朋友了?
    二、觀看幻燈片并傾聽故事。
    1、小鴨先找的朋友是誰?小鳥能和小鴨做朋友嗎?它們是怎么說的?
    2、小兔能和小鴨做朋友嗎?它們是怎么說的?
    3、后,小鴨找到了誰做朋友,它們是怎么說的。為什么它們能成朋友?
    4、小鴨還能和誰做朋友?
    5、你的好朋友是誰?你去和你的好朋友拉拉手,你能為好朋友做什么呢?
    三、播放小鴨版的找朋友音樂結(jié)束活動。
    請幼兒帶上小鴨的頭飾,和“鴨媽媽”(老師)一起聽著音樂去找自己的好朋友結(jié)束活動。
    四、小結(jié)
    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有朋友是快樂的。
    活動反思:
    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有興趣地參與活動,我設(shè)計了以flash動畫形式導入活動,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分鐘,因此教師要在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同時,盡快地進入本次活動的主題。看來,對小班的幼兒來說,導入形式以一種為宜。
    小班幼兒還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為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在第一遍講故事時,我采用了完整的講故事的方法,通過這種直觀教學方法,多數(shù)幼兒都能夠理解故事內(nèi)容。我想如果在出示動物圖片的同時,配上背景圖,那么幼兒對于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會有更深刻的了解。
    開始,我設(shè)計了“誰成為小鴨的好朋友?”這個問題我以為這個問題很簡單,孩子們能夠回答的出來,但小朋友們卻不能理解我所提出的問題,不知道怎樣回答,我立即改變了提問方式,“誰后和小鴨一起游泳了?”孩子們馬上做出了回答。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教師的提問更應(yīng)該具體明確,使幼兒能夠更好的理解問題。
    在學短句的過程中,我反復讓幼兒看課件,引導他們說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孩子們的積極性都很高。由于幼兒少,故事教學也是剛接觸,對于教師的提問不能做出很好的回答,這是符合幼兒發(fā)展特點的。教師應(yīng)提供更多的讓幼兒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之間的交流。
    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不足,我便以動作來提醒幼兒,小朋友們在我的動作引導下,說出了許多會游泳的小動物,并學著用動作來表現(xiàn)各種動物。
    這節(jié)語言教學活動,從選材上來看,故事情節(jié)簡單,語言簡練,適用于小班幼兒?;顒又校ㄟ^圖片、課件等直觀教學,幼兒對故事內(nèi)容有了很好的理解。通過本節(jié)語言活動,對本階段幼兒的語言教學有了更深一步地了解。小班的孩子聽覺系統(tǒng)還未發(fā)展完善,教師的語言應(yīng)該緩慢而親切,放慢語速,讓幼兒真正聽懂老師的話。幼兒剛?cè)雸@不久,他們對于老師的提問不能夠理解,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教師的提問應(yīng)更加注重直觀性,針對性,用簡單的語言讓幼兒明白老師說的話。另外,我認為本階段的幼兒是通過語言模仿來發(fā)展語言的,幼兒的語言不僅僅是在語言活動中發(fā)展的,應(yīng)貫穿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寶貝的大笨熊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與共同閱讀,了解大熊不擅長和擅長的事,知道大熊的壞習慣以及大熊如何陪伴寶貝的。
    2.讓孩子懂得每個人身上都有優(yōu)缺點,我們要友好相處,相互喜歡。
    3.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了解并嘗試講述出大熊不擅長和擅長的事,知道大熊的壞習慣。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一套:PPT《寶貝的大笨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出課題
    出示圖一,“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嗎?
    我們一起同寶貝問好!
    教師演示講述:寶貝兒有一只熊,好大,好大,好大。
    出示圖二,瞧,寶貝抱著大熊在睡覺,看看寶貝的臉蛋,猜猜看,它喜歡大熊嗎?到底喜歡還是不喜歡,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今天,周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叫《寶貝的大笨熊》。咦,大熊怎么是一只大笨熊呢?這么笨的熊,寶貝還會喜歡嗎?趕緊去看看。
    二、師幼共同欣賞學習故事(活動重難點)
    (一)學習了解大熊不擅長的事情
    1.教師講述
    出示圖三
    (1)師:寶貝用勺子吃豆豆,一勺一勺地吃,一碗豆豆很快吃光光啦!
