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鐵棒磨成針》教案范文

字號:

唐朝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覺得好奇問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繡花針,李白深受感動,從此就用功讀書,終于成為文豪。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道鐵棒磨成針的道理,懂得不論做什么事,只要有決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做好。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止字旁,能讀準多音字“朝”的字音,理解“鐵棒、詩人、困難、進步、更加、功夫、不論、決心、從此、刻苦”等詞語的意思。
    3、能仿照“誰正在什么地方趕什么”的例句,把句子寫完整。
    4、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理解第二段中的兩句話:“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肯下苦功夫。”
    難點:這篇課文要求理解的詞語較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教師應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指導學生感知詞義,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啟發(fā)學生理解詞義。
    教學準備:CAI、生字卡片、一根鐵棒、一根針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感知大意,理解課題的意思。
    2、學習、理解第1、7自然段,教學生字:鐵、棒、磨、針、詩、困。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實物:針、鐵棒。問:這是什么?說說針和鐵棒的樣子。
    2、問:很粗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3、揭示課題2 鐵棒磨成針讀題,題目里的生字想個辦法記住它。
    教學:鐵:金字旁,為什么用金字旁?與“秩”比較。
    棒:書空右邊的“奉”,組詞。與“捧“比較。
    磨:半包圍結構,廣字旁,書空。
    針:與“葉”比較,為什么也是金字旁?
    二、自學課文,了解大意。
    1、鐵棒到底能不能磨成針呢?請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課文共有幾段?講了誰,什么時候的故事?教師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
    正音:詩、更、決、此
    3、卡片認讀字詞。
    4、訓練朗讀句子a、能!一定能!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
    b、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苦功夫。
    5、說說課文講了李白小時侯的什么故事。
    三、學習第1段。
    1、看文中插圖,圖中的少年是誰?找到書上寫李白的一段讀一讀。
    2、指名讀。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學習后你知道了那些事情?
    3、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指導。
    理解“大詩人、唐朝”了解多音字“朝”的不同讀音和意思。朝:朝霞zhao(早上),唐朝chao(朝代)。唐朝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距今1000多年,唐朝除了許多的詩人,李白就是其中以為的詩人?!霸娙恕笔侵笇iT寫詩,并有一定成就的人。為什么用個“大”呢?
    教學:唐:半包圍結構,書空里面的筆順。共10畫。
    詩:用換偏旁的方法記,與“持、等”比較。
    指名讀第二句。問:這里的“他”是指誰?“讀書進步不快”指什么?文書們李白讀書進步不快?理解“貪玩、困難?!?BR>    教學:困,用“捆”來記。[你在學習中,遇到過什么困難?你是怎樣對待的?
    4、讀第1自然段。小結:李白小時侯是一個不努力學習的孩子。他后來改正了嗎?你是從哪一段知道的?
    這部分可以放到第二課時去
    四、學習第7段。
    1、齊讀第7段,李白怎么會成為有名的大詩人?他回怎么刻苦學習?
    2、認讀“從此”,李白是從什么事情中明白要刻苦學習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
    五、作業(yè)指導。
    1、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指導“棒、磨、詩”,然后學生抄寫生字。
    2、自由讀課文。(機動)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字詞,學習理解2-6段,重點理解“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的道理。
    2、學習生字:更、加、功、夫,認真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卡片認讀生字。
    2、比一比,再組詞。
    因( ) 工( ) 比( ) 輪( )
    困( ) 功( ) 此( ) 論( )
    3、說說李白小時侯不同的表現(xiàn),他是從什么事中明白應該刻苦學習的呢?
    二、學習2-6段。[改為學習2-7段]
    1、自由讀2-6段,劃出李白和老大娘說的話。
    2、指名分角色讀李白和老大娘的話。
    問:課文中兩次出現(xiàn)“奇怪”,覺得奇怪的是誰?他為什么覺得奇怪?
