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必知成語故事匯總

字號:


    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素材。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兒童必知成語故事匯總,歡迎閱讀!
    1、對牛彈琴
    【成語釋義】原意指對牛彈琴,牛只顧著低頭吃草,不懂得欣賞優(yōu)雅的親生。比如說話不看對象,對外行說內(nèi)行化對不懂道理的人講深刻的道理。
    【成語來源】東漢末年,有個研究佛經(jīng)的學者叫牟融,他每次給儒家學者宣講佛義時,總是用《論語》《尚書》等經(jīng)典來闡述道理。儒家學者對他的做法非常不理解,牟融解釋:“我知道你們都熟悉儒家經(jīng)典,對佛經(jīng)很陌生,如果我用佛經(jīng)給你們做解釋,你們不是很難聽懂嗎?”
    接著,牟融給大家講了“對牛彈琴”的故事。
    古代有一位大音樂家公明儀,對音樂有很高的造詣。一天,他看到一頭牛,心血來潮,對牛彈奏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可是那只牛只顧著低頭吃草,根本不理親生。于是,公明儀又彈奏了一曲通俗的閱讀,那樂曲好像小牛的叫聲。那牛便豎起耳朵,專心聽公明儀彈琴。
    講完故事,牟融接著說:“我用儒家經(jīng)典來解釋佛義,也正是這個道理?!比寮覍W者聽了,恍然大悟。
    【近義成語】白費口舌、對牛鼓簧
    【反義成語】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成語接龍】對牛彈琴→琴瑟之好→好夢不長→長治久安→安常守分→分文不名→名落孫山→山高水長→長吁短嘆→嘆為觀止
    【道理升華】說話辦事首先應該看對象,針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否則,即使你說出深刻的道理,對方對此一竅不通,也是白搭。
    2、出人頭地
    【成語釋義】指高人一等,超過一般人。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
    【成語來源】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的科舉考試,歐陽修擔任主考。在閱卷時,他被其中一篇文章的文采深深吸引,認為應列第一名。他便把文章傳給同僚觀看。大家都贊賞不已。不過,歐陽修覺得這份考卷很像是他的朋友曾鞏的,為了避嫌,就把他指定為第二名。
    放榜后,按禮節(jié),考中的學生要去拜謝主考官。不想以第二名身份來的不是曾鞏,而是年輕的學子蘇軾,歐陽修在知道之前誤會了。歐陽修很欣賞蘇軾,他給朋友梅堯臣寫信說:“讀蘇軾的文章,不禁讓我汗顏。真痛快??!我應當給蘇軾讓路,使他高我一頭。
    【近義成語】高人一等、嶄露頭角
    【反義成語】相形見絀、庸庸碌碌
    【成語接龍】出人頭地→地動山摧→摧古拉朽→朽木糞土→土崩瓦解→解囊相助→助人為樂→樂極生悲→悲從中來→來者不拒
    【道理升華】一個人想要有突出的成就,就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與艱辛,這樣才能成功。
    3、乘人之危
    【成語釋義】指趁著別人有危難的時候去侵害或要挾。
    【成語來源】東漢時期,蓋勛和梁鵠是好友,蓋勛任郡太守長史,而涼州刺史梁鵠正好管轄蓋勛所在的郡。當時,武威太守橫行霸道,干盡了壞事,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
    梁鵠的屬官蘇正和是一個正直的人,他依法將武威太守查辦。梁鵠知道此事后焦慮不安,他怕牽扯到高層權貴,連累自己。于是打算去找好友蓋勛商量此事。
    【近義成語】乘虛而入、落井下石
    【反義成語】舍己為人,雪中送炭
    【成語接龍】乘人之?!Q月柭牎牰宦劇勔恢高B心→心口如一→一字千金→金枝玉葉→葉公好龍→龍馬精神
    【道理升華】做人應胸懷坦蕩,不要趁別人為難之時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