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是唐代宋之問創(chuàng)作的五言古詩。詩按照詩人游覽的路線展開描寫,從飛來峰入手,寫到靈隱寺本身和出來見到的景色,最后寫到詩人出來后的感想和打算。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宋之問的詩詞《靈隱寺》,歡迎閱讀!
《靈隱寺》
唐•宋之問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fā),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賞析】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兩句是吟詠桂花的名句。這里的“桂子”指的是桂花,“桂子月中落”是說,相傳每到中秋夜晚,桂花便從月中紛紛落到人間,那是月中的嫦娥擲與人的。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中所寫的正是這個情景。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月中自然不會落下桂花,而“桂花落”的現(xiàn)象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詩人如此表達,為詩境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疤煜阍仆怙h”,這句緊扣靈隱寺,寫寺中香火之盛。作者言靈隱寺中的香火可以從人間飄到了天邊的白云上,這種香與月中桂花的香渾融在一起,十分精妙?!疤煜恪币辉~,至此以后,也成為桂花的美稱。詩人意在說明天上人間都是相通的,顯出了佛教圣地的神秘色彩。
擴展閱讀:宋之問的詩詞
他的主要功績和沈佺期一樣,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使六朝以來的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并創(chuàng)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作為詩人,宋之問年輕時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睆摹端沃畣柤泛汀度圃姟匪兆髌穪砜?,他對當時體裁多能把握,運用熟諳,佳作名句也有可觀。如短歌《冬霄引·贈司馬承楨》訴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勁風。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蔽逖怨旁姟额}張老松樹》喻高潔句:“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逼哐怨旁姟睹骱悠匪颊鞣蚓洌弧懊骱涌赏豢捎H,愿得乘槎一向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城都賣卜人?!蔽逖越^句《送杜審言》表離別:“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五言長律《靈隱寺》繪勝景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苯郧逍绿挂?,抒情真摯,暢美如畫。宋之問為文賦詩,講求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他與沈佺期在齊、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基礎上,努力加以實踐和總結,使律詩各體制都達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并運用這種形式,寫出了優(yōu)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
擴展閱讀:宋之問的人物評價
宋之問政治上無足稱道,品行也多有可譏,但卻是知名當世的詩人。由于宮廷詩人的局限,代筆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淺,他的詩文不少是歌頌功德、粉飾太平、浮華空泛之作,但隨著顛簸人生,接觸社會,歷練生活,他也創(chuàng)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楊炯死后寫的《祭楊盈川文》,采用四四制式,字字有聲,句句華歆,內(nèi)容言簡辭切,悲涼真摯,催人淚下,與他代筆寫的《為宗尚書祭梁宣王文》、《為宗尚書兄弟祭魯忠王文》等相比,文華情感,殊若天壤。
作為文人,宋之問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棄,不僅表現(xiàn)在其對待政治趨炎附勢的態(tài)度上,也表現(xiàn)在一樁廣為流傳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愛好文字,一日宋之問見其外甥劉希夷的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頗有妙處,便想占為己有,劉希夷不從,宋之問于是用裝土的袋子將劉希夷壓死,被稱作“因詩殺人”。
媚附于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后張易之被殺,中宗復位,于神龍元年(705)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不久逃回洛陽?!缎绿茣酚涊d他匿居友人張仲之家,“會武三思復用事,仲之與王同皎謀殺三思安王室。之問得其實令兄子曇與冉祖雍上急變,因丐贖罪,由是擢鴻臚主簿,天下丑其行?!本褒堉校w考功員外郎,諂事太平公主,故見用。及安樂公主權盛,復往諧結,故太平公主甚恨之。當中宗將提拔他為中書舍人時,太平公主揭發(fā)他知貢舉時受賄,便下遷為汴州長史,未知又改越州長史。在越州(今浙江紹興)期間,“頗自力為政”,景龍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認為他依附張易之,投靠武三思,屢不悔改,便將他流放欽州(今廣西欽州)?!杜f唐書》說:“先天中,賜死于徙所?!倍缎绿茣穭t說:“賜死桂州。”
