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以來,中國人最為驕傲的就是在這悠遠的歷史河中涌現(xiàn)出許多具有中華美德的人,所以中華美德就是每個中國人精神的支柱。下面分享的中華美德故事精選三篇。歡迎閱讀參考!
【卜式重義輕財】
卜式是西漢時期的人,家里一直以放羊為生。卜式有個弟弟,父母去世后,兄弟倆分了家產(chǎn),卜式把家中的錢財都讓給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只羊。后來這些羊繁殖到上千只,他買了房屋,置辦了土地。此時弟弟因不善持家而破產(chǎn),于是,卜式又把自己的財產(chǎn)分給弟弟一半。卜式不貪圖家中老人的錢財,還把自己的財產(chǎn)分給弟弟,這一行為感動了當(dāng)?shù)氐娜耍蠹叶颊f他是個重親情、不愛財?shù)木印?BR> 后來匈奴攻打漢朝,卜式上書皇帝,表示愿意拿出一半家產(chǎn)捐獻給國家抗擊匈奴。皇帝想獎賞他,卜式卻拒絕了,他說自己不想當(dāng)官,只想在家鄉(xiāng)繼續(xù)放羊。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國庫空虛,人民貧困,卜式又拿出許多錢給當(dāng)?shù)氐墓俑?,用來幫助老百姓渡過難關(guān)。
卜式重義輕財?shù)墓适聫V為流傳。
【查道樂善好施】
查道是宋朝的一名官員。年輕的時候,查道去參加科考,家里沒錢,他的親戚湊了三萬文錢給他,作為進京趕考的費用。查道在趕考途中去拜見父親的老朋友呂翁,很不巧呂翁剛剛?cè)ナ?,家里窮得連為他下葬的錢都沒有,呂翁的哥哥打算賣掉自己的女兒來辦理喪事。查道知道這件事后,便拿出所有的錢財,幫助呂翁家人辦理了喪事,使他們不用再賣掉女兒,后來又幫呂翁的哥哥操辦了女兒的婚事,呂翁一家人對查道十分感激。
查道在官府任職后,他的一位老朋友去世了,因為家中非常貧窮,把女兒抵押給別人做了丫鬟。查道知道此事后,馬上替朋友的家人贖回了女兒,并穿針引線,讓這個女孩嫁給了當(dāng)?shù)氐拿T望族。后來,查道為了幫助窮苦的人,不惜花掉所有錢財,還賣掉房子,搬到茅草屋里去住。
查道的義舉感動了很多人,他樂善好施的名聲就這樣傳播開來。
【蘇武牧羊】
西漢時,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單于派漢朝叛使、被單于封為丁靈王的衛(wèi)律前來誘降。衛(wèi)律說:"蘇先生,我從前背叛漢朝歸降匈奴,受到單于大恩,封我為丁靈王,擁有數(shù)萬奴隸,馬匹、牲畜漫山遍野。你今天投降了,明天也和我一樣富貴,若白白地流血犧牲,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怒斥道:"衛(wèi)律,你身為漢民,不顧恩義,叛國投敵,你雖然能得逞于一時,最終卻逃脫不了天地良心的審判。"
衛(wèi)律見蘇武不屈服,只得向單于報告。單于見蘇武很有氣節(jié),十分欽佩,更想招降他。于是把蘇武囚禁在一個大地窖里,不給飲食,蘇武只得嚼雪止渴,用氈毛充饑。后來單于又將蘇武移到北?;臒o人煙的地方,逼迫他牧羊。北海在今蘇聯(lián)境內(nèi)的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蘇武到了北海,匈奴停止了對他的食物供應(yīng),他只得覓野鼠掘草根充饑。在這荒漠上,除了叢生的野草,就是漫天的風(fēng)雪,終年見不到一個人影。蘇武抱著代表漢廷的旄節(jié)牧羊,無論坐臥行走都拿著漢節(jié)。歲月一天天流逝,節(jié)桿上綴的三重旄牛尾都落盡了。
十九年過去了,蘇武歷盡艱辛,終于回到自己的祖國。他出使還是壯年,及至歸國,頭發(fā)胡須全白了。歲月改變了他的容顏,卻改變不了他忠于祖國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