    (2)“看,大熊是怎么吃豆豆的?
    師:大熊一粒一粒的吃豆豆,一碗豆豆要吃好長、好長、好長時間,原來大熊根本不會用勺子。
    2.引導幼兒自由講述
    (1)出示圖(四)教師用等待的方式引導講述:“瞧,勺子對于大熊來說,一點也沒有用,瞧,它用?吃冰淇淋,(豐富爪子)嗯,弄得到處都是冰淇淋。
    (2)出示圖(五)“大熊除了不會用勺子,連數(shù)數(shù)也只會數(shù)到?(幼兒回答“1”)教師指著說:有時候連“1”也會數(shù)錯哦!
    (3)出示圖六(1)師:大熊還不會干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點擊馬桶,這是什么?——點擊寶貝用馬桶噓噓,豐富“馬桶”(啟發(fā)幼兒自由看圖講述這三個內(nèi)容(不會用馬桶,不會刷牙,不會梳頭)
    3.環(huán)節(jié)小結(jié),情感體驗
    進行第環(huán)節(jié)小結(jié):“大熊不會用?(勺子)不會?(數(shù)數(shù))不會?(便盆)不會?(刷牙)不會?(梳頭)——分別出示這些畫面,“它真的是一只大?笨熊哦!
    “你們喜歡這只大笨熊嗎?(幼兒進行情感體驗)
    (二)學習了解大熊的壞毛病
    1.啟發(fā)用三個句子連貫講述
    師:大笨熊除了很笨,還有許多壞毛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圖(七)“大笨熊喜歡干什么?大笨熊喜歡……喜歡……喜歡……(啟發(fā)用三個句子連貫講述)
    2.進行第二次的情感體驗
    師:唉,都是一些壞習慣,小朋友,你們還喜歡這只大笨熊嗎?“猜猜寶貝是不是還喜歡它呢?我們再趕緊去看看!
    (三)了解大熊能干的事情
    師:大熊也有能干的事情哦!
    1.出示圖八(1)教師講述:“寶貝告訴我說:我的大熊還會蹦起來呢!蹦的好高——好高——好高!
    圖八(2)“我的大熊會?師:拍手的時候聲音大的像打雷!(可請幼兒試試)
    師:響不響?本領(lǐng)好大哦!
    2.出示圖(九)“我的大熊還會?”
    3.進行第二次環(huán)節(jié)小結(jié):
    (1)用等待的聲音讓孩子回答“三個會”,會……會……還會……
    (幫助幼兒梳理內(nèi)容)
    (2)進行第三次情感體驗
    師:大熊真了不起,你們喜歡大笨熊嗎?
    (四)了解大熊是怎樣陪伴寶貝
    教師講述寶貝做的事情,孩子講述大熊做的事情
    (1)出示圖九,教師講述:寶貝說,我爬到大熊頭上,拽它耳朵的時候,大熊不會生氣
    (2)師:我跟它講有趣的悄悄話時,它會?
    (3)出示圖(十)師:我給它吹泡泡的時候,它會?
    (4)出示圖(十一)師:當大熊抱著我的時候,好舒服、好溫暖,我會忘記所有不開心的事。
    (5)出示圖(十二)教師講述結(jié)尾:當大熊不再和寶貝在一起的時候,當大熊離開的時候,我們都是想念它的人……
    (6)“寶貝喜歡大熊嗎?你們呢?(進行第四次情感體驗)
    師:雖然大熊有時候很笨,身上有許多壞毛病,但是它也有很多本領(lǐng)哦,還能陪寶貝玩,我們大家都喜歡它。
    三、思想教育:
    引出實例,教育。
    教師小結(jié):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壞毛病,可是每個人身上也有可愛的地方,所以我們都要互相的友好相處,喜歡對方哦!
    活動延伸:
    師:活動結(jié)束后,可以跟你的好朋友一起來完整的講講這個有趣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