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春季,紀國的季姜出嫁到京師。凡是諸侯的女兒出嫁,只有出嫁做王后才加以記載。下面是分享的國學寶典《左傳》:桓公九年、桓公十年。歡迎閱讀參考!
《桓公九年》
【原文】
【經(jīng)】九年春,紀季姜歸于京師。夏四月,秋七月。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來朝。
【傳】九年春,紀季姜歸于京師。凡諸侯之女行,唯王后書。
巴子使韓服告于楚,請與鄧為好。楚子使道朔將巴客以聘于鄧。鄧南鄙郁人攻而奪之幣,殺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讓于鄧,鄧人弗受。
夏,楚使斗廉帥師及巴師圍郁。鄧養(yǎng)甥、聃甥帥師郁救。三逐巴師,不克。斗廉衡陳其師于巴師之中,以戰(zhàn),而北。鄧人逐之,背巴師而夾攻之。鄧師大敗,郁人宵潰。
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
冬,曹大子來朝,賓之以上卿,禮也。享曹大子,初獻,樂奏而嘆。施父曰:「曹大子其有憂乎?非嘆所也。」
【譯文】
九年春季,紀國的季姜出嫁到京師。凡是諸侯的女兒出嫁,只有出嫁做王后才加以記載。
巴子派遣韓服向楚國報告,請求和鄧國友好。楚武王派遣道朔帶領(lǐng)巴國的使者到鄧國聘問。鄧國南部邊境的鄾地人攻擊他們,并掠奪財禮,殺死了道朔和巴國的使者。楚武王派遣薳章責備鄧國,鄧國人拒不接受。
夏季,楚國派遣鬬廉率領(lǐng)楚軍和巴軍包圍鄾地。鄧國的養(yǎng)甥、聃甥率領(lǐng)鄧軍救援鄾地。鄧軍三次向巴軍發(fā)起沖鋒,不能得勝。鬬廉率軍在巴軍之中列為橫陣,當與鄧軍交戰(zhàn)時,假裝敗逃。鄧軍追逐楚軍,巴軍就處于他們背后。楚、巴兩軍夾攻鄧軍,鄧軍大敗。鄾地人黃昏后就潰散了。
秋季,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共同出兵討伐曲沃。
冬季,曹國的太子來魯國朝見。用上卿之禮接待他,這是合于禮的。設(shè)享禮招待曹太子。首先獻酒,接著奏樂,曹太子就嘆氣。施父說:“曹太子恐怕會有什么憂心事吧?因為這里不是嘆息的地方?!?BR> 《桓公十年》
【原文】
【經(jīng)】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終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秋,公會衛(wèi)侯于桃丘,弗遇。冬十有二月丙午,齊侯、衛(wèi)侯、鄭伯來戰(zhàn)于郎。
【傳】十年春,曹桓公卒。
虢仲譖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辭,以王師伐虢。夏,虢公出奔虞。
秋,秦人納芮伯萬于芮。
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晃嵫捎么耍湟再Z害也?」乃獻。又求其寶劍。叔曰:「是無厭也。無厭,將及我?!顾旆ビ莨视莨霰脊渤?。
冬,齊、衛(wèi)、鄭來戰(zhàn)于郎,我有辭也。
初,北戎病齊,諸侯救之。鄭公子忽有功焉。齊人餼諸侯,使魯次之。魯以周班后鄭。鄭人怒,請師于齊。齊人以衛(wèi)師助之。故不稱侵伐。先書齊、衛(wèi),王爵也。
【譯文】
十年春季,曹桓公逝世。
虢仲在周桓王那里進讒言誣陷大夫詹父。詹父有理,帶領(lǐng)周天子的軍隊進攻虢國。夏季,虢公逃亡到虞國。
秋季,秦國人把芮伯萬送回芮國。
當初,虞公的兄弟虞叔藏有寶玉,虞公向他索求玉。虞叔沒有進獻,不久又后悔這件事,說:“周朝的諺語說:‘百姓沒有罪,懷藏玉璧就有了罪?!夷挠玫弥烙瘢y道要用它買來禍害?”于是就把玉璧獻給了虞公。虞公又向虞叔索求寶劍。虞叔說:“這是沒有滿足了。滿足不了,禍害會連累到我身上?!庇谑蔷凸ゴ蛴莨?,所以虞公逃亡到共池。
冬季,齊國、衛(wèi)國、鄭國聯(lián)軍前來和我軍在郎地作戰(zhàn),我國是有理的。
當初,北戎多次騷擾齊國,使它困疲,諸侯救援齊國,鄭國的公子忽有功勞。齊國人給諸侯的軍隊饋送食物,讓魯國確定饋送的次序。魯國按周室封爵的次序把鄭國排在后面。鄭國人發(fā)怒,請求齊國出兵。齊國人率領(lǐng)衛(wèi)國軍隊幫助鄭國,所以《春秋》不稱這次戰(zhàn)爭為“侵伐”。先記載齊國和衛(wèi)國,是按照周室封爵的次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