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個社會安定、文化多元、擁有教育資源的國家,適合留學的城市第六、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第一。就是這樣一個教育大國在留學大潮之中逐漸脫穎而出,而很多家長真正關心的就是,我的孩子在新加坡能學到什么呢?隨來了解一下。
新加坡共有三類幼兒園:政府幼兒園、私立幼兒園和國際幼兒園。這三類幼兒園均對國際學生開放,外籍學生只要成功申請到學位便可入讀。
新加坡幼兒園的年級,主要分為:
PlayGroup(PG、3歲以下)
Nursery1(N1、3歲)
Nursery2(N2、4歲)
Kindergarten1(K1、5歲)
Kindergarten2(K2、6歲)
雙語教育:
無論在哪個教育階段,雙語都是新加坡的教育特點,新加坡教育部規(guī)定,所有孩子都要學習兩種語言,即英語和母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等)。
通常班主任老師以英語教學為主,同時有幾個老師分別承擔第二語言(華語或其他語言)、音樂、舞蹈等方面的教學。
尊重個性:
在幼兒園,老師往往更加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系統(tǒng)性的知識學習則相對次要。幼兒園每日課程活動包括語言、數(shù)字、科學常識、社交技能、自理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音樂欣賞及戶外活動等。
同時,幼兒園為了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拓展視野、發(fā)掘潛能,經(jīng)常組織各種各樣的集體參觀或游覽,如看電影,參觀消防局、動物園、職業(yè)體驗館等。
新加坡的中小學只上半天課,早上7:30到中午1:30,雖然只有半天,但一點都不輕松。新加坡小學一節(jié)課30分鐘,沒有課間休息,只有集中的30分鐘休息時間。
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是基礎教育階段,所有課程為必修課,有4門主課,包括英語、數(shù)學、科學和母語(包括華文、馬來文以及淡米爾文),其他課程還包括音樂、美術(shù)、公民教育、健康教育、社會以及體育。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科學。
然而從三年級開始,在每個學年都會進行考試,以分出不同的等級,競爭壓力比起中國小學要大多了。
新加坡中學也按照成績進行分級,即特別班,快捷班和普通班三種課程。特別班,快捷班的學生可在中四的時候參加O水準考試,普通班的優(yōu)秀學生在中五參加O水準考試。
特別課程:4年制課程,學生可以修讀高級母語,高級母語和英語兩者之一可以為第一語文。
快捷課程:4年制課程,學生只能修讀快捷母語課程,其他課程與特別課程相同,英語為第一語文。
普通學術(shù)課程:5年制課程,學生在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通過后可以修讀第五年的課程,然后與特殊/快捷課程學生一起參加劍橋普通文憑考試。
普通技術(shù)課程:4/5年制課程,學生有2門主課,英語和數(shù)學,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大多數(shù)學生在N水準考試后不再修讀第五年課程,而直接進入技術(shù)學院。
新加坡的高校主要分為公立大學、理工學院、政府資助型院校和私立學院四種類型。其中好的學校自然就是公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都是亞洲數(shù)一數(shù)二的高校。
相對于中小學的“分數(shù)第一,考試至上”,新加坡大學更注重學生的專業(yè)實踐能力,非常注重讓學生體驗今后所從事行業(yè)的現(xiàn)狀,激勵學生去改變世界。
另外大學教育必須考慮到畢業(yè)生未來的出路,確保大學畢業(yè)生都能找到學以致用的工作,而不是為了一紙文憑。因此這里的淘汰率也比中國高出很多,也體現(xiàn)了新加坡精英教育的本質(zhì)。
新加坡共有三類幼兒園:政府幼兒園、私立幼兒園和國際幼兒園。這三類幼兒園均對國際學生開放,外籍學生只要成功申請到學位便可入讀。
新加坡幼兒園的年級,主要分為:
PlayGroup(PG、3歲以下)
Nursery1(N1、3歲)
Nursery2(N2、4歲)
Kindergarten1(K1、5歲)
Kindergarten2(K2、6歲)
雙語教育:
無論在哪個教育階段,雙語都是新加坡的教育特點,新加坡教育部規(guī)定,所有孩子都要學習兩種語言,即英語和母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等)。
通常班主任老師以英語教學為主,同時有幾個老師分別承擔第二語言(華語或其他語言)、音樂、舞蹈等方面的教學。
尊重個性:
在幼兒園,老師往往更加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系統(tǒng)性的知識學習則相對次要。幼兒園每日課程活動包括語言、數(shù)字、科學常識、社交技能、自理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音樂欣賞及戶外活動等。
同時,幼兒園為了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拓展視野、發(fā)掘潛能,經(jīng)常組織各種各樣的集體參觀或游覽,如看電影,參觀消防局、動物園、職業(yè)體驗館等。
新加坡的中小學只上半天課,早上7:30到中午1:30,雖然只有半天,但一點都不輕松。新加坡小學一節(jié)課30分鐘,沒有課間休息,只有集中的30分鐘休息時間。
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是基礎教育階段,所有課程為必修課,有4門主課,包括英語、數(shù)學、科學和母語(包括華文、馬來文以及淡米爾文),其他課程還包括音樂、美術(shù)、公民教育、健康教育、社會以及體育。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科學。
然而從三年級開始,在每個學年都會進行考試,以分出不同的等級,競爭壓力比起中國小學要大多了。
新加坡中學也按照成績進行分級,即特別班,快捷班和普通班三種課程。特別班,快捷班的學生可在中四的時候參加O水準考試,普通班的優(yōu)秀學生在中五參加O水準考試。
特別課程:4年制課程,學生可以修讀高級母語,高級母語和英語兩者之一可以為第一語文。
快捷課程:4年制課程,學生只能修讀快捷母語課程,其他課程與特別課程相同,英語為第一語文。
普通學術(shù)課程:5年制課程,學生在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通過后可以修讀第五年的課程,然后與特殊/快捷課程學生一起參加劍橋普通文憑考試。
普通技術(shù)課程:4/5年制課程,學生有2門主課,英語和數(shù)學,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大多數(shù)學生在N水準考試后不再修讀第五年課程,而直接進入技術(shù)學院。
新加坡的高校主要分為公立大學、理工學院、政府資助型院校和私立學院四種類型。其中好的學校自然就是公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都是亞洲數(shù)一數(shù)二的高校。
相對于中小學的“分數(shù)第一,考試至上”,新加坡大學更注重學生的專業(yè)實踐能力,非常注重讓學生體驗今后所從事行業(yè)的現(xiàn)狀,激勵學生去改變世界。
另外大學教育必須考慮到畢業(yè)生未來的出路,確保大學畢業(yè)生都能找到學以致用的工作,而不是為了一紙文憑。因此這里的淘汰率也比中國高出很多,也體現(xiàn)了新加坡精英教育的本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