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各位考生系統(tǒng)的復(fù)習(xí)司法考試,全面的了解司法考試的相關(guān)重點,整理了2018年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法制史》模擬試題(2),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1.奴隸社會的五刑包括()。
A.墨、劓B.大辟
C.孥戳D.宮、刖
2.下面關(guān)于禮與刑關(guān)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凡是禮所允許的,也就是刑所不禁的
B.凡是禮所不許的,也就是刑所嚴禁的
C.禮的作用是"禁惡于未萌"
D.刑的作用是"懲惡于已然"
3.下列關(guān)于"三國三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三國三典"是西周初年:提出的治國理論
B."三國三典"是指三種類型的國家,適用三種類型的法
C."三國三典"的內(nèi)容是·刑新國用輕典、刑嚴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
D."三國三典"最早載于《尚書》
4.西周根據(jù)時世的變化而因地制宜的刑法政策大致可分為三類,其中有()。
A.刑新國用輕典B.刑平國用中典
c.刑小國用微典D.刑亂國用重典
5.秦朝的徒刑沒有下列中的哪幾項()。
A.司寇B.鬼薪
C.顧山D.枷號
6.下列罪名中,不屬于秦朝官吏瀆職方面的罪名是()。
A.不道罪B.以古非令罪
C.廢令罪D.不直罪
7.下列屬于"八議"的內(nèi)容有()。
A."議親"B."議賢"
C."議功"D."議勤"
8.商鞅制定的"連坐法",主要包括()。
A.親屬連坐B.領(lǐng)伍連坐
C.軍伍連坐D.職務(wù)連坐
9.魏、亞南北朝時期的法律制度較秦漢時期有了較大發(fā)展,其中確立于這一時期并對后世影響較大的制度,投有()項。
A.春秋決獄B.準五服以制罪
C.八議D.秋冬行刑
10.以下不屬于《北齊律》篇目的是()。
A.《禁衛(wèi)律》B.《刑名律》
c.《法例律》D.《斗訟律》
11."義絕"是唐律規(guī)定的強制離婚,下列屬于義絕事由的是()。
A.妻殺夫之父母
B.夫毆妻之祖父母
c.妻罵夫之祖父母
D.夫、妻的兄弟之間互相殘殺
12.秦朝民間相告分為()。
A.自訴B.公室告
c.官告D.非公室告
13.唐代對()官營專賣管制被稱為"禁榷"。
A.鹽B.糧
C.茶D.酒
14.唐朝的"借"指使用借貸,"借"的標的物主要有()。
A.衣服B.銀
C.糧D.器玩
15.唐代的"六贓罪"僅限于身份犯的有()。
A.坐贓罪B.受所監(jiān)臨贓
巳不枉法贓D.枉法贓,
16.為《晉律》作注的是()。
A.張斐B.陳群
c.賈充D.杜預(yù)
17.宋代刑制增加的有()。
A.凌遲8.折杖刑
C.管置D.刺配
18.明朝九卿會審的九卿有()。
A.三法司B.各部尚書
c.審刑院D.六科給事中
19.北洋政府統(tǒng)治時期制定的憲法有()。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天壇憲章》
c.《中華民國憲法》
D.《五五憲草》
20.在"官方"方面,唐律對犯公罪者與私罪者的處理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
A.公罪的處罰輕于私罪
D.犯公罪者,五晶以上,一官當徒三年
C.犯公罪者,九晶以上,一官當徒二年
D.犯私罪,則各減一年。
21.清朝編撰的會典有()。
A.《康熙會典》B.《乾隆會典》
c.《雍正會典》D.《道興會典》
22.清末修律中,正式公布的法律有()。
A.《刑事民事訴訟法》
B.《大清新刑律》
c.《法院編制法》
D.《公司律》
23.清末正式公布的商事法律主要有()。
A.《公司律》B.《海船律》
C.《破產(chǎn)律》D.《商律》
24.隨著宋代中央****主義集權(quán)體制不斷加強,其刑罰制度也發(fā)生丁重大變化,這就是刑罰日趨加重,尤其是對那些嚴重危害封建統(tǒng)治的犯罪行為。這些刑罰制度和刑罰罪名主要有()。
A.折杖法B.刺配法
C,重法地法D.凌遲法
25.******政府公布施行的憲法文件有()。
A.《訓(xùn)政綱領(lǐng)》B.《訓(xùn)政時期約法》
C.《五五憲草》D.《中華民國憲法》
26.《大清新刑律》中規(guī)定的刑罰有()。
A.流刑B.有期徒刑
C.無期徒刑D.罰金刑
27.明律與前代比較對于()等罪的處罰,確實大為加重。