宋之問在世時與沈佺期齊名,其詩多為應制之作,內(nèi)容比較貧乏,但是流放途中作的一些詩有較充實的內(nèi)容,在藝術形式上,宋之問的詩以屬對精密、音韻協(xié)調(diào)見長,大多詞采綺麗,對仗工整,對律詩體制的定型頗有影響。
《靈隱寺》
唐•宋之問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fā),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賞析】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兩句是吟詠桂花的名句。這里的“桂子”指的是桂花,“桂子月中落”是說,相傳每到中秋夜晚,桂花便從月中紛紛落到人間,那是月中的嫦娥擲與人的。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中所寫的正是這個情景。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月中自然不會落下桂花,而“桂花落”的現(xiàn)象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詩人如此表達,為詩境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疤煜阍仆怙h”,這句緊扣靈隱寺,寫寺中香火之盛。作者言靈隱寺中的香火可以從人間飄到了天邊的白云上,這種香與月中桂花的香渾融在一起,十分精妙?!疤煜恪币辉~,至此以后,也成為桂花的美稱。詩人意在說明天上人間都是相通的,顯出了佛教圣地的神秘色彩。
擴展閱讀:宋之問的詩詞
他的主要功績和沈佺期一樣,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使六朝以來的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并創(chuàng)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作為詩人,宋之問年輕時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睆摹端沃畣柤泛汀度圃姟匪兆髌穪砜?,他對當時體裁多能把握,運用熟諳,佳作名句也有可觀。如短歌《冬霄引·贈司馬承楨》訴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勁風。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蔽逖怨旁姟额}張老松樹》喻高潔句:“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逼哐怨旁姟睹骱悠匪颊鞣蚓洌弧懊骱涌赏豢捎H,愿得乘槎一向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城都賣卜人?!蔽逖越^句《送杜審言》表離別:“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五言長律《靈隱寺》繪勝景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苯郧逍绿挂?,抒情真摯,暢美如畫。宋之問為文賦詩,講求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他與沈佺期在齊、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基礎上,努力加以實踐和總結,使律詩各體制都達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并運用這種形式,寫出了優(yōu)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
擴展閱讀:宋之問的人物評價
宋之問政治上無足稱道,品行也多有可譏,但卻是知名當世的詩人。由于宮廷詩人的局限,代筆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淺,他的詩文不少是歌頌功德、粉飾太平、浮華空泛之作,但隨著顛簸人生,接觸社會,歷練生活,他也創(chuàng)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楊炯死后寫的《祭楊盈川文》,采用四四制式,字字有聲,句句華歆,內(nèi)容言簡辭切,悲涼真摯,催人淚下,與他代筆寫的《為宗尚書祭梁宣王文》、《為宗尚書兄弟祭魯忠王文》等相比,文華情感,殊若天壤。
作為文人,宋之問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棄,不僅表現(xiàn)在其對待政治趨炎附勢的態(tài)度上,也表現(xiàn)在一樁廣為流傳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愛好文字,一日宋之問見其外甥劉希夷的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頗有妙處,便想占為己有,劉希夷不從,宋之問于是用裝土的袋子將劉希夷壓死,被稱作“因詩殺人”。
媚附于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后張易之被殺,中宗復位,于神龍元年(705)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不久逃回洛陽?!缎绿茣酚涊d他匿居友人張仲之家,“會武三思復用事,仲之與王同皎謀殺三思安王室。之問得其實令兄子曇與冉祖雍上急變,因丐贖罪,由是擢鴻臚主簿,天下丑其行?!本褒堉校w考功員外郎,諂事太平公主,故見用。及安樂公主權盛,復往諧結,故太平公主甚恨之。當中宗將提拔他為中書舍人時,太平公主揭發(fā)他知貢舉時受賄,便下遷為汴州長史,未知又改越州長史。在越州(今浙江紹興)期間,“頗自力為政”,景龍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認為他依附張易之,投靠武三思,屢不悔改,便將他流放欽州(今廣西欽州)?!杜f唐書》說:“先天中,賜死于徙所?!倍缎绿茣穭t說:“賜死桂州。”
宋之問在世時與沈佺期齊名,其詩多為應制之作,內(nèi)容比較貧乏,但是流放途中作的一些詩有較充實的內(nèi)容,在藝術形式上,宋之問的詩以屬對精密、音韻協(xié)調(diào)見長,大多詞采綺麗,對仗工整,對律詩體制的定型頗有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