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下冊科學課教案三篇

字號:

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需要教師提前進行精心的設計和準備,提前將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和反應進行預想;還需要教師對授課對象也就是學生進行一定的分析,對授課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使教案在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其"引導者"和"先行者"的作用。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教學、學習目標及相對應的課程標準:
    1.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觀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紋圖樣,讓學生認識每個人指紋的獨特性,學習一些觀察與研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2.過程與方法:能通過對自己指紋的觀察,學會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提出合適的問題。能根據(jù)問題,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方案。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觀察、研究和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樂于合作,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在科學學習中讓學生養(yǎng)成注重事實,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認識每個人的指紋具有獨特性。提出合適的問題,制定研究的方案。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透明膠帶、剪刀、白紙、表格、放大鏡、圖畫紙、印泥、橡皮泥、水彩筆、鉛筆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魔術“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看魔術表演?接下來老師就來給大家表演一個小魔術。不過表演魔術可是需要助手的,你們誰愿意來做老師的助手呢?不過老師要選的助手是有條件的。出示課件。
    (一、我是班中高大的男生,我的手很大,手指很粗,力氣也很大。二、我是班中小巧玲瓏的女生,我的手和手指很小,力氣也很小。)
    請兩位同學上臺,老師請他們留個手印做紀念。取白紙在白紙上印手指印。
    師:老師把這兩個手指印調(diào)換一下,現(xiàn)在不知道是誰的手指印了。不過沒有關系,老師很快就能分辨出來。(教師給大家做一個實驗:把少量碘酒倒在金屬瓶蓋里慢慢加熱,移近白紙,白紙上便會出現(xiàn)清晰的棕色指紋。)
    師:現(xiàn)在看到了什么?(教師把分辨出來的手指印向同學們展示一下)老師的魔術是不是成功了。給老師一些掌聲吧。你們知道這手指印是什么嗎?(指紋)。
    2.出示幻燈片(導入奇妙的指紋一課)。
    二、新授
    (一)研究指紋
    1.提出問題。
    師:指紋這么奇妙,你們都想研究關于指紋的什么問題呢?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直接在課件上展示出來。)
    2.篩選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是真多?。‖F(xiàn)在請你們仔細分析一下我們的問題,哪些我們可以在這一節(jié)課上就能解答呢?
    (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
    問題:
    (1)我的指紋是不是一樣的?
    (2)我的指紋和同學的一樣嗎?
    (3)我和老師的指紋是不是一樣的?
    (二)拓印指紋
    1.導入。
    (1)你們是否知道你的指紋在什么地方呢?誰能給老師指一下?
    (學生指出自己指紋的位置)
    (2)那好我們就開始研究吧?。ㄕ乙晃粚W生,拉著學生的手走到教室的一端)用放大鏡觀察一下吧?。ㄔ僮叩浇淌业牧硪欢耍┰跓艄庀掠^察一下吧。(面向全體)我想在酒精燈上加熱一下大家說行不行???在液體里泡一下可以嗎?
    (3)這樣觀察太麻煩了,誰能給老師想一個辦法?(引導學生說出把指紋拓印下來研究)
    2.拓印指紋。
    (1)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要把指紋印下來。和自己的同學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把我們的指紋印下來呢?(學生討論)
    (2)教師提出要求
    ·小組成員互相幫助
    ·注意紀律,不要大聲喧嘩。
    ·注意衛(wèi)生
    (3)(學生利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拓印,教師巡視指導)
    (4)考察學生的方法,及時的發(fā)現(xiàn)并給予表揚。
    (5)展示一下自己拓印的指紋。
    3.研究問題。
    (1)分小組研究問題。討論交流研究方法和在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教師布置要求:①搞好分工。②注意紀律。③做好記錄。
    (2)集體解決問題。
    鼓勵學生動起來??梢韵蚱渌耐瑢W借指紋;也可以向老師借指紋。
