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社會《小手》教案三篇

字號:

手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并不陌生,但很少有幼兒知道自己每個手指的名字叫什么,也不了解自己的小手除了吃飯以外,還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小小手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領(lǐng)大,樣樣事情都會做。
    2、喜歡跟著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表演兒歌。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xué)重點、難點
    1、小手的本領(lǐng),讓幼兒自己嘗試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2、說說自己的小手會做些什么事?
    活動準備
    1、準備一個活動室,提供活動材料
    2、圖片、兒歌錄音
    活動過程
    1、認識我們的小手。
    (1)(出示小手的圖片)這是什么?
    (2)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小小手,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小小手上有幾個手指頭?(幼兒和老師一起點數(shù)。)
    (3)小小手是我們的好朋友,它能幫我們做很多的事。想想你的小小手會做些什么事呢?
    2、欣賞兒歌。
    (1)教師播放兒歌的錄音,請孩子說說聽到了什么?
    (2)(出示圖片)再次欣賞兒歌,共同回憶兒歌里的話。
    (3)教師表演兒歌,鼓勵幼兒跟著老師念念,演演。
    3、幼兒學(xué)念兒歌。
    (1)幼兒跟著老師學(xué)念兒歌。
    (2)個別幼兒表演。
    4、小結(jié):建議爸爸媽媽在家中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整理玩具、自己穿衣吃飯等。)
    能干的小手
    活動目標
    1.了解小手的功能,認識小手的多種作用。
    2.探索雙手活動的豐富性,提高手的活動能力。
    3.體驗雙手活動的趣味性,增強相應(yīng)責任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布置娃娃家場景。
    2.一幼兒在家、在園的勞動錄像。
    3.“我有一雙小小手”的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問候、游戲,導(dǎo)入課題
    師:小朋友,今天來了很多客人老師,請大家舉起小手,跟大家打個招呼吧!
    幼兒一邊揮手,一邊說“客人老師好!”
    師:咱們一起來玩?zhèn)€“五門開開”的手指游戲吧。
    幼兒五指相對開始游戲:一門開開進不來,二門開開進不來,三門開開進不來,四門開開進不來,五門開開請進來!
    (評析:幼兒園是以游戲為主導(dǎo)活動,對小班孩子來說,突出游戲尤為重要。老師一開始就請幼兒舉起小手跟客人老師打招呼,巧妙地與本活動的主題“能干的小手”相呼應(yīng)。接著在老師的提議下,師生一起玩對本責任培養(yǎng)的一種闡述,進而再緊扣主題,彰顯了手的能干。)
    三、通過演示交流,了解“人人都有一雙會說話的手”
    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給整理玩具的小朋友送個大拇指,你們能按顏色標記來分積木,真棒!給整理圖書的小朋友送個“OK”,你們能按大小標記把書分開來放,真好!給整理衣服的小朋友送掌聲,你們不但把衣服褲子分開來,而且還疊得很整齊,真能干!
    師:娃娃家媽媽說謝謝小朋友!
    幼:不用謝!(邊說邊擺手)
    師:剛才小朋友得到了大拇指、掌聲,得到了“OK”,開心嗎?那老師的大拇指、掌聲、OK表示什么呀?(真能干!真棒!)
    師:原來老師的手還會講話呢,你們的手會說話嗎?
    幼兒自主交流,并不斷變換手勢。
    師:請小朋友用小手做個動作,擺個姿勢,讓老師猜猜,你用小手說了什么。
    孩子們邊擺造型邊隨著老師的評價變換著不同的動作。教師邊走邊說:你是一只小鳥,你是一條小魚,你是一朵漂亮的小花,還有小雞、小鴨呢!老師猜得對嗎?
    游戲“我說你猜”。師:剛才,小朋友做,老師猜,現(xiàn)在老師也來做一做,請小朋友猜一猜吧。
    師:剛才,老師小手伸一伸——請進,小手按一按——請“安靜”,小手變一變就“OK”,手指舉一舉——耶!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對了,原來,我們的小手真神奇,我們都有一雙會說話的手,我們也一起來用小手學(xué)一學(xué)說話吧。
    幼兒集體跟老師練習(xí)一遍,邊說邊用手勢來表現(xiàn)。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教師先通過用不同的手勢給予幼兒不同的表揚,一方面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另一方面為老師承上啟下的自然過渡埋下了伏筆,使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學(xué)一學(xué)、說一說、動一動,體驗了小手會說話的神奇效果。進而對手的功能、作用進行了有效地拓展,豐富了孩子們的經(jīng)驗,讓幼兒輕松地理解并初步掌握了手勢在生活中應(yīng)用的廣泛性、多樣性及趣味性。)
    四、通過歌表演,了解“人人都有一雙會表演的手”
    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讓我們一起來夸夸我們的小手吧!(播放伴奏音樂)
    幼兒歌表演:我有一雙小小手。
    師:小朋友們都有一雙能干的手,會游戲、會勞動、會說話,還會表演,會做的事情真不少,以后我們要多用自己的小手,使自己變得越來越能干。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的活動該結(jié)束了,舉起我們的小手跟客人打個招呼吧。
    幼兒邊高高舉起小手邊說:“客人老師再見!”
    課間活動時間到了,在教師的提議下,幼兒興致勃勃地玩起了“給小動物涂色”“折紙飛機”“拼圖”等動手操作的區(qū)域游戲。
    (評析:通過歌表演再彰顯了小手的能干,同時把本次活動又推向了高潮。課間活動時,幼兒在操作區(qū)的繼續(xù)探索依然意猶未盡,“我們都有一雙能干的小手”的意識已悄悄地滲入了孩子們的心田。)
    我有一雙小小手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懂得每個手指的名稱及作用。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xué)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觀察,讓幼兒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稱。
    2、知道手的用處。
    活動準備
    1、謎語一首,手的掛圖一張。
    2、錄有《我有一雙小小手》的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認識手。
    1、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干活,不會開口。
    2、引導(dǎo)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只手?每只手有幾個手指頭?
    3、認識并學(xué)說手指名。
    (1)師:“(伸出雙手)小朋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都有一雙手。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幫助,還幫我們做了許多好事。(做神秘狀)小朋友,手指在說話呢,讓老師聽一聽它們在說什么(做傾聽狀)。噢!它們在說,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我們的小手有什么不一樣?(如有的大、有的小胖,教師可及時歸納幼兒的發(fā)現(xiàn))
    (2)師:“(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們看它是家里大的,我們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兒學(xué)說“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邊,在點數(shù)和拿食物的時候經(jīng)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間,又是個子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無名指)我們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可名字都讓它們幾個占去了,沒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么我們就叫它無名指吧!”
    (3)教幼兒學(xué)讀兒歌《手指歌》,并表演相應(yīng)的動作。
    4、做“玩手指”游戲。
    (1)教師伸出手指或出示圖片,請全體幼兒或個別幼兒說出它的名字。
    (2)引導(dǎo)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xí)手指的靈活性。
    5、啟發(fā)幼兒聯(lián)想手還有什么用?用“我們的手做什么?”說一句話。
    二、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復(fù)練習(xí)伸手指,說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動,鼓勵幼兒學(xué)著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