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yán)蕊善操琴、弈棋、歌舞、絲竹、書畫,學(xué)識通曉古今,詩詞語意清新,四方聞名,有不遠千里慕名相訪。下面是分享的宋詞:嚴(yán)蕊《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原文譯文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宋代:嚴(yán)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fēng)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譯文】
說是梨花又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ò臧装子旨t紅,風(fēng)韻獨特有情趣。曾記得。曾記得。武陵漁人被陶醉。
【賞析】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發(fā)端二句飄然而至,雖明白如話,但決非一覽無味,須細加玩味。詞人連用梨花、杏花比擬,可知所詠之物為花。道是梨花——卻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則此花乍一看去,極易被誤認為梨花,又極易被誤認為杏花。仔細一看,卻并非梨花,也并非杏花。因此可知此花之色,有如梨花之白,又有如杏花之紅。
“白白與紅紅”緊承發(fā)端二句,點明此花之為紅、白二色。連下兩組狀色的疊字,極簡煉、極傳神地寫出繁花似錦、二色并妍的風(fēng)采,也暗指它風(fēng)韻別具一格,既有梨花之白,又有杏花之紅,白中帶紅,如佳人冰雪肌膚微露紅暈,有嬌羞之態(tài)。“白白”、“紅紅”兩組疊字,簡練、傳神,使人如親眼目睹紅粉交錯、繁花滿枝的嬌妍景致。
“別是東風(fēng)情味”上句才略從正面點明花色,此句詞筆卻又輕靈地宕開,不再從正面著筆,而從唱嘆之音贊美此花之風(fēng)韻獨具一格,超拔于春天眾芳之上。實在少此一筆不得??墒牵@究竟是一種什么花呢?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苯Y(jié)筆仍是空際著筆,不過,雖未直接點出花名,卻已作了不管之答。“曾記。曾記”,二語甚妙,不但引起讀者的注意,呼喚起讀者的記憶,且暗將詞境推遠?!叭嗽谖淞晡⒆怼?,武陵二字,暗示出此花之名。陶淵明《桃花源記》云:武陵漁人曾“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終于來到世外桃源。原來,此花屬桃源之花,花名就是桃花。句中“醉”之一字,寫出此花之為人所迷戀的感受。詞境以桃花源結(jié)穴,馀味頗為深長。它可能意味著女詞人的身份(宋詞習(xí)以桃溪、桃源指妓女居處),也可能有取于桃花源凌越世俗之意。
此詞所詠為紅白桃花,這是桃花的一種,“桃品甚多……其花有紅、紫、白、千葉、二色之殊。”(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部》)紅白桃花,就是同樹花分二色的桃花。北宋邵雍有《二色桃》詩:“施朱施粉色俱好,傾城傾國艷不同。疑是蕊宮雙姊妹,一時攜手嫁東風(fēng)?!痹婋m不及嚴(yán)蕊此詞含蘊,但可借作為此詞的一個極好注腳。
此詞絕不同于一般滯于物象的詠物詞,它純?nèi)粡目针H著筆,空靈蕩漾,不即不離,寫出紅白桃花之高標(biāo)逸韻,境界愈推愈高遠,令人玩味無極而神為之一旺。就藝術(shù)而言,可以說是詞中之逸品。
擴展閱讀:人物生平
南宋淳熙九年(1182),臺州知府唐仲友為嚴(yán)蕊、王惠等4人落籍,回黃巖與母居住。
同年,浙東常平使朱熹巡行臺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學(xué)派反對朱熹的理學(xué),朱熹連上六疏彈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狀論及唐與嚴(yán)蕊風(fēng)化之罪,下令黃巖通判抓捕嚴(yán)蕊,關(guān)押在臺州和紹興,施以鞭笞,逼其招供,“兩月之間,一再杖,幾死?!眹?yán)蕊寧死不從,并道:“身為賤妓,縱合與太守有濫,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zhèn)危M可妄言以污士大夫,雖死不可誣也?!?BR> 此事朝野議論,震動宋孝宗,孝宗認為是“秀才爭閑氣”,將朱熹調(diào)任,轉(zhuǎn)由岳飛后人岳霖任提點刑獄,釋放嚴(yán)蕊,問其歸宿。嚴(yán)蕊作《卜算子·不是愛風(fēng)塵》:“不是愛風(fēng)塵,似被前緣誤?;浠ㄩ_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岳霖判令從良,后被趙宋宗室納為妾。詞作多佚,僅存《如夢令》、《鵲橋仙》、《卜算子》3首。據(jù)此改編的戲劇《莫問奴歸處》,久演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