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悠閑愜意的詩詞鑒賞

字號:


    莊子如是說:平靜恬淡是人生的一種姿態(tài),人生一種崇高的境界。愜意的生活總是能讓人身心放松。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形容悠閑愜意的詩詞,歡迎鑒賞!
    《歸園田居·其三》
    【晉代】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這首詩用淺易的文字,平緩的語調(diào),表現(xiàn)深刻的思想,這是陶淵明的特長。即使讀者并不知道詩中運用了什么典故,單是詩中的情調(diào)、氣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傳送到讀者的內(nèi)心深處。詩人躬耕田畝,把勞動寫得富有詩意?!胺N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語;“帶月荷鋤歸”,多么美的畫面。語言平淡而意境醇美,這就是陶詩的獨特風格。所以元好問會評價陶淵明:“一曲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BR>    《終南別業(yè)》
    【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尊他為“詩佛”。水窮云起,在他看來正如人生境界的起落。身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即使現(xiàn)在不下雨也沒關(guān)系,總有一天會下雨。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卻能把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形象和自然的安逸美好表現(xiàn)出來。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lǐng)略到大自然的美好,這才是隱居的真諦。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這首詩不但描繪了旖旎西湖給人的感受,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tài)和盤托出,是一首唱給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贊歌。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后,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耳畔還回響著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瀉出一首飽含著自然融合之趣的《錢塘湖春行》的優(yōu)美詩歌來。
    《山園小梅·其一》
    【宋代】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林和靖處士,最典故就是梅妻鶴子,也因此,梅在林逋充滿感情的筆下,不再是渾身冷香了,而是充滿了一種“豐滿的美麗”,有精神,有力度,也有溫度,有未來。正因為如此,該詩才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感,讓人感到很真實,回到它的起始狀態(tài)。林逋寫出此種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詩句來,著實讓人們展開了一回心靈的、審美的旅游。而頷聯(lián)二句,則成為寫梅的經(jīng)典,傳唱不休。
    《臨安春雨初霽》
    【宋代】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讀這首《臨安春雨初霽》,也許會以為它并不是出自“鐵馬金戈”、“氣吞殘?zhí)敗钡年懛盼讨?。詩中雖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卻更隱含著“世味薄似紗”的感傷之情和“閑作草”“戲分茶”的無聊之緒。這是與高唱著“為國戍輪臺”而“一身報國”的陸游的雄奇悲壯的風格特征很不一致的。歷來評此詩的人都以為“小樓”兩句細致貼切,描繪了一幅明艷生動的春光圖,繪盡江南春的神魄,但沒有注意到它不僅在于刻畫春光,而是與前后詩意渾然一體,唯有不眠,才能一夜聽雨,才只能閑做草,細分茶。國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詩人卻在以作書品茶消磨時光,真是無聊而可悲。也因此,這里的閑適才多了一份憂愁和無奈,才能超越簡單的山水田園作品,成為真正打上了陸游烙印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