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關于周記500字六篇

字號:


    周記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zhōu jì,基本意思是用文字記載一個星期以來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或身邊發(fā)生的事、令你感動的人、一件小物品、一處優(yōu)美的景色等,如同日記。為大家提供《高中周記500字六篇》,歡迎閱讀。
    【篇一】
    忙完了一個學期,終于放假了,剛開始停下來還有點不太適應。在平時上課學習時,每天都和同學相處在一起,雖然有時不能和睦相處,但離開他們太久,心里還是惦念著他們,還在想著他們正在干什么,作業(yè)寫多少了等等。
    放假已經有好幾天了,在這幾天里,我也在想這個寒假我將如何度過了,是向往年那樣呆在家里看電視,還是做點其他的。但一想起這些,就想起了剛放假時給我們布置的寒假作業(yè),真是煩啊
    “媽,你說老師留那么多作業(yè)干什么呢?多煩啊,寒假不就是用來休息的么,你說我們好好的寒假,都被這些作業(yè)給打發(fā)了,有什么用呢,我們的寒假啊,萬惡的作業(yè)??!”我向媽媽發(fā)牢騷
    “兒子啊,不是老師逼你寫,是老師想讓你在寒假不要忘了學習,不要忘了這一學期學習的知識,讓你為下學期做好準備,順便預習新課本的知識,讓你“有備無患”,這樣才能讓你下學期不會落下,以至于各種限制,各種的補課,各種輔導班一起來,到那時候,你就不會這么想了。”媽媽語重心長的說
    真這么一想,其實老師也是為我們好,讓我們在寒假里多復習,多學習,更好的迎接下學期的生活。這樣也挺好的,讓我們不要忘記舊東西,為了將明年的學習做得更好。現(xiàn)在每天在家里寫寫作業(yè),生活也是挺充實的
    好,加足馬力往前沖,把作業(yè)統(tǒng)統(tǒng)搞定,不要讓這些作業(yè)妨礙你預習的腳步!
    【篇二】
    在我們的身邊,也曾經有一些小事或正在發(fā)生:同學們因為作業(yè)多而長吁短嘆;因為成績不好而怨天尤人;兩名學生為了一個榮譽而爭得不可開交;吃飯插隊引起眾怒……
    這些現(xiàn)象,有的我們曾聽說過,有的親眼見到過,更有的在我們自己身上發(fā)生過。面對這些,我可以把它歸結于一種原因,即“內心不寧靜”。試想,如果我們以寧靜的心態(tài)去面對每一天,用微笑面對每件事,心中不會再有憤懣與急促,而是坦然與幸福,這正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和-諧。
    售貨員收了假-幣,她吸取了教訓;車主們到咖啡廳商議了賠付事宜,佩服對方的理智成了朋友;仇恨的雙方相約懇談,卻發(fā)現(xiàn)是一場誤會……
    我們耐心認真地寫了作業(yè),全對;我們努力了,有進步了,便不后悔;大家投了票,雖然只有一個優(yōu)秀,在我們心中有兩個;排好了隊,一會子便到了你。
    于是,人們見了面都有舒心的微笑,朋友,哪兒都有。一個近乎理想的和-諧社會,悄然地建立了起來!
    【篇三】
    暑假,我們一家去了一趟爸爸的老家,下了高速,我們徑直進入山溝。
    山溝兩旁,排列著整齊而有規(guī)律的山巒,山腳下開著數(shù)朵無名小花,爭奇斗艷;過了一會兒,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也就是爸爸的老家。我們放下了行李,我迫不及待地想到房前屋后去看一看這鄉(xiāng)村的迷人風景。一到屋后的田地,就被那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金黃色的油菜花,散發(fā)著淡淡的芳香;嫩綠的麥苗,像一個個士兵,挺著胸膛;青色的麥穗兒還未成熟,但那麥桿卻已經變得堅硬了。
    偌大的麥田,向晚的紅霞,真像一首優(yōu)美的詩?!霸娭杏挟?,畫中有詩”這金黃的麥田,這天邊的紅霞贊美了勤勞的勞動者。
    后院的菜地里,西紅柿的秧已經悄悄地爬上竹架,掛滿了一個個小小的、黃色的、紅色的小西紅柿,像一個個小小的燈籠一樣;一陣微風吹來,又像一串串風鈴一樣,仿佛在說:“我快成熟啦,快來收獲吧!”