    (3)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做好紀錄。
    4.交流答案,展示研究成果。
    (引導學生將研究的方法、過程、研究的結(jié)果和遇到的問題都說出來。其他學生認真地傾聽。)
    5.指紋的分類。
    ①教師出示三種指紋類型,主學生觀察它的形狀和我們?nèi)粘I钪械哪姆N物品十分相像?根據(jù)自己的觀察,給這種類型的指紋起出自己喜歡的名字。(適時的表揚學生的回答)
    ②總結(jié)出:人的指紋大致可以分成三類:弓形、箕形、斗形。(幻燈出示三種類型指紋的特征)
    ③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指紋屬于哪種類型。
    6.知識擴展。
    (1)師:現(xiàn)在到了獎勵的時間了,老師這有一本有關于指紋知識的小冊子。這上面有我們剛才在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的材料。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呢?這是一本贈給熱愛科學,樂于思考的孩子的。你們是不是這樣的孩子呢?請班長代表全班同學到臺上領下去。
    (2)指紋畫創(chuàng)作
    ①向?qū)W生展示一些中外有趣的指紋畫。
    ②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指紋畫。(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進行指紋畫創(chuàng)作)。
    ③展示自己的指紋畫。(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指紋畫進行評價)
    (3)特色作業(yè)
    ①回到家后把爸爸、媽媽的指紋拓印下來做一個家庭指紋檔案。
    ②研究一下自己的趾紋??匆豢茨愕闹杭y和你的指紋有什么相似或是不一樣的地方。
    三、總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我們本來很熟悉但又不太詳細的知識,它是我們的朋友——指紋,有關于它的知識,你們還想再繼續(xù)研究嗎?那么,這項研究就交給你們了,老師祝你們成功。下課。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運動前后呼吸和脈搏頻率的對比,探究加強體育鍛煉的意義。
    2.能準確地測試、計算、對比運動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數(shù)及運動前后每分鐘吸入空氣、泵送血液的數(shù)量變化,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對比。
    3.親歷模擬心臟舒張和收縮的活動過程,了解人體血液循環(huán)的原理。
    4.嘗試對運動時心跳、呼吸頻率加快的現(xiàn)象做出自己的解釋。
    【教學準備】
    測試運動前后心跳、呼吸頻率的記錄表、水槽、血液循環(huán)器官的掛圖或多媒體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我們常說“生命在于運動”,對于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2、師:運動與健康的關系很大。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運動與健康的關系。(揭示課題)
    二、運動起來會怎樣
    1.我們每個同學經(jīng)常在運動,運動前后我們有什么變化?
    2、我們都能感受到運動時心跳、呼吸會加快,但1分鐘內(nèi)會加快多少次你知道嗎?怎樣做就可以知道了?
    (1)怎么測心跳的次數(shù)?心臟位置在哪里?教師出示心臟位置圖。仔細觀察圖,再摸摸自己心臟的位置。
    【心臟位于胸腔之內(nèi),約2/3在身體正中線的左側(cè),1/3在正中線的右側(cè)。心臟的大小和本人的拳頭相當?!?BR>    (2)怎樣算呼吸?怎么測?
    (3)1分鐘時間怎么看?(出示課件鐘表)
    【測心跳,可以測脈搏的跳動。測呼吸只要將手捂在鼻子下,感覺熱氣就算呼吸。1分鐘時間就看秒針從哪里開始,再回到那里,教師出示課件鬧鐘?!?BR>    3.學生設計方案后分組活動:(要求:四人小組中兩人測心跳數(shù),兩人測呼吸數(shù))
    (1)測試并記錄平靜時每分鐘的心跳和呼吸次數(shù),把數(shù)據(jù)填寫在表格上。
    (2)原地跳動1分鐘后,測試并記錄每分鐘心跳和呼吸次數(shù)。
    休息時和運動(1分鐘)后呼吸、心跳次數(shù)比較
    姓名:班級:實驗時間:年月日
    狀態(tài)項目呼吸心跳
    休息時次次
    運動后次次
    增加次數(shù)次次
    (3)匯報、交流。
    休息時和運動(1分鐘)后呼吸、心跳次數(shù)比較(學生匯報時用)
    狀態(tài)項目呼吸心跳
    休息時次次
    運動后次次
    增加次數(shù)次次
    讓學生自己比較數(shù)據(jù),說明什么?對不合理的數(shù)據(jù)作出評價。
    三、為什么心跳會加快
    1.模擬活動:心臟肌肉的力量。
    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為什么運動后心跳、呼吸會加快?
    【教師出示心臟跳動有關知識,見書P77,可以以課件形式出現(xiàn)】
    讀后提問:讀了這段話后,你知道了什么?
    你知道心跳是怎么回事?(板書:心臟在收縮和舒張)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血液循環(huán)模擬器,指名演示血液循環(huán)模擬器的收縮和舒張,并請學生模仿,體驗心臟的力量。
    2、心臟跳動是干什么?
    猜一猜心臟舒張時血液怎么流的?心臟收縮的時候血液又怎么流?
