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的詩詞《南鄉(xiāng)子?山果熟》賞析

字號:

《南鄉(xiāng)子•山果熟》以清新的語言,明快的色調(diào),熱情描摹歌頌了江南的風(fēng)光。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南鄉(xiāng)子•山果熟》,歡迎閱讀!
    《南鄉(xiāng)子•山果熟》
    五代•李珣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風(fēng)景有池塘。
    木蘭舟上珠簾卷,歌聲遠,椰子酒傾鸚鵡盞。
    【賞析】
    小令描寫的是江南秋季之景。秋季是豐收的季節(jié),是瓜果飄香的時候,江南也不例外。作者一開始就從大處著筆,范圍逐漸縮小?!吧焦?,水花香,家家風(fēng)景有池塘”,從累累碩果到水中菱荷再到種藕養(yǎng)魚的池塘,這一幅幅畫面,不僅展現(xiàn)了江南山光水色的秀美,也從側(cè)面贊美了人民的勤勞以及生活的美好。
    “木蘭舟上珠簾卷,歌聲遠,椰子酒傾鸚鵡盞”三句,則選取一個特色鏡頭,從細節(jié)入手,描寫船上宴飲場景。木蘭舟上卷起了珠簾,歌聲從中傳出,悠揚清亮,飄到了遠方。船中杯盤狼藉,美酒醇香陣陣襲來,與歌聲一起飄遠。“木蘭舟”即用木蘭樹造的船,后常用為船的美稱。這里也并非實指,卻依然使人想見舟的華麗,以及舟中人的美好品質(zhì)修養(yǎng)?!案杪曔h”三字,沒有直接刻畫歌聲之美妙,卻使人如聞遏云繞梁之林籟泉韻,使人如見詞人陶醉欣然的神態(tài)?!耙泳苾A鸚鵡盞”則是作者船頭所見的情景,將船中人把盞對飲的歡快場面,準確地描摹出來,富有余音繚繞之佳趣。
    擴展閱讀:李珣的詞作介紹
    李珣詞現(xiàn)存54首,《花間集》錄37首,《尊前集》錄18首,其中1首《西溪子》重復(fù)。其詞調(diào)可分為《漁父》、《南鄉(xiāng)子》、《西溪子》、《女冠子》、《中興樂》、《酒泉子》、《浣溪沙》、《巫山一段云》、《菩薩蠻》、《漁歌子》、《望遠行》、《河傳》、《虞美人》、《臨江仙》、《定風(fēng)波》等,計15種。值得注意的是,南宋王灼《碧雞漫志》還記載了李珣以5種詞調(diào)創(chuàng)作的另外5首詞作。
    偽蜀毛文錫,有《甘州遍》,顧夐、李珣有《倒排甘州》,顧夐又有《甘州子》,皆不著宮調(diào)。(卷3)
    《何滿子》,白樂天詩云:“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成。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今詞屬雙調(diào),兩段各六局,內(nèi)五句各六字,一句七字。五代時尹鶚、李珣亦同此。(卷4)
    李珣《瓊瑤集》有《鳳臺》一曲,注云:“俗謂之喝馱子。”不載何宮調(diào)。(卷5)
    偽蜀時,孫光憲、毛熙震、李珣有《后庭花》曲,皆賦后主故事,不著宮調(diào),兩段各四句,似令也。今曲在,兩段各六句,亦令也。(卷5)
    《花間集》和凝有《長命女》曲,偽蜀李珣《瓊瑤集》亦有之。句讀各異,然皆今曲子,不知孰為古制林鐘羽并大歷加減者。(卷5)
    這5首詞,即《倒排甘州》、《何滿子》、《鳳臺》(俗謂《喝馱子》)、《后庭花》、《長命女》等均不見于《花間集》和《尊前集》,當早已亡佚。
    擴展閱讀:李珣的婉約詞風(fēng)
    李珣詞中描寫美女姿態(tài)、男女愛情的詞作不多,風(fēng)格與溫韋詞風(fēng)相近,其中以《浣溪沙》4首最為明顯。為便于分析,茲錄其文如下:入夏偏宜淡薄妝,越羅衣褪郁金黃,翠鈿檀注助容光。相見無言還有恨,幾回拼卻又思量,月窗香徑夢悠飏。
    晚出閑庭看海棠,風(fēng)流學(xué)得內(nèi)家妝,小釵橫戴一枝芳。鏤玉梳斜云鬢膩,縷金衣透雪肌香,暗思何事立殘陽。
    訪舊傷離欲斷魂,無因重見玉樓人,六街微雨鏤香塵。早為不逢巫峽夢,那堪虛度錦江春,遇花傾酒莫辭頻。
    紅藕花香到檻頻,可堪閑憶似花人,舊歡如夢絕音塵。翠疊畫屏山隱隱,冷鋪文簟水粼粼,斷魂何處一蟬新。
    第一首上片歌詠淡妝女子的清麗之美,下片描寫女子和所愛的人相見卻不能吐訴衷腸,心中思量幾度,想抑制而抑制不住,直到夢中還在戀幕之中。第二首描寫一位日暮之時步出庭院觀賞海棠的女子的妝飾及沉思的姿態(tài)。第三首描寫主人公故地重游,探訪意中人不遇,倍增傷感,無奈之際,要去覓花縱酒、放浪形骸。第四首由花香引發(fā)愁思,思美人之惆悵,嗟舊歡之難追。下片宕開,從景物著手,翠屏紋簟,景物依舊,悠思無限。這些作品香軟艷麗,故后人有“珣以小辭為后主所賞,常制浣溪沙詞,有‘早為不逢巫峽夜,那堪虛度錦江春’,詞家互相傳誦”之謂。
    以上4首詞風(fēng)格婉約,情味悠長,顯系溫韋詞風(fēng)之余緒。鄭振鐸認為其中的《浣溪沙》(入夏偏宜)“徹頭徹尾是花間的情調(diào)?!痹撛~在表述手法上頗多可陳之處,句與句之間過度突然,如下片前二句為“相見無言還有恨,幾度拼卻又思量”,第三句卻遽轉(zhuǎn)為“月窗香徑夢悠飏”,由現(xiàn)實一步跨入夢境,給讀者留下神思馳騁的廣闊空間。這種手法與溫詞《更漏子》所謂“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鳥,畫屏金鷓鴣”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空間跳躍使詞的余韻更為悠長,體現(xiàn)了李詞與溫詞風(fēng)格的相近,不過這種相似性是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