    黃瓜架上掛滿了一個個翠綠的小黃瓜,像一個個彎彎的小鐮刀。水蘿卜露出了圓圓的紅腦袋,頭頂一簇簇綠色的葉子,樣子又滑稽又可愛。
    一群小蜜蜂在花叢忙忙碌碌地飛來飛去,在為花授粉的同時,又采集到了甘甜的蜂蜜。
    這就是鄉(xiāng)下的田園風光,雖然鄉(xiāng)下不及城市生活方便,但鄉(xiāng)下卻有說不出來的田園風趣!
    【篇四】
    人愈是長大便俞容易為一些事情而煩擾而擔憂。記得小時候是為著能夠有好吃的,能夠和小伙伴們快樂地玩游戲而活著。那么現(xiàn)在了?
    時光流逝,然而我依舊清晰地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在生與死之間有一段距離就叫做人生,而如何走過這段距離被叫做生活。所以在漸漸成長的時間里,我想的多的就是自己為何生下來,然后,又怎么樣活下去。我一直以為,生命跟生活有著莫大的關聯(lián),生活的單一,讓我有種莫名的迷惘。每天,我就像一個機器人一樣,重復做相同的事情。起床,吃飯,上課,作業(yè),睡覺。一旦想到以往的日子都是跟第一天一樣,就寒意心生,甚至,還懷疑自己是否還活著,我常常捫心自問,既然你的生命沒有意義,你為什么還要活著?
    我嘗試過利用科技來解決這個抽象的問題,但事實說明,科學無法解釋精神上的疑題。網絡上的有志人士各自探討著生命的意義。有人認為,生命的意義在于對社會的貢獻∶人生苦短,能造福人類為社會貢獻出一份力,你的生命對于整個社會都充滿著意義。有人則反駁,生命的意義在于思想∶有人活著就像死了一樣,而有人死了卻依然還活著,生命是有限的,思想是無限,把有限的生命寄托在無限的思想上,人得生與死才有意義可談。人們各自表達自己的思想,甚至還有人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尋找生命的意義。
    對于現(xiàn)在,要我表達生命的意義的話,我會說,生命本身是沒有意義的,要說有意義,那也是事物自身賦予生命一種意義。
    譬如說,對于地球,生命的意義在于帶給地球活力。對于國家,生命的意義在于自身的貢獻……
    因此,對于不同的事物生命的意義就不同,將思維擴散,就得出了對于不同的人生命的意義就不同。
    那么,生命的意義也許就在于滿足需求和實現(xiàn)目標了。需求和目標得以實現(xiàn),生命不再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每一條生命都在地球上跳躍著,繼續(xù)踏上追求生命意義的旅程!
    【篇五】
    窗外,雨在淅瀝瀝地下,豆大的雨敲打著地面,泛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那聲音,猶如一首扣人心弦的鋼琴曲,鉆進了我的耳朵,在心底那平靜的湖面上激起了一圈圈漣漪……
    我在哪里?講臺上老師在眉飛色舞地演繹著孔子的學說,那雪白的粉筆如跳舞般在書寫著歷史,而我呢?思緒飛出了九重天外……那云,是太平洋上萬噸輪船的風帆嗎?而或是小孩手中那甜蜜蜜的棉花糖?還是畫家畫板上永恒的一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心中的我已按捺不住,她要我把她放出來,她要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頓時一首動人的歌曲縈饒在我的耳邊。多恬雅的曲子啊!聽著《漫步云端》漫步云端,那該回是多么,美的一件事啊!輕快的腳步在那充滿幻想的云朵上,劃破了春天的衣裳。如蜻蜓點水,在心如止水的湖面上漫舞,又化身為靈巧的手指,在琴鍵上來回穿梭,縈饒心弦的琴聲裊裊回旋,在晴朗的天空中蕩漾。她,離天空是那么的近,仿佛可以嗅到天空湛藍的可愛。那棉花糖般的云上,印著一個個小腳丫。那應該是自由的符號吧!
