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肖的愛國詩詞《二礪》賞析

字號:

這首詩是作者寫來勉勵自己磨礪志氣的,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侵略者的痛恨和矢志報仇的愛國精神。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這首詩詞,歡迎閱讀!
    《二礪》
    愁里高歌梁父吟,猶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踐亡吳計,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
    注釋
    ①《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近;《梁父吟》,樂曲名?!妒裰尽罚骸爸T葛亮好為《梁甫吟》”,作者因欽慕諸葛亮恢復中原的壯志,所以也愛唱這個曲調(diào)。
    ②戛商音——戛,敲擊。商音,五音之一,其聲悲涼。
    ③十年句——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矢志滅吳,終于達到目的,洗雪了國恥。
    ④七日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國討救兵請求幫助擊退吳國的入侵,痛哭七天,秦國才允許出兵。
    ⑤晝行句——作者自比餓虎,白天也要出來痛咬敵人。
    ⑥神州句——陸沉,沉淪,淪陷。
    擴展閱讀:鄭思肖的人物簡介
    鄭思肖,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生,元仁宗延佑五年卒,年78歲。父親鄭起(初名震),字叔起,號菊山,官南宋平江(今江蘇蘇州)書院山長。鄭思肖年少時秉承父學,明忠孝廉義。20歲左右,為太學優(yōu)等生,應博學鴻詞試,授和靖書院山長。
    當元軍大舉南下時,鄭思肖到臨安(今杭州)叩宮門上疏皇帝,怒斥尸位素餐者之恃權誤國,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國威,抵抗元軍。因言辭激烈,上書被扣壓,未予上報。
    南宋滅亡后,鄭思肖學習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精神,不臣服蒙元的統(tǒng)治,自稱“孤臣”。因肖是趙(趙是宋的國姓)的構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字號憶翁和所南也都包含有懷念趙宋的意思。鄭思肖把居室題額為“本穴世家”,如將“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間,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對宋的忠誠。
    擴展閱讀:鄭思肖的著述名錄
    《心史》是鄭思肖將一生奇氣偉節(jié)之作合為一書的匯編,是鄭思肖獨立特行的證據(jù)。鄭氏自35歲宋亡后便離家出走,從此浪跡于吳中名山、道觀、禪院,40年間寫下了大量抒發(fā)愛國情操的詩文,有《咸淳集》一卷、《大義集》一卷、《中興集》一卷,共收詩250首,雜文4篇,前后自序5篇。共命名為《心史》。當時形勢,無法刊行。所以,他在晚年將《心史》重緘封好,藏于蘇州承天寺眢井中?!缎氖贰分械乃形淖侄硷柡獪I,鄭思肖謳歌了南宋的愛國志士,痛斥了*臣佞徒,控訴了元軍的暴行,充分表述了自己的愛國與忠誠。如在《過徐子方書塾》詩中說:“不知今日月,但夢宋山川”;在《八勵》詩中說:“淚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慷慨激越,足征忠肝義膽。難怪近代學者梁啟超窮日夜之力讀《心史》,每盡一篇輒熱血“騰躍一度”,梁氏深有感慨地說:“此書一日在天壤,則先生之精神與中國永無盡也”。
    《心史》在枯井中沉埋達350余年,直至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始被發(fā)現(xiàn),《心史》被藏在一大鐵盒子中,外寫“大宋孤臣鄭思肖百拜封”。于是這部光照千古的奇書方見于世。而陳??迪壬鸀楦钊胝撟C《心史》之奇,于是在《井中奇書考》中復以五章篇幅詳論《心史》出井與刊刻經(jīng)過、明刊本的序跋、《心史》與明清之際愛國文人的關系、“偽書說”的出現(xiàn)以及《心史》的文學和史學的價值等方面,以詳盡史料,進一步證實《心史》之確為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