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改革6選3!選考科目不同,如何計算總分你知道么?

字號:

2018年秋季入學的新高一,將面臨高考改革!政策出臺至今,一直被大家熱議!新高考改革后,將會出現(xiàn)20種選考科目組合。但是,大家選擇不同,高考總分怎么計算?注意新高考規(guī)定——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什么是賦分制?賦分制計算和原始分計算有什么區(qū)別?跟一起往下看。
    
    
    現(xiàn)在高中生的你們,無疑是要面對高考的,能否能在多變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就看你現(xiàn)在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面對了,所以,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努力學習才是關鍵。
    如果你的成績相差較大,我和清華北大的小伙伴,組建的高中學習交流群,有學習方法,解題技巧等,關注公眾 號:清北狀元學習圈,回復3223,即可點擊領取高中暑假秘籍,快加入我們吧!
    一、什么是賦分制?
    賦分制:重點在排名!
    賦分制:按照分數(shù)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數(shù)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用于選考科目的成績統(tǒng)計。(語數(shù)英仍用原始分計算)
    采用方法:
    1、卷面分:100分
    2、成績分為不同檔位
    例
    例如:廣州將成績分為21個檔位
    具體檔位對應賦分值如下表:
    
    成績如何賦分?
    舉個例子——
    例
    某次考試:
    學生A歷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內,最后等級賦分變?yōu)榱?00分。
    學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內,最后等級賦分變?yōu)榱?6分。
    也就是不論分數(shù)論檔位,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對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最終成績的因素。
    二、賦分制的優(yōu)點
    1、縮小學科難度不同造成的分數(shù)差異
    高考改成六選三隨便組合,總共20種組合方式,選科組合太多,學生之間不方便直接比較。而之前文理分科時,則方便很多。
    另外,高校在錄取時,學生之間因選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較。
    舉個例子——
    例
    高校某專業(yè)要求必考科目是物理。
    現(xiàn)在有兩個考生:
    甲選考科目為物理、化學、歷史;
    乙為物理、歷史、地理。
    若這次考試地理的難度低,而化學難度高。比較卷面分數(shù)的話,選化學的甲可能較低,那就不能保證公平。
    而用這幾門成績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來計算分數(shù),能抹平了由于學科難度差異帶來的不公平現(xiàn)象。
    2、縮小試題難度不同的分數(shù)差異
    同一學科,如果有兩次考試,每次的難度也可能不同,這樣成績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數(shù)進行比較。
    在眾多的考生中,無論同一科試卷難度如何,按照成績的高低梯度都能較好的表示出學生的水平差異。
    
    三、賦分制與原始分區(qū)別
    原始分,重點在分數(shù)!
    原來,遼寧高考實行原始分。即考生卷面考了多少分,高考最終成績就是多少分(分值范圍為0~750分)。通過對全省考生高考分數(shù)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確定考生所在的排名位次。
    它的優(yōu)點是直觀,簡便,但它是一種絕對分數(shù),只能反映考生卷面得分情況,難以客觀表明個體考生在總體中所處水平高低。
    高考是一次選拔性測驗,考生能夠被哪個檔次的院校所錄取,最終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決定,也就是在競爭者群體中的相對位置,而非原始分。
    采用原始分計算,中等學校也能招到好學生,學校之間的差距就能縮小,有利于教育均衡發(fā)展、學校公平競爭,但是也可能會發(fā)生同一分數(shù)的人扎堆,高校錄取工作變難的情況。
    采用原始分的重要前提是考生的考試內容相同,在控制這一變量之后通過分數(shù)的高低來篩選考生是能體現(xiàn)教育公平的。
    但是當考生考生內容不一致(變量不一致)的時候,采用原始分就使考生之間變得沒有可比性,失去了篩選的意義。
    所以相對于原始分,3+3模式采用賦分制更加科學,公平。
    新高一,要面對更多挑戰(zhàn)。高一是高中學習的必備基礎,而且占高考比重大,需要同學們做好初高銜接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