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精編范例【三篇】

字號:

孩子在每個年齡段需要根據(jù)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兩者結合才能使幼兒心智同步發(fā)展。這就需要教師因材施教,進行總結,那么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怎么寫?下面為大家分享了2018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精編范例【三篇】,供您品鑒。
    【范例一】
    觀察老師:董x
    觀察班級:大一班(白云班)
    觀察對象:伊xx性別:男
    觀察時間:20**年4月24日
    觀察地點:布藝操作區(qū)
    觀察目的:
    凡是幼兒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幼兒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教師要"鼓勵幼兒去發(fā)現(xiàn)他自己的世界"。
    觀察實錄一
    有一天在區(qū)角活動時,孩子們像往常一樣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角。紀瓔函拉著伊政融的手說:"我們去布藝操作區(qū)玩好嗎?"伊政融搖搖頭說:"我不會扣扣子,我才不去呢!我要去蓋大樓!"紀瓔函說:"走吧,我教你!"伊政融使勁的搖搖頭走開了。
    觀察實錄二
    在蓋大樓時,伊政融一會抱積木、一會幫小朋友搭的樓頂,忙得不亦樂乎。在巡視中,我發(fā)現(xiàn)伊政融小朋友滿臉的汗,就說:"伊政融,把外衣脫掉吧,看你忙得滿臉的汗珠。"過了一會,我看到伊政融還在埋頭忙著什么,走過去一看,伊政融解不開衣服上的鈕扣。
    觀察實錄三
    晨檢時,伊政融的媽媽拖著伊政融的手,一邊說一邊往教室這邊拉,我忙迎上去問:"今天怎么了,怎么讓媽媽拉著走呢?"伊政融的媽媽說:"老師,伊政融不想穿這件上衣,說不會解扣子,中午睡覺時脫不下衣服。我告訴他老師會給你*服,他還說不穿。老師,中午你給伊政融吧衣服脫了。"看到伊政融媽媽祈求的目光,我努力的點點頭。
    分析及實施措施:
    一、分析幼兒,從幼兒自身找原因。
    伊政融是一位很大氣的小男孩,喜歡蹦蹦跳跳,不喜歡安靜。在操作區(qū)練習時,他扣幾下扣子,如果扣不上,撒手就轉到其他的區(qū)域活動。最后直接不去布藝操作區(qū)活動了。
    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
    經(jīng)過電話、網(wǎng)絡的溝通得知伊政融從小是奶奶帶大的,在家里很乖巧,奶奶照顧的細致入微,伊政融還沒說話,奶奶就把一切都做好了。晚上的個人清洗工作,早上穿衣清洗都是奶奶一手代勞。長輩包辦代替太多,走進了愛的誤區(qū),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權利!
    三、家園牽手、解決問題
    邀請伊政融的媽媽來園,經(jīng)過仔細的交流分析,家長表示,一定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凡是孩子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去想,教師和家長鼓勵孩子去發(fā)現(xiàn)他自己的世界。讓孩子在探索、實踐,中感知五彩的生活。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健康全面發(fā)展。
    "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這句流傳久遠的話充滿鵝哲理。本應由孩子做的事父母、長輩做了,看似愛,實是害?,F(xiàn)在的孩子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種現(xiàn)象就是父母、長輩寵愛結出的果子。讓孩子在實踐中磨煉,在挫折中成長,看似難為孩子,實際是為了孩子!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學會生活!
