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必備知識點歸納總結

字號:

與高一高二不同之處在于,此時復習力學部分知識是為了更好的與高考考綱相結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學生,此時需要進行查漏補缺,但也需要同時提升能力,填補知識、技能的空白。高三頻道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三語文必備知識點歸納總結》助你金榜題名!
    
【篇一】

    言:感斯人言(話語)為:因為長句(寫)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初為《霓裳》后《六么》(彈奏)
    自言本是京城女(說)為君翻作《琵琶行》(為,替)
    命:遂命酒(吩咐)暫:凝覺不通聲暫歇(短暫)
    命曰《琵琶行》(取名)如聽仙樂耳暫明(頓時,忽然)
    語:琵琶聲停欲語遲(說話)轉:砯崖轉石萬壑雷(使轉動)
    今夜聞君琵琶語(曲)卻坐促弦弦轉急(更,越)
    轉軸撥弦三兩聲(轉動)
    幽:別有幽愁暗恨生(深沉)暗:尋聲暗問彈者誰(輕聲地)
    幽咽泉流冰下難(形容隱晦,不暢達)別有幽愁暗恨生(隱藏的)
    野芳發(fā)而幽香(清幽幽的)偏聽則暗(糊涂,愚昧)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昏暗)
    可:畏途巉巖不可攀(可以)
    此情可待成追憶(難道,哪能)
    數: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幾。若干)發(fā):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打開)
    數罟不入洿池(密)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派遣)
    愿令得補黑衣之數(數目)百發(fā)百中(發(fā)射)
    扶蘇以數諫故(屢次)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花開)
    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過)兵:非我也,兵也(兵器)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彎曲)窮兵黷武(軍事力量)
    系向牛頭充炭直(通“值”價錢)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軍隊)
    草木皆兵(兵士)
    勝: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盡)焉: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語氣助詞)
    驢不勝怒,蹄之(能承受)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兼詞,于此)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勝利)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優(yōu)美的)
    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湖(橫渡)強: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強大,強健)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斷)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有力的弓)
    以為絕妙(到了極點)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有余)
    佛印絕類彌勒(非常)乃自強步,日三四里(讀qiǎng,竭力,勉強)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終止)
    假: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利用)望: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向遠處看)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希望)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不真,假裝)先達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圓之時,農歷每月十五日)
    聞: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聽見)制: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統(tǒng)帥、指揮)
    博聞強志(見聞、知識)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制伏)
    不能稱前時之聞(聲譽、名聲)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規(guī)模)
    終歲不制衣則寒(制作)
    亡:追亡逐北,伏尸百萬(逃跑的士兵)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形勢)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鋒利)
    吞二周而亡諸侯(使……滅亡)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好處)
    河曲智叟以應(通“無”,沒有)
    固: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險固的地勢)度: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規(guī)章制度)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計算)
    汝心固之,固不可徹(固執(zhí))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越過)
    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本來)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揣度)
    傳: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相當“于”)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古代解釋經書的著作)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問語氣)
    從:惑而不從師(跟隨)所以: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用來……的)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自)圣人之所以為圣(……的原因)
    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老師)于:師不必賢于弟子(比,引出比較對象)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從師)而恥學于師(向,引出動作對象)
    吾師道也(學習)不拘于時(被,引出動作主動者)
    師必退(軍隊)其皆出于此乎(在,引出動作的處所)
    
【篇二】

    一、語文基本知識
    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
    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3.比喻三要素:本體、喻體、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過、何果
    5.律詩四條件:八句四聯、偶尾同韻、中聯對偶、平聲合調
    6.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說明、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總分總結構、總分結構、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按時間順序、按空間順序、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舉例法、對比法、喻證法、歸謬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反復、對偶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14.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
    15.六種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16.十二詞類:名動形、數量代、副介連、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敘、倒敘、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表引文內容省略、表列舉事項省略、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表解釋說明前文、表后文跳躍轉折、表聲音中斷延長、表時地數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表引用實際內容、表諷刺反語、表特定謂語
    二、語文學法歸類
    1、課文預習六步法:查注生詞,掃清三字;朗讀課文,感知內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標明段序,分清結構;畫關鍵句,體會作用;簡寫主旨,歸納特色。
    2、賞詩三步法:知人論世、譯析字面、闡明主旨。
    3、劃分文章結構四法:依據表達方式、找尋明暗線索、依據時空順序、依據邏輯順序。
    4、分析八種關鍵句作用:點明題目,引起下文;點明中心,亮出主旨;設置懸念,引發(fā)興趣;承上啟下,自然銜接;前后照應,和諧統(tǒng)一;側面烘托,間接映襯;后文鋪墊,埋下伏筆;增強語言,突出特征。
    5、辨別七類文章寫法:對比寫法、象征寫法、烘托寫法、以小見大寫法、先揚后抑寫法、虛實結合寫法、夾敘夾議寫法。
    三、易錯成語50例
    1、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F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還:安于本鄉(xiāng)本土,不愿輕易遷移。
    3、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作的艱苦。
    4、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
    5、別無長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簡樸。
    6、不孚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
    7、不為已甚:指對別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chuàng)風格,不落舊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別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11、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之意。
    12、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14、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禮:現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16、狗尾續(xù)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17、管窺蠡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19、怙惡不悛: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20、諱莫如深:隱瞞的再沒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濟濟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23、間不容發(fā):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一根頭發(fā),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24、見微知著:見到微小的跡象,就能察知發(fā)展的趨勢。
    25、江河日下:比喻情況一天天壞下去。
    26、膠柱鼓瑟:比喻拘泥固執(zhí),不知變通。
    27、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28、梁上君子:代稱竊賊。
    29、屢試不爽:屢次實驗沒有差錯。
    30、鱗次櫛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齊。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嚴格執(zhí)行法令。
    32、披肝瀝膽: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里話。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數家珍: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緘其口:形容說話過分謹慎,不敢或不肯開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
    37、色厲內荏:外表強硬,內心空虛。
    38、尸位素餐:空站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語當作自己的話。
    40、石破天驚:多用來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41、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慶賀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為人真誠,忠實,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景仰。
    43、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比喻不善于團結或籠絡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趕到敵人方面去。
    44、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
    45、五風十雨:形容風調雨順。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務。
    47、烜赫一時:在一個時期內,名聲威勢很盛。
    48、虛與委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
    49、一傅眾咻:一人教,眾多的人干擾。
    50、余能可賈:還有力量沒有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