    師給各組一盆水,分組做血液循環(huán)的模擬實驗。
    【教師用課件演示心臟收縮、舒張與血液循環(huán)關系】(板書:血液在全身循環(huán))
    3.血液不停地在體內(nèi)循環(huán)有什么意義呢?
    閱讀教材資料P77,說說血液循環(huán)有什么作用。教師借助課件說明。(板書:輸送氧氣、營養(yǎng),排出廢物)
    4.指導學生根據(jù)教材提供的數(shù)據(jù)來計算平靜時和運動時肺吸收的空氣和心臟泵送到全身的血液量。
    平靜時和運動時吸進的空氣量、泵送的血液量比較姓名:班級:實驗時間:年月日1分鐘呼吸次數(shù)吸進的空氣量心跳泵送的血液量
    (毫升)(毫升)
    平靜時運動時
    增加
    注:按每次呼吸吸進500毫升空氣.每次心跳泵送70毫升血液計算。
    5.匯報、交流。
    平靜時和運動時吸進的空氣量、泵送的血液量比較1分鐘呼吸次數(shù)吸進的空氣量心跳泵送的血液量
    (毫升)(毫升)
    平靜時
    運動時
    增加
    6、討論:
    (1)運動時吸進的空氣和泵送的血液量都大大增加,現(xiàn)在你認為運動時人的呼吸和心跳為什么要加快?
    (學生回答后,出示:因為人運動時能量需求增加,那么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也需要增加,運送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血液就要加快流動
    才能滿足身體各處的需要。所以運動后人的呼吸和心跳就要加快。)
    (2)呼吸加快,心跳加劇了,血液流動快了,能量消耗大了,這對人體有什么好處?
    出示訓練有素運動員運動時吸進的空氣量、泵送的血液量
    訓練有素運動員平靜時吸進的空氣量、泵送的血液量
    1分鐘呼吸次數(shù)吸進的空氣量心跳泵送的血液量(毫升)(毫升)
    平靜時1070004036000
    得出:運動時吸進的空氣和泵送的血液量都大大增加,這能加快人體新陳代謝,加強呼吸肌和心肌的力量。(板書:運動能使新陳代謝加快,呼吸肌、心肌力量加強。)
    四、總結(jié):學了這一課后,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運動與健康
    心臟跳動
    心臟在收縮和舒張
    血液在全身循環(huán)
    輸送氧氣、營養(yǎng),排出廢物
    作用:運動能加快新陳代謝,加強呼吸肌、心肌力量。
    【課后反思】
    運動對于健康的意義,學生認識不少,如果不上這節(jié)課,他們也能說出:“可以增強體質(zhì)”“少生病”“延緩衰老”,等等。但這是他們從書本上或者別人的口中得到的,自己很少有這方面的親身體驗,或者說很少有意識地去體驗。這節(jié)課就是要學生通過一個個有結(jié)構的活動去體驗,去感受運動對心臟和其他器官的好處。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運動與健康關系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本課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的有結(jié)構的活動主要有三個:第一是通過親身的運動測算出運動1分鐘后人的呼吸和心跳比平靜時多了多少次。使學生知道自己激烈運動1分鐘后呼吸和心跳會增加很多。第二是讓學生通過心臟模擬器心跳情形感受到心臟收縮的力量;第三是通過做血液循環(huán)實驗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心臟收縮、舒張時血液流動地情況。
    由于一課時安排三個活動,且知識含量多,因此,如何在40分鐘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成為本課教學的難點。
    我試教了一個班級,結(jié)果拖課6分鐘,且是草草收場。怎么辦?根據(jù)試教情況,本著只要能達到教學目標的能精簡就精簡的原則,我對原有的教案作了五處修改:
    第一,精簡了“引入”。原來的引入是通過講述一個人把一只兔子和鴿子從小在籠子里喂養(yǎng),長大后,他把兔子和鴿子放出來,結(jié)果兔子跑不了多遠就死了,鴿子飛了幾圈后也死掉了,讓學生聽候談談自己的想法。意在引導學生得出缺乏運動就失去健康的結(jié)論??墒窃趯嶋H教學中學生想法是多方面的,這樣就要費時。為此,我改用“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讓學生談談看法,學生一般較快地說出能增強體質(zhì),延續(xù)生命等話語,教師就能順勢揭示課題,省時快捷。
    第二是將原來專項教學心臟位置的的內(nèi)容安排在測試心跳環(huán)節(jié)中,這樣教學自然又省時,不是為教心臟而教心臟,符合本課的教學目標要求。
    第三是精簡了實驗表格。按教材要求本節(jié)課學生需填寫兩份表格,一份是記錄運動前后呼吸、心跳次數(shù)的,另一份根據(jù)運動前后心跳、呼吸加快次數(shù)計算出心臟多泵送了多少血液和肺部多呼吸了多少空氣。在填寫第二份表格時學生需將第一份表格數(shù)據(jù)抄在第二份表格上再計算,費時,且易搞渾學生。因此,我在第二次教學時就直接出示第二份表格,反正第二份表格中包含了第一份表格的內(nèi)容。
