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中秋節(jié)的作文800字三篇

字號:


    中秋節(jié)到了象征著團圓,許多在遠方的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團圓?!陡咧猩星锕?jié)的作文800字三篇》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那樣的夜晚也該在中秋前后吧??隙ú粫怯袢撕驮抡勖返亩?,因為蟄聲喧喧。月光分明很好,好得令人無法入睡。它轉朱閣,低綺戶,用一片清輝點綴人的無眠,厚厚的窗簾也無法阻止它的長驅直入。
    月下漫步,脫口而出的往往都是前人的句子。左奔右突,兜一大圈子還是會落到某位先賢手中。仿佛他們在無聲的*:這片月光是我的。再冥思苦想,還是落了陳窠。別去江邊,屈原李白們在行吟。別去橋上,二十四橋明月夜和楓橋夜泊還不夠嗎?別去樹下,月上柳梢頭明月松間照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早成了名篇......月不該寂寞,熙熙攘攘涌動著的都是它的追隨者。只是可惜了我們這些后來人,老是牽人衣袖踩人足跟,被這圓影子折磨得神魂顛倒欲罷不能。詩句是他們的,我的確什么都沒有。
    月色太美了,美得總想與人分享。于是,思遠人懷故鄉(xiāng)之心油然而生。這瑤臺鏡白玉盤,無端把一些游離的思緒集中放大了。它象個會念咒語的美麗妖精,而我們只是懵懂的書生,注定要受它的盅惑不能自拔。于是我們笑自己小時不識月,問它幾時有,舉杯殷勤相邀,怕它寂寞,還編造了嫦娥玉兔桂花樹給它,讓它逾發(fā)超凡脫俗起來。就是這輪明月,從遠古一直照到現(xiàn)在,不曉得給了多少文人墨客無邊的靈感,在他們筆下騰挪變化姿態(tài)萬千。終了還固執(zhí)地長嘆一聲,月是故鄉(xiāng)明。
    月光若有溫度,應該是幽寒的,象千年雪峰頂上終年不化的寒冰,需敲開用小火慢慢溫了,讓它表層松軟融化。
       篇二
    那一輪滿月帶著絲絲憂愁,久久的懸掛在黑布似的天空上,一朵朵沉甸甸的烏云遮住了月亮那皎潔的月光?!懊糠昙压?jié)倍思親”,在這個中秋之夜,我想起了遠千里之外的姥姥。姥姥,您還好嗎?
    姥姥,雖然您身在遙遠的廣州,而您的心卻永遠連著我的心,手永遠牽著我的手。姥姥,和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您的笑容卻永遠留在了我的腦海,我的心中……
    記得剛上小學時的我,每天放學都往姥姥您家跑,把每天學過的古詩、童謠背給您聽,而姥姥您總會捏著我胖乎乎的小臉,笑瞇瞇地說:“我們的小菲菲真乖,真棒,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我也總是樂滋滋的笑著,自豪的又為姥姥您說一句甜言蜜語或唱一首動聽的歌,讓姥姥您開心的不得了。面現(xiàn)在的我,每天放學后也會情不自禁地走向您家,這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只剩下空房子,可是屋里仍會久久蕩漾著我們的笑聲……
    姥姥,前年我和媽媽去廣州看您,那是一段多么快樂的時光呀!您帶我去游樂場,陪我一起坐小火車,陪我逛商場,給我買了好多衣服。姥姥,那時您開心的像一個孩子,就像是我的朋友。當我和媽媽斗嘴、惹媽媽生氣時,姥姥您會板著臉,教育我,一邊又說著媽媽,讓她消消氣。我也會在您的教導之下,向媽媽承認錯誤,逗媽媽和您開心。時間總是過得那樣快,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要離去,火車上,我哭了一路,我想您,姥姥!去年暑假您回來看我,匆匆的相聚之后,您又走了,您還要照顧剛滿一歲的小妹妹。
    這一別又是一年,姥姥您每天都給我打電話,問寒問暖,問我又長高了嗎?長胖了嗎?聽媽媽的話了嗎?我也總是笑瞇瞇地回答,我長高了,也胖了,更重要的是我長大了,聽媽媽的話了!電話那邊會傳來姥姥您慈祥的聲音,哦,小菲菲長大了,理解父母對您的愛了,一這要好好孝順媽媽哦。掛過電話后,我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滾落下來。哦,姥姥,我想您,何時才能與您重逢!
    今天正是中秋,遠方的姥姥一定也在思念著她可愛的小孫女吧,雖然不能相聚,但我們的心卻永遠在一起,您將陪伴我一起走過人生小路,永遠,永遠……
    看!那紫色流星劃過天空,照亮了整個世界。同時又灑下了一抹不散的余輝,寫下了我對姥姥的思念和祝福:祝姥姥中秋快樂!
       篇三
    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十五的月兒似乎特別的皎潔、寧靜、多情。它藏匿著豐收的喜悅,團圓的歡樂,思鄉(xiāng)的離愁。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皎潔的月光灑滿整個院落,朦朦朧朧的,就如我此時的心情――喜悅中帶著一絲惆悵。一陣微風吹過,柳條兒隨風飄蕩,是否我想的事情讓微風、柳條也同樣感到惆悵。此時,定是舉國盡團圓吧,可是我那參了軍、當了國防戰(zhàn)士的哥哥,卻還不能回來團聚。他說了,雖然他回不來,但他的思念,他的情感都會托它帶回來。雖然我們無法團圓,但是他的付出可以讓“大家”盡團圓,“大家”的團圓也是為了讓每個“小家”更團圓。是啊,今晚的月兒真的很圓,很圓。
    舉頭深望著明月,霧云早已退去,月兒更加明亮了。我想那定是哥哥守望的心,我知道他正守望著我呢。守望著這個“大家”,守望著每個“小家”,還有那隔海想望的臺灣吧,希望它趕快回家。
    海的那邊,定也有我們大陸上的親人,海那邊的人兒定是也正思念著這邊的親人。那就讓這輪明月為你們帶去親人們的思念與祝福吧。但愿有一天,這中間隔著的海峽不再成為大家相聚的阻礙,兩岸的人們能用心架起一座橋,一座月亮橋,十五的月亮橋。一半連著臺灣與大陸,一半從水里穿過海峽!
    月光間兒又變得暗淡了,烏云擋在了它的前面。夜?jié)u深,晚風愈加冷了,冷得我不禁打了個寒顫,耳邊滿是風的喧囂――還有汽笛的長鳴。不,那分明是冤魂的哀鳴與悲傷的抽泣。哦,今天恰好是新歷的九月十八號,九-一八。這些因戰(zhàn)爭而喪生,變成無家可歸的孤魂們也在思念故親嗎?也在渴望團圓嗎?今年的中秋月為此變得更加繁瑣難懂,他蘊涵了太多的情感,復雜的思緒。
    故人已去,而今能活著,并與親人團聚的人們就應更加珍惜,珍惜這份幸福。不忘過去,只為更好的活者。
    烏云已不再停留,冤魂的哀鳴亦隨之遠去。月,依然明亮。他們也許又踏上了尋親的漫漫長途了,在這美好的中秋,至愿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