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45年,晉昭侯封叔父成師于曲沃(在今山西聞喜縣東),號恒叔。公元前738年,晉昭侯五年,大夫潘義與恒叔密謀發(fā)動(dòng)政變。一位隨恒叔去曲沃的貴族寫了這首詩,揭發(fā)政變的情況。下面是分享的詩經(jīng):《國風(fēng)·唐風(fēng)·揚(yáng)之水》原文歡迎閱讀參考!
《國風(fēng)·唐風(fēng)·揚(yáng)之水》原文
揚(yáng)之水,白石鑿鑿.
素衣朱襮,從子于沃.
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揚(yáng)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繡,從子于鵠.
既見君子,云何其憂?
揚(yáng)之水,白石粼粼.
我聞?dòng)忻桓乙愿嫒?
《國風(fēng)·唐風(fēng)·揚(yáng)之水》拼音
yánɡzhīshuǐ,báishízuòzuò.
揚(yáng)之水,白石鑿鑿.
sùyīzhūbó,cónɡzǐyúwò.
素衣朱襮,從子于沃.
jìjiànjūnzǐ,yúnhébùlè?
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yánɡzhīshuǐ,báishíhàohào.
揚(yáng)之水,白石皓皓.
sùyīzhūxiù,cónɡzǐyúhú.
素衣朱繡,從子于鵠.
jìjiànjūnzǐ,yúnhéqíyōu?
既見君子,云何其憂?
yánɡzhīshuǐ,báishílínlín.
揚(yáng)之水,白石粼粼.
wǒwényǒumìnɡ,bùɡǎnyǐɡàorén.
我聞?dòng)忻?,不敢以告?
【注釋】
1、揚(yáng)之水:悠揚(yáng)緩慢的流水?!锻ㄡ尅罚骸按嗽姟畵P(yáng)之水’,蓋以喻晉昭微弱不能制恒叔,而轉(zhuǎn)封沃以使之強(qiáng)大。則有如以水之激石,不能傷石而蓋使之鮮潔。故以‘白石鑿鑿’喻沃之強(qiáng)盛耳?!?BR> 2、鑿鑿:鮮明貌。
3、襮(博bó):繡有花紋的衣領(lǐng)。
4、子、君子:均指恒叔?!都瘋鳌罚骸白樱负闶逡?。”《鄭箋》:“君子,謂恒叔。”
5、沃:地名。《集傳》:“沃,曲沃也?!?BR> 6、皓皓:潔白。
7、鵠(胡hú):地名?!睹珎鳌罚骸拔?,曲沃邑也?!?BR> 8、云何其憂:《毛傳》:“云無憂也。”
9、粼粼:明凈貌。《集傳》:“粼粼,水清石見之貌。”
10、末句: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聞其事已成,將有成命也?!薄对娋儭罚骸把圆桓腋嫒苏?,乃所以告昭公?!?BR> 【參考譯文】
悠悠河水流不停,水中白石更鮮明。
白色衣服紅繡領(lǐng),隨你一道到沃城。
恒叔已經(jīng)得拜見,心中怎不樂盈盈。
悠悠河水流不息,水中白石潔無比。
紅色繡領(lǐng)白色衣,隨你一道到鵠邑。
恒叔已經(jīng)得拜見,心中還有啥郁抑?
悠悠河水流不停,水中白石真晶瑩。
我已聽得政變令,不敢向人說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