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風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粽香飄?;ベ浕ニ吐?lián)情誼,和睦相處感情深。艾草香溢吉祥照,生活美滿甜蜜蜜。攜粽江邊看龍舟,投粽喂魚祭屈原。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端午節(jié)的經(jīng)典現(xiàn)代詩歌,歡迎閱讀!
《端午》
端午
是屈子投向汩羅江的
一枚定時炸彈
濺起的浪花,高擎著
一個愛國者的形象
滾滾而來的潮嘯
繪描出千古震魄的悲壯
這一天,中國
只有一條江
江上,百舸競渡
千槳展翅
鼓角喧天
鞭炮齊鳴
思念之網(wǎng)
鋪天蓋地
打撈一個失落了二千多年的魂
這一天,屈原
你的《天問》悲楚惜國
撼天動地
你的《九歌》昂揚頓挫
擊櫛而歌
你的《離騷》愛國憂民
浩氣長存……
這一天是詩人節(jié)啊!人民
都在求索中尋覓屈子的英姿
都在競渡中追憶三閭大夫的雄影
都在一首詩中祭奠一個愛國詩人巍峨的情操
這一天,華廈只有一個節(jié)
屈原啊!你吟哦的氣概
讓二千多年后的今天
仍璀璨生輝,光彩照人
這一天,惟有夕陽
肅穆于遠山
布滿血絲的晚霞
于莊重中
憑吊著一位漸行漸遠的
不屈的詩人
千古大江
五月的悲淚溢滿大江,
郁結(jié)的沉重沿江激蕩。
這里曾有過一位白發(fā)詩人,
怒發(fā)天問經(jīng)久不息地回響。
歷史并沒有因他的自盡而自省,
他遺下的詩魂久久地徜徉。
層出不窮的改朝換代從未止息,
蒼生社稷有過幾多安詳?
龍舟競渡鬧騰了千年,
何時駛進過溫柔的暖港?
粽子和雄黃酒不斷推陳出新,
菖蒲的濃熏歷久彌香。
從那以后又有過多少自盡?
血淚斑斑的史籍滿是絕望。
到了崖山已是王朝的盡頭,
那悲壯的蹈海鳴奏了文明的絕唱。
新的文明一次次地重新出發(fā),
漫漫黑夜總難瞥見瑰麗的曙光。
誰都知道黎明會如期冉冉升起,
我如炬的雙眼永遠注視著前方!
沁園春·端午賽龍舟
揚槳人多,擊鼓聲繁,五月五時。
覓清澄一水,正供齊聚;
空明兩岸,亦足自嬉。
大廈薄云,市聲侵境,不礙今人蹈古儀。
循天性,卻力拼情盡,駕并驅(qū)齊。
堪稱雄壯兵師,志誠篤洶洶吞象犀。
又獸形裝飾,惡神可退;紅旗擎舉,吉愿難欺。
纓折爭廷,頂淹懷國,屈子冤還千載題。
終沉寂,剩晚霞敷彩,綠柳垂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