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詞《詠桂》賞析

字號:

《詠桂》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干謁詩。詩通過南山之桂與趨勢媚俗的桃李作比較,贊頌了秋桂清雅高潔的品性。下面就和一起了解下李白的詩詞《詠桂》,歡迎閱讀!
    《詠桂》
    唐•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fēng)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賞析】
    這是一首詠桂詩,同時也是一首干謁詩?!案芍]”即為謀求祿位而請見當(dāng)權(quán)的人。唐朝時,干謁的風(fēng)氣盛行,士人們在考試前多結(jié)交名公貴人,向他們提供詩文以自薦。李白青年時受到當(dāng)時干謁風(fēng)氣的影響,一直到晚年的安史之亂至流放夜郎期間,以至于終其一生都在忙于干謁。這首詩的背景不可得知,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趨勢媚俗之人的蔑視,表達了堅持高潔品格的信念,以及渴望得到知遇賞識的迫切愿望。
    詩的前幾句描寫的是社會上的不良風(fēng)氣,流露出作者對此不屑一顧的態(tài)度?!鞍仓仙焦穑G葉垂芳根”兩句歌詠的是南山桂,以南山之桂與上文“金張門”之桃李形成鮮明的對比。南山中的桂樹,“綠葉垂芳根”,意味著詩人有滿腹才華卻不被人賞識。南山之桂,常年綠葉垂陰,不僅給人帶來清涼,還為人間播撒芬芳?!扒尻幰嗫赏?,何惜樹君園”兩句點明干謁之旨,以桂樹植入“君園”之請求,委婉地表達了自己渴望得到“君”之賞識的愿望。
    也有人認(rèn)為,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詩用了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桃李和桂花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和結(jié)局,借以映射顯赫一時的朝中權(quán)貴一旦失寵,榮耀就難以保存,而像山野桂樹一樣的李白本人,卻能悠然自得于田園,其格調(diào)高下也由此可見。
    擴展閱讀:李白詩歌的成就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shù)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風(fēng)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nèi)容與藝術(shù)的統(tǒng)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xiàn)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擴展閱讀:李白的詩詞風(fēng)格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強烈地表現(xiàn)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現(xiàn)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jié)制地抒發(fā)感情,表現(xiàn)他的喜怒哀樂。對權(quán)豪勢要,他“手持一枝菊,調(diào)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當(dāng)社稷傾覆、民生涂炭時,他“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傊脑娀蠲撁摰乇憩F(xiàn)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倜(俶)儻不群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