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高考語文古詩詞默寫真題匯總

字號:


    高考古詩詞默寫歷來都是很容易的題目,只要大家平時注意背誦積累,就能夠在考場上和別人來開好幾分的差距。所以為大家匯總古詩詞默寫高考真題,為大家分享古詩文默寫的秘笈。
    
    全國卷丨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論語·為政》中“ , ”兩句指出,成為教師的條件是溫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進而又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
    (2)韓愈的《師說》是寫給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說的“ ”,點出李蟠的文章愛好,而“ ”,則說明了李蟠的儒學(xué)素養(yǎng)。
    (3)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中“ ”一句,寫的是周瑜的儒將裝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戰(zhàn)功。
    【答案】
    (1)溫故而知新 ,可以為師矣
    (2)好古文, 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
    (3)羽扇綸巾 ,檣櫓灰飛煙滅
    全國卷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魚我所欲也》中說,雖然一點食物即可關(guān)乎生死,但若“ ”,饑餓的路人也不會接受;若“ ”,即便是乞丐也會拒絕。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兩句寫昔日的琵琶女身價很高,引來了眾多紈绔子弟的追捧。
    (3)蘇軾《赤壁賦》中描寫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答案】
    (1)呼爾而與之,蹴爾而與之
    (2)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
    (3)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全國卷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勸學(xué)》中舉例論證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時說,終日殫精竭慮思考,卻“ ”,踮起腳極目遠(yuǎn)望,也“ ”。
    (2)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回顧漢代歷史,認(rèn)為親近賢臣,疏遠(yuǎn)小人,“_______”,而親近小人,疏遠(yuǎn)賢臣,“_______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國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則是作者無盡愁緒的形象描繪。
    【答案】
    (1)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3)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北京卷
    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
    (1)陶淵明是很多古代詩人的偶像。《歸園田居》(其一)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2)“表”是一種應(yīng)用文體,不容易寫出真情實感。李密《陳情表》卻寫得極為感人:“臣無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祖母無臣,__________________?!?BR>    (3)古人送別,常在渡口碼頭。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4)你所在的中學(xué)舉辦隆重的校慶典禮,邀請了很多校友、家長參加。你作為學(xué)生代表向來賓致歡迎辭,其中要引用兩句古代詩文。請?zhí)顚懬‘?dāng)?shù)木渥印?BR>    金秋十月,天高云談,今天大家齊聚一堂,真可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在校同學(xué),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答案】
    (1)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2)無以至今日,無以終余年
    (3)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4)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江蘇卷
    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見復(fù)關(guān),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
    (2)故不積跬步,  。(《荀子·勸學(xué)》)
    (3)今年歡笑復(fù)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
    (4) ,不知東西。(杜牧《阿房宮賦》)
    (5)沙鷗翔集, 。(范仲淹《岳陽樓記》)
    (6)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棄疾《破陣子》)
    (7)浴乎沂, ,詠而歸。(《論語·先進》)
    (8) ,辣手著文章。(楊繼盛名聯(lián))
    【答案】
    (1)載笑載言
    (2)無以至千里
    (3)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
    (4)高低冥迷
    (5)錦鱗游泳
    (6)五十弦翻塞外聲
    (7)風(fēng)乎舞雩
    (8)鐵肩擔(dān)道義
    天津卷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漫步經(jīng)典,我們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與情懷:《荊軻刺秦王》“ ,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那是荊軻赴湯蹈火的毅然決然:《短歌行》“ ,天下歸心”,那是曹操延攬人才、渴望一統(tǒng)的豪情壯志:《夢游天姥吟留別》“ , ”,道出李白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不屈:《赤壁賦》“ ,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寫出東坡經(jīng)歷人生低谷后的曠達(dá)、灑脫;《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抒寫了辛棄疾恥于棄官歸隱、立志光復(fù)故土的愛國之情。
    【答案】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
    周公吐哺;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惟江上之清風(fēng);休說鱸魚堪膾;
    浙江卷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不憤不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不復(fù)也。(《論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3)亦欲以究天人之際,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馬遷《報任安書》)
    (4)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鳥雀呼晴,_____________。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_____________。(周邦彥《蘇幕遮》)
    【答案】
    (1)不悱不發(fā)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2)雞豚狗彘之畜 無失其時
    (3)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
    (4)冰泉冷澀弦凝絕 凝絕不通聲暫歇
    (5)侵曉窺檐語 一一風(fēng)荷舉
    2017年高考語文理解性名句默寫
    全國卷丨
    分值:5分,每空1分。
    (1)曹操《觀滄海》中“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海水蕩漾、峰巒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宮賦》的結(jié)尾處感嘆道,如果六國愛護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國,緊接著說:“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2)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解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jǐn)?shù)與字形,字?jǐn)?shù)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筆畫清晰,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xué)生應(yīng)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1)句的“?!薄榜怠辈荒軐戝e。
    全國卷Ⅱ
    分值:5分,每空1分。
    (1)《莊子·逍遙游》中以八千年為一季的大椿為例,闡述何為“大年”,隨后指出八百歲的長壽老人實在不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劉禹錫在《陋室銘》中以“_____,_____”來借指自己的陋室,抒發(fā)自己仰慕前賢、安貧樂道的情懷。
    【答案】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2)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云亭。
    【解析】諸子散文與唐代銘文,一散一韻。注意語境提示和不寫錯字,“匹”“廬”。名句默寫一般分為兩類,一是給出上句填寫下句,另一種是給出情境進行填空。本題屬于后一種。
    全國卷Ⅲ
    分值:5分,每空1分。
    (1)《荀子·勸學(xué)》中強調(diào)了積累的重要。以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可以興風(fēng)雨、生蛟龍設(shè)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觀點。
    (2)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狂風(fēng)停止之后云層變得墨黑,天色馬上暗下來,引出下文屋破又遭連夜雨的境況。
    【答案】
    (1)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2) 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解析】本題名句名篇的考查是一組理解型默寫,要求學(xué)生在理解基礎(chǔ)上記憶,還要一方面要理解原文內(nèi)容,另一方面要注意字形書寫正確,如本題中要注意“善”“焉”“俄”“漠”等字的正確書寫。
    北京卷
    分值:6分,每空1分。
    際曉投巴峽,馀春憶帝京。晴江一女浣,
    朝日眾雞鳴。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
    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語,
    鶯為故國聲。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王維《曉行巴峽》
    ①本詩描繪的是巴峽風(fēng)俗,而陶淵明《歸園田居》描繪的則是田園風(fēng)光,其詩云:“ 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②本詩寫到了登高望遠(yuǎn),王勃《滕王閣序》中也有登高望遠(yuǎn)的語句:“披繡闥,俯雕甍 ,_____ ,_____?!?BR>    ③本詩與辛棄疾《菩薩蠻》同為游記之作,辛詞云:“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______,______。”
    【答案】
    ①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
    ②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③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山東卷
    分值:6分,每空1分。
    (1)《論語.述而》中將“君子”與“小人”的心態(tài)進行對比的兩句是“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兩句,把賢才比作光照宇內(nèi),可望不可即的明月,表達(dá)了對賢才的渴望。
    (3)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中“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駭浪驚濤的壯麗景色。
    【答案】
    (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2)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3)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