    第四是原來在測試心跳和呼吸次數(shù)時是讓學生自己看著課件上的鐘表數(shù)次數(shù)的,但學生完成人次參差不齊,教師就得等,浪費了時間。第二次教學時老師喊:準備——“瞿”,結(jié)束喊:“到”,同時結(jié)束。學生起跳都在原地站立跳,也省去了學生走來走去花費的時間。
    第五是為節(jié)省學生翻書時間,我將樹上的有關知識語句直接用課件投視出來。
    第六是為節(jié)省時間,考慮本課教學以學生體驗為主特點,每個問題一般提問不超3人次。
    在精簡的同時,為能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和感受到運動能增強人體機能的教學目的,我增加了心臟跳動、血液循環(huán)、血液運送氧氣營養(yǎng)物質(zhì)到全身各處,全身各處的廢物隨血液排出體外的flash課件,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從第二節(jié)的教學過程看,在測試運動前后呼吸和心跳次數(shù)時,由于學生節(jié)外生枝,雖然測試的動作過程清楚,但講述環(huán)節(jié)還是不夠清晰。
    為節(jié)省時間,對個別學生的精彩回答教師沒有及時予以評價,一定程度上傷失了學生的積極性。
     【篇三】
    學習目標
    1.會認迪等11個生字,會寫油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積累詞句。
    3.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有多動腦、多動手、善發(fā)現(xiàn)的意識。
    A案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查閱介紹愛迪生生平事跡及其偉大發(fā)明的資料。
    2.老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3.準備生字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簡介愛迪生,導入新課
    1.出示愛迪生像,老師板書愛迪生三個字,指名認讀,說說怎樣記迪字。
    2.學生介紹課前了解的愛迪生生平及其發(fā)明。
    3.愛迪生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們想了解他小時候的故事嗎?
    4.把課題補充完整,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讀中識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帶生字的詞語和自己感興趣的詞語,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互查,糾正讀音。
    3.老師出示字卡,學生找出帶這個字的詞和句讀給大家聽。隨機進行正音練習。(要提醒學生:看清斥的聲母,看清性闌堂檢炎等字的韻母;恍然大悟的恍和晃字音相同,但意思不同,晃在明晃晃一詞中應變讀為一聲)
    4.課件出示開火車或奪紅旗游戲,分組競賽認讀詞語、生字。
    5.交流識字方法。
    演讀課文,感悟內(nèi)容
    1.小組內(nèi)推薦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內(nèi)容,讓學生聽后說說故事大意)
    2.老師范讀或播放朗讀錄音帶,讓學生初步感悟課文。(提示學生留意哪些地方讀得好,給自己留下較深的印象或使自己產(chǎn)生了某種感受,做個記號)
    3.小組合作,分角色演讀課文。(當敘述讀到某個角色的活動時,該角色扮演者要做出相應的動作、表情。老師巡視,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鼓勵學生互相提意見,出主意)
    4.選一兩個小組進行演讀比賽。臺下同學進行評議,要求說出演讀好或不好的原因。(目的是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理解文中的詞語、句子)
    重點評議:
    a.醫(yī)生──動作:環(huán)顧四周遲疑還是搖頭夸獎;表情:遲疑滿意的笑容;語言:連連說今天多虧了這個小家伙,他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在演讀中感悟醫(yī)生開始時的束手無策,以及隨后對小愛迪生想出的辦法感到滿意和夸贊。
    b.爸爸──表情:又急又氣恍然大悟;語言:什么時候了,還胡鬧!在演讀中感受爸爸的心情以及他對小愛迪生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
    c.愛迪生──動作:一溜煙似的奔出捧著;表情:委屈;語言:我沒胡鬧,我想出辦法了。不信您瞧!在演讀中感悟小愛迪生的聰明可愛。
    布置作業(yè)
    1.課外練讀課文。
    2.識記生字。
    第二課時
    品讀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欣賞、品味。
    2.出示我知道圖標,引導學生總結(jié)學習本課的收獲。(字詞、內(nèi)容、思想、學習方法等)
    (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回顧初學課文時對課題的質(zhì)疑,讓學生認識愛迪生救媽媽的聰明辦法是利用了玻璃鏡子對光線有聚集作用這一科學知識。愛迪生之所以從小就這么聰明,是因為他從小就喜歡動腦、動手,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科學知識)