    A、看到老大娘在磨鐵棒,不知道為什么。(疑惑)
    B、聽說老大娘要用鐵棒做針。(不可思議,不可能。)
    3、用奇怪的語氣讀一讀李白的問話。
    自由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4、老大娘是再怎么回答的呢?
    為什么老大娘說了“能”后,還要說“一定能”,而且用了兩個感嘆號?引讀“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什么是“功夫深”?
    用干脆、堅決的語氣讀第5段。
    教學:更:去偏旁記,與“便”比較。
    加:組詞。
    功:力字旁,工的橫改成提。
    夫:編順口溜。
    5、聽了老大娘的話,李白明白了什么道理?找到讀讀第6段。[指導朗讀]
    指名回答,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請學生釋疑。
    教學:論:換偏旁記,與“輪”比較,組詞。
    此:認識止字旁,書空筆順。
    6、從此以后,李白怎樣?以讀代講。
    “從此”到底是從什么時候起?
    三、分角色讀課文。
    1、自由讀準備。
    2、男女分角色讀李白和老大娘的對話。
    3、選擇喜歡的角色讀讀。
    四、作業(yè)指導。
    1、教師在田字格里示范寫“更、功、此”,學生寫3個。
    2、完成《課堂作業(yè)》的第4題。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了鐵棒磨成針的故事后,懂得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苦功夫,事情就會做好,學習也會進步。
    3、能用“誰看見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寫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卡片認讀詞語。
    2、完成課作第2題。
    a、李白是我國唐朝(chao zhao)的一位大詩人。
    b、春天,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火紅的朝霞(chao zhao)。
    3、看拼音寫詞語。
    tie bang shi ren kun nan ke ku geng jia
    ( ) ( ) ( ) ( ) ( )
    gong fu bu lun cong ci
    ( ) ( ) ( )
    二、總結課文,進一步明白此課文的道理。[分角色朗讀課文]
    1、齊讀全文,李白的兩次問話應該讀出奇怪的語氣。老大娘的話讀得干脆、堅決。
    2、啟發(fā)想象:李白明白了道理后,在后來的學習中,他遇到困難會怎么想,怎么做?
    3、針對學生實際,結合課文中的道理,讓學生談談:學習了這個故事,你在學習上如果遇到困難應該怎么做?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yè)指導。
    1、出示例句指導學生把話說清楚、完整。在說的基礎上寫句子。
    (誰正在哪里干什么)
    2、完成其余作業(yè)。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鐵棒、詩人、困難、進步、更加、功夫、不論、決心、從此、刻苦”等詞語的意思。
    2、能仿照“誰正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例句,把句子寫完整。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知道鐵棒磨成針的道理,懂得不論做什么事,只要有決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做好。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的兩句話:“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就能成功。”
    教學難點:
    這篇課文要求理解的詞語較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教師應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指導學生感知詞義,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啟發(fā)學生理解詞義。
    教學方法:
    閱讀指導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針、鐵棒。
    教學流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實物:針、鐵棒。問:這是什么?說說針和鐵棒的樣子。很粗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2、揭示課題:《鐵棒磨成針》讀題。
    二、自學課文,了解大意。
    1、鐵棒到底能不能磨成針呢?請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課文共有幾段?講了誰,什么時候的故事?教師指名分段讀課文。
    (師生評價)
    3、課件出示:認讀字詞。
    4、訓練朗讀句子
    (1)能!一定能!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
    (2)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就能成功。
    5、說說課文講了李白小時侯的什么故事。
    三、學習第1段。
    1、看文中插圖,圖中的少年是誰?找到書上寫李白的一段讀一讀。
    2、指名讀。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學習后你知道了那些事情?
    3、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指導。
    4、指名讀第二句。問:這里的“他”是指誰?“讀書很少長進”指什么?李白讀書很少長進?理解“貪玩、困難?!?BR>    5、你在學習中,遇到過什么困難?你是怎樣對待的?
    6、小結:李白小時侯是一個不努力學習的孩子。他后來改正了嗎?你是從哪一段知道的?