    【范例二】
    劉xx小朋友是我們班口語表達能力發(fā)展一般,有一定的詞匯量,基本能運用合適的詞句表達自己的意思但對圖書閱讀不感興趣。他是今年開學從別的幼兒園轉到我們這來的。這個小朋友不太喜歡看書,從不翻閱圖書。今天早上,他來的很早,書包放好之后自己搬了凳子,來到圖書區(qū)。從書架上隨意地拿起了一本《蛋和蛋巢》的書,他翻到第一頁看了看,又翻到第二頁,翻到最后自言自語的說:“看完了。”接著又翻了幾頁后把書合上,放到書架中,又拿了另一本書同樣隨意翻了一下。
    分析:
    劉xx小朋友在閱讀能力強的幼兒帶動下已有了初步的閱讀意識,能夠從第一頁開始看書,知道看書的簡單順序,幼兒的角色意識加強了,能夠自由安排角色進行閱讀活動,可是幼兒對書中畫面的理解還很單一,只局限看單頁畫面內容,不能把整本書的內容結合起來看;再有,幼兒有看書的興趣,但不能持續(xù)的完整的看完一本書。
    教育策略:
    通過這個幼兒的看書習慣,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培養(yǎng)他的興趣。讓他嘗試閱讀的樂趣。老師爭取能和孩子成為朋友,取得幼兒的信任。
    【范例三】
    大一班的超超是個精力旺盛又非常調皮的小男孩。尤其是午睡時,躺在床上活躍地根本難以入睡,并不停地叫喊著:“老師,我睡不著……”說話吵鬧聲往往打擾其他小朋友,張老師運用多種方法教育,毫無效果。后來,老師干脆讓超超午飯后留在活動室玩會兒玩具,玩累了或等其他小朋友睡熟了再讓他進屋休息,這一招還真靈。
    可是某一天午飯后,超超迫不及待地跑向玩具區(qū),張老師照例安排其他小朋友進屋午休。
    突然童童喊到:“老師,老師,我也想去玩玩具?!?BR>    “不行,該午休了,起床后我們再玩?!?BR>    “為什么我們不能玩,只許超超去玩玩具?”
    “張老師不公平……”
    教室里頓時議論紛紛,張老師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辦。如果你是張老師會怎么做呢?
    案例分析:
    根據(jù)案例可以看出,超超是個大一班的孩子了,到了大班還不睡的原因可能有兩點:
    1、張老師在小班中班的時候就沒有培養(yǎng)他良好的午睡習慣,如果小班中班階段沒有培養(yǎng)好,更形成超超這種行為,我就是不睡的,又怎么樣呢?從他個人角度分析,因為他覺得老師拿他沒辦法,所以不管老師用什么方法他就是堅持不睡,造成老師只能想出讓他到外面去玩,玩累了才睡的辦法。2、第二點可能是超超是剛插進班級里的學生,由于到了新環(huán)境新班級,再加上他是個精力旺盛又非常調皮的小男孩,還沒有融入到這個班級的常規(guī)意識中,而老師可能采取的方法他不接受,造成最后老師讓他出去玩玩具玩累了才回來的現(xiàn)象。
    假如我是張老師,如果我一時說服了小朋友,可能能一時平息,但是卻不能根治這個問題。所以當小朋友在質疑老師的時候,我會這么說:“小朋友們,老師也覺得這樣做有點不公平,既然老師犯了個小錯誤,不公平了,就要受到懲罰了,小朋友想個辦法懲罰下老師吧,(讓幼兒知道做錯了事情要受到懲罰)小朋友都提出來了,超超小朋友已經(jīng)和我們是三年的好同學了,超超同學,小朋友們都午睡的,你如果不午睡,小朋友就覺得不公平了,對嗎?如果不公平就要受到懲罰的。我請超超小朋友自己說,如果你到午睡室里吵鬧不安靜睡覺對其他小朋友不公平了,你自己想個懲罰自己的辦法吧,如果不嚴厲的話,我要請其他小朋友幫你想了?!笔紫任沂窍瘸姓J自己的不公平,讓小朋友們明白不公平是要受到懲罰的,然后通過讓超超自己想出懲罰自己的方式然后來越是自己,不奢求達到他能馬上睡覺的效果,但是希望他能做到一點,能安靜的在午睡時里不會喊叫。同時通過與家長做好溝通工作,了解幼兒的情況,雙方共同幫助超超解決午睡問題。
    給幼兒一點壓力,讓幼兒清楚知道如果不這樣做,會有什么后果。做到平等公平對待每個幼兒,做幼兒心中公平的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