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努力成功的故事600字

字號:

想要取得成功,我們必須付出努力,對于那些成功的名人,你知道他們努力的勵志故事了嗎?下面已經(jīng)為你們整理了名人努力成功的故事600字,一起來看看吧。
    
愛迪生

    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看來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墒悄阒肋@些東西對于當時的人們是多么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fā)明者——愛迪生。
    被人們稱為“發(fā)明大王”的愛迪生,是美國的科學家和發(fā)明家。他的一生,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fā)明就有1328種。一個只讀過三個月書人,怎么會有這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呢?我想,如果你聽說過“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就一定會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強烈的好奇心。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一個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丑寅卯來。
    一天,他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底下干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里人急得四處尋找,終于在雞窩里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里,*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還有,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為什么不能飛呢?于是,他找來一種藥粉給小伙伴吃,為了讓小伙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伙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一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長到了8歲,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鄉(xiāng)村小學讀書,以為從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jīng)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為什么等于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為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別扭,于是,在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后,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愛迪生的母親是位偉大的母親。她沒有因為獨生子被攆回來而責怪他,相反,他決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當她發(fā)現(xiàn)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愛迪生照著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可以說,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fā)明的啟蒙教育。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fā)報技術。他在斯特拉得福鐵路分局找到了一個夜班報務員工作。按規(guī)定,夜班報務員不管有事無事,到晚上九點后,每小時必須向車務主任發(fā)送訊號。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鉆研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fā)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
    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jīng)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fā)報機試制成功了。愛迪生望著自己發(fā)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
    應該說,愛迪生的每一項發(fā)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緊緊相聯(lián)的。在他發(fā)明了電報之后,又開始搞電話實驗。他發(fā)現(xiàn)傳話器里的膜板能夠隨著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就仔細觀察,并且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記錄。由此,一個“會說話的機器”做成了。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前來觀看,并稱他為“偉大的發(fā)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個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決條件。
    
梁振英

    3月25日,梁振英當選為香港特區(qū)第四任行政長官人選。梁振英在隨后的記者會上表示,自己將穩(wěn)中求變、迎難而上,以謙卑感恩之心,擔負起這份重大責任。中聯(lián)辦負責人表示,行政長官選舉體現(xiàn)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中聯(lián)辦將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qū)政府依法施政。
    少年時代幫父母做膠花
    梁振英1954年出生于香港,他的父親也是警察,當年靠300元月薪負擔一家人生活,日子過得十分清苦。梁振英3歲就到一個教會學校上學?!案鱾€同學年紀都大過我。父母不管教學是否正規(guī),總之有人能幫助看著孩子就好。我每天背著個綠色帆布書包,里面裝個面包,書包上掛著個紅色膠茶杯,在教會學校捏奶粉沖著喝,吃面包,那就是一頓午餐了?!?BR>    為了貼補家用,父母去附近膠花廠領膠花和玩具物料回家加工,梁振英和姐姐、妹妹三兄妹都參與幫忙。
    1974年,梁振英赴英國留學。3年多時間里,他靠半工半讀維持學習生活費用。和在香港一樣,為了省幾個車錢,每天上學放學靠兩條腿走上十多公里的路。1977年,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從英國布里斯托理工學院畢業(yè),放棄了英國一份等待他上班的高薪位置,毅然返港,原因很簡單,“覺得父母年老了,應該多陪伴他們?!?BR>    年輕時被封“打工皇帝”
    梁振英年輕時還被封了“打工皇帝”的雅號。在進入一間國際公司仲量行工作5年之后,梁振英就升任該行第一位華人董事,此后升至亞太區(qū)行政委員會委員。當年不到30歲的梁振英,年薪已高達上千萬港元。
    1993年,梁振英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房地產咨詢公司——梁振英測量師行,2000年更名為戴德梁行,迅速發(fā)展成為亞太區(qū)具規(guī)模的物業(yè)顧問公司。
    1988年,34歲的梁振英就任香港基本法咨詢委員會秘書長,42歲時成為香港特區(qū)籌委會副主任委員,在當時一度被外界認為和董建華一起,都是成為香港首任特首的熱門人選。43歲,他成為特區(qū)行政會議成員。。
    第一個提倡香港應與內地交往
    在香港,梁振英被視為第一個提出并堅持提倡香港與內地交往的人。作為香港專業(yè)聯(lián)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動香港10個專業(yè)團體5萬多專業(yè)人才加強與內地交流。
    在中國內地房地產業(yè)的起步過程中,梁振英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先后受邀出任上海及深圳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領導小組顧問、上海浦東開發(fā)領導小組顧問。那時,梁振英在內地沒有個人業(yè)務。10年以后,梁振英參加了上海第公開招標賣地的標書中文版和英文版的起草工作,深圳首次土地拍賣標書的中英文本,也是由梁振英撰寫。
    顧家愛花草的高大帥哥
    熟悉梁振英的人大多認為,梁振英是個性情中人,而且是位帥哥,口才一流,性格中不乏祖籍山東人的豪邁氣度,被不少香港人奉為白手起家的“平民偶像”。
    作為商界和政界明星,梁振英重視家庭生活,堅持擠出時間與家人在一起。他與妻子兩人同在英國留學,但情緣卻開始于在香港的同學聚會,其他的細節(jié),梁振英并未過多透露。三個兒子都曾赴英國讀書,但他并未苛求兒子們的學業(yè)成績。
    外形高大硬朗、冷峻嚴肅的梁振英是政圈中出名的“花癡”,閑來無事的大樂趣就是“拈花惹草”,暫時拋開公私兩忙的繁重壓力。一提起私家花園,梁振英會由衷笑出一臉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