    四、學習2-7段。
    1、自由讀2-7段,劃出李白和老大娘說的話。
    2、指名分角色讀李白和老大娘的話。
    問:課文中兩次出現(xiàn)“奇怪”,覺得奇怪的是誰?他為什么覺得奇怪?
    (1)看到老大娘在磨鐵棒,不知道為什么。(疑惑)
    (2)聽說老大娘要用鐵棒做針。(不可思議,不可能。)
    3、用奇怪的語氣讀一讀李白的問話。
    自由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4、老大娘是怎么回答的呢?
    為什么老大娘說了“能”后,還要說“一定能”,而且用了兩個感嘆號?引
    “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什么是“功夫深”?
    用干脆、堅決的語氣讀第5段。
    5、聽了老大娘的話,李白明白了什么道理?找到讀讀第6段。(指導朗讀)
    6、從此以后,李白怎樣?以讀代講。
    “從此”到底是從什么時候起?
    五、學習第7段。
    1、齊讀第7段,李白怎么會成為有名的大詩人?他會怎么刻苦學習?
    2、認讀“從此”,李白是從什么事情中明白要刻苦學習的呢?
    3、能用“誰看見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寫一句話。
    六、分角色讀課文。
    七、總結課文,進一步明白此課文的道理。
    1、齊讀全文,李白的兩次問話應該讀出奇怪的語氣。老大娘的話讀得干脆、堅決。
    2、啟發(fā)想象:李白明白了道理后,在后來的學習中,他遇到困難會怎么想,怎么做?
    3、針對學生實際,結合課文中的道理,讓學生談談:學習了這個故事,你在學習上如果遇到困難應該怎么做?
    板書:
    鐵棒磨成針
    有決心
    做事情---------成功
    下苦功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理解”鐵棒、詩人、困難、更加、功夫、不論、決心、從此、刻苦“等詞語的意思。
    2、能仿照誰正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例句把句子些完整、具體。
    3、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語氣,分角色朗讀課文。
    4、知道鐵棒磨成針的道理,懂得不論做什么事,只要有決心,下苦功夫,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功。
    第一課時:
    1、了解課題的意思,找出與課題有關的內容,初知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第一段和第三段。
    (1)學會7個生字,理解”唐朝、詩人、困難、刻苦“
    (2)初步了解李白小時候的不同表現(xiàn),為學習第2段做好鋪墊。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
    1、出示實物:鐵棒和針請學生認識比較后,教師提出兩個問題:鐵棒能磨成針嗎?我們學習課文后就能解答這兩個問題。
    2、出示課題。
    (1)教師帶學生讀課題。(注意課題中的生字的讀音)
    (2)學習課題中的四個生字:鐵、棒、磨、針
    3、看文中插圖,說一說,圖中的少年是誰?他在看什么?想什么?
    4、教師介紹禮拜,從中講解”唐朝、詩人“的意思。
    二、教師范讀課文,學生便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找出課文中哪里到哪里些了”鐵棒磨成針“這個故事?
    三、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段,要求自己拼讀生字”唐、詩、困“的讀音及多音字”朝“
    2、出示生字新詞進行認讀檢查。
    3、知名讀第一段,學生邊聽邊思考:這段共有幾句話?從這幾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4、學生匯報,教師隨即指導學生理解詞語,進一步理解第一段的意思:為什么稱李白為大詩人?怎么玩才叫”貪玩?我們學習時遇到過困難嗎?遇到困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李白小時候又是怎么對待困難的?害怕困難的結果怎么樣?“
    5、齊讀第一段,師生共同歸納:李白小時候是一個不努力學習的孩子。
    四、李白后來改正了嗎?自己讀課文,說明道理。
    1、學習第三段。說說李白怎樣成為有名的詩人?怎樣學習才叫刻苦學習?刻苦學習的結果又是怎樣的?
    2、認讀”從此“。教師設置懸念:李白一開始學習不努力,后來又是什么事讓他變得刻苦學習了呢?這個問題,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課后練習2比一筆,在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