    從那高高的天堂階梯漫步而下,思想回歸。還是老師,還是那陰晦的教室,也還是乏味的感受。思想早已由不得我控制,教室中的我只是空殼一個。周圍是白茫茫的一片,輕快的旋律揚起優(yōu)美的舞姿,另一個我在跳舞,而我的舞臺在另一個世界。那里沒有定語從句,沒有二次函數(shù),沒有文言文,只有快樂,舒心的快樂。揚起愉快的滑板,舞著青春的風帆。
    此時,一陣不悅的嘈雜奪耳而入,思緒終被拉回了現(xiàn)實。我輕輕地舒了口氣,那可愛的藍天上依舊飄著幾朵棉花糖,它們還在等什么?要帶我走么,要帶我飛上自由的天堂么?
    【篇六】
    人人都說“母愛如燈,點亮人生的道路?!泵慨斘铱吹诫娨暬驎心切榱司茸约旱暮⒆佣活欁约荷哪赣H,我都為他們的偉大而感到欣慰。轉過頭看到自己的母親依舊是那樣的平凡,與他們比起來母親顯得是那樣微不足道。每當我看到母親都忍不住一聲嘆息。直到那一件事我才感覺到了母親的偉大,才感覺到每個母親都是一樣的。
    記得那個時候,我們學校組織去春游,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自己帶食物,我聽到這個消息以后目光立刻變的黯然失色,而周圍的同學們都高興的快要跳起似的。而我卻與他們不同,我靜靜的坐在一旁,我很想和同學們一起去春游,但又想起了父母為了讓我來城里上學已經花費了不少錢,況且自己家剛蓋完房子,一分錢都得掰成兩半花。我實在不忍心再像父母要錢,雖然母親可以自己做食物讓我?guī)?,但是臉上不免總會有些難堪。
    我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輕輕的打開門,母親看見了我連忙說“你回來了,趕緊坐下吃飯吧,我今天做了你喜歡吃的玉米餅”我應了一聲,就坐下吃飯,雖然母親做了我喜歡吃的玉米餅,但我還是高興不起來,想起今天和老師請假明天不去春游,我的心就很不好受,自己明明很想去的,但卻要裝作不能去。
    母親好像看出我有心事似的,就告訴我說:“你的班主任剛剛打電話過來,說你們明天要春游,我一會給你做點吃的,你明天帶去”我說:“不用了,我已經和老師請假了,我明天不想去了”媽媽聽了我的話之后,什么也沒說就繼續(xù)埋頭吃飯了。我望了望媽媽,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第二天,媽媽來房間叫我說:“你班主任說了,今天是學校第組織春游活動,全班人都得參加,他讓你去”我沒說什么,帶上媽媽給我坐的玉米餅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到了中午,同學們都拿著自己媽媽買的面包,香腸等東西。而我靜靜的坐在一旁拿出媽媽給我坐的玉米餅準備吃。這是班主任走過來了,他大聲吆喝著:“這位同學這里有玉米餅,有好吃的不分給大家”聽了這之后,同學們一擁而上,一會就把玉米餅給吃完了。
    一位同學還說:“你這哪里買的,好好吃喲”。我低下頭說:“我媽媽做的”班主任說:“他們是城里的孩子自然沒吃過鄉(xiāng)下的東西,我只是想要告訴你不管是買的食物還是做的食物,它們都是食物,不分高低卑貴,你明白嗎?”
    我望了望班主任。接著他又說:“你母親昨天夜里,跑到學校,買了面包和香腸,讓我給你,我想其他的你都知道了吧,給,這些食物你還要嗎”我留下了淚水,我對不起母親,但這件事情讓我明白了一個珍貴的道理。
    謝謝你,母親,是你讓我體會到了親情,明白了無論多大的母愛他都是母愛,是用金錢買不來的東西。之后,我再也不覺得母親對我的愛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