    鞏固識字
    1.游戲加一加。(如:尸+出=屈火+火=炎忄+生=性)
    2.游戲?qū)诹?。(如:豎心旁,光字邊──恍字記心間。其他字處理方法相同,師生對、同桌對、男女對、小組對)
    3.小組內(nèi)比賽找本課的形聲字,看誰找得快。(如:溜、悟、晃、恍、聰、伙、油、檢)
    4.生字擴展組詞競賽。
    指導寫字
    1.出示我會寫圖標,讓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2.出示我的發(fā)現(xiàn)圖標,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油檢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團字里面的豎勾要寫在豎中線上。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責字中間一橫要寫長些)
    3.學生臨摹,老師巡視,注意糾正書寫姿勢。
    積累運用
    1.完成課后練習我會填。
    2.說說你想積累本課哪些詞語??梢允菐值模部梢允遣粠值?,寫在黑板上,然后讀一讀。
    (如:檢查、急性、一溜煙、明晃晃、斥責、委屈、亮堂、恍然大悟)
    3.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講一件發(fā)生在課堂上或家里的小事,爭取把課文中學的詞語用上幾個。
    拓展閱讀
    1.把愛迪生小時候孵小雞的故事印發(fā)給學生閱讀。
    2.搜集愛迪生的名言,抄在積累本上。
    B案
    課前準備
    1.愛迪生救媽媽彩色掛圖。
    2.生字、生詞卡片。
    3.小黑板。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發(fā)生在愛迪生小時候的一件事。板書:愛迪生救媽媽。
    初讀課文
    1.老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2.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確,讀通順。
    3.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讀后自由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指名回答。
    4.結(jié)合學生回答,老師簡要介紹愛迪生。
    學習生字
    1.小黑板出示帶生字的詞語:
    愛迪(dí)生檢(jiǎn)查急性(xìnɡ)闌(lán)尾炎(yán)一溜(liù)煙
    斥(chì)委屈(qū)亮堂(tánɡ)恍(huǎnɡ)然大悟(wù)
    學生自由讀,不會的同桌合作。提示堂在亮堂一詞中讀輕聲。
    2.指名讀,注意正音。
    3.開火車練讀,齊讀。
    4.脫離詞語和拼音讀生字。
    5.游戲:摘蘋果。(師把生字做成蘋果卡片,學生進行摘蘋果游戲,讀對的把蘋果送給他)
    6.小組為單位認讀生字,商量記字方法。
    7.全班交流識字方法。(如用口訣、順口溜等記憶生字)
    8.同桌合作:做找字游戲。
    朗讀感悟
    1.自選喜歡的段落朗讀。
    2.匯報交流朗讀情況。
    a.指名讀,注意正音。重點段落老師示范。
    b.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結(jié)合課文說一說,愛迪生想出了什么辦法救媽媽。(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并指名到前面表演,體會用鏡子能聚光的原理)隨機理解斥責、一溜煙、恍然大悟的意思。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練習讀課文。
    4.集體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復習
    1.指名或分小組分段讀課文。
    2.復習生字、新詞。
    a.開火車讀字、組詞,并選擇詞語練習說話。
    b.以小組為單位鞏固識字。
    寫字指導
    1.分析字形與范寫。
    油:是熟字加上一個偏旁組成的。
    檢:注意和撿字區(qū)別。
    團:注意先里邊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
    炎:注意兩個火的區(qū)別。
    斥:注意和斤字區(qū)別。
    2.學生書寫、臨摹。
    3.組詞練習,看誰組得又多又正確。
    完成課后練習
    1.獨立完成課后練習我會填。
    2.指名說答案,訂正。
    3.用及急做作組詞。
    讀讀,想想,議議
    1.默讀課文,想一想:愛迪生之所以能夠想出辦法救媽媽,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2.四人小組交流想法。
    拓展活動
    課外收集有關愛迪生的故事讀一讀,講給同學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