A.謀反B.*非
C.殺 人D.劫掠
28.明代廠衛(wèi)特務(wù)組織是明朝的一大弊政。廠衛(wèi)組織參與司法是明代強化皇帝對國家司法權(quán)控制的一個主要措施,這些組織包括()。
A.東廠B.西廠
C.內(nèi)行廠D.錦衣衛(wèi)
29.宋代契約的種類有()。
A,買賣契約B.加工契約
c.租賃契約D.借貸契約
30.明朝的三法司是指()。
A.刑部B.大理院
c.都察院D.御史臺
31.清末中國司法權(quán)受踐踏的表現(xiàn)是()。
A.觀審B.會審
C.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D.會審公廨
32.清代的秋審是一種每年舉行一次的會審大典,主要審理各省上報的死刑案件,審理的結(jié)果有四種,主要有()。
A.情實B.緩決
C.可矜D.留養(yǎng)承祀
33.《臨時約法》的內(nèi)容有()。
A.確立資產(chǎn)階級的共和政體
D.規(guī)定國民在國家中的地位
C.規(guī)定國家的土地政策
D.規(guī)定中華民國的疆域范圍
34.清朝法律制定的民族特色表現(xiàn)在()。
A.清韌的立法指導(dǎo)思想是"詳擇明律,參與國制"
B,頒布一些民簇居住區(qū)的單行法規(guī)
C.給滿人以特權(quán)
D.成立理藩院
35.《大清新刑律》的特點有()。
A.是一部諸法合體的法典
B.采用西方刑法典的結(jié)構(gòu)
c.確立新的刑法制度及西方刑法原則
D.拋棄了以往的傳統(tǒng)舊律
36.南京臨時政府的司法原則有()。
A.司法獨立原則B.公開審判原則
C.辯論原則D.辯護原則
【參考答案】
1.答囊:ABD
解析:奴隸制五刑最早源于與夏朝同時期的部落"有苗氏"。夏朝在"五虐之刑"的基礎(chǔ)上加以拐益修改,形成了墨、劓、刖、宮、大辟等五種刑,井使之成為常用的主要的刑罰體系。
2.答囊:ABCD
解析:禮與刑是西用法律的兩種基本形式,二者相輔相成,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構(gòu)成西用法律的兩大支柱。
3.答囊:AC
解析:"三國三典"是西周初半挽治者總結(jié)了以住的統(tǒng)治經(jīng)驗,提出的治國理論,故A正確。最早載于(周禮),古D不正確。"三國三典"要求執(zhí)政者根據(jù)邦國統(tǒng)治的具體,情況,決定刑罰使用的"世輕世重",即"刑靳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共,刑亂回用重典",故C正確,B不正確。
4.答案:ABD
解析:西周統(tǒng)治者在總蛄首代用刑經(jīng)驗基礎(chǔ)上,提出了的"刑罰世輕世重"的理論,作為刑事政策來指導(dǎo)法律實戰(zhàn)。
5.答案:CD
解析:徒刑是一種限制犯人人身自由,強制勞役的徒刑制度,秦代的徒刑:①城旦舂②鬼薪白粲③隸臣妾④司寇,作如司寇。
6.答案:AB
解析:秦朝官吏瀆職方面的罪名有:①"犯令"罪;②"廢令"罪;③"不直罪",即"罪當重而端輕之,當輕而端重之";④"縱囚"罪;
⑤"失刑"罪。
7.答囊:ABCD
解析:曹魏時期·八議"正式入律,形成了"八議"之制。即"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忠"、"議勤"、"議賓"。
8.答案:ABCD
解析:商鞅在泰國變法,為了推行其嚴刑峻法政策,制定了"連坐法",包括:親屬連坐、上下級之間的職務(wù)連坐、軍隊內(nèi)部的軍伍連坐和鄰居之間的鄰伍連坐四種。
9.答案:AD
解析:"八議"、"準五服以制罪"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法律制度中的集中表現(xiàn),《魏斯律》首立"議議"制度,《哥制》首立"準五服以制罪"制度,故莊選AD。
10.答案:BC
解析:《北齊律》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立法成就、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法典,《北齊律》把《刑名律》和《法例律》合為一篇《名例律》。
11.答案:ABCD
解析:"義絕"、"七出"、"三不去"都是唐朝沿襲前朝的婚姻解除制度,與"七出"不同的是,"義絕"是有又絕事由時由官府強制離婚,否則,夫 妻雙方要承擔相應(yīng)的法律責(zé)任。
12.答案:BD
解析:秦代根據(jù)案件性質(zhì),將案件分為兩類:一奧是"公室告",即控告非家庭成員間的盜竊、殺 人、傷害等行為的案件。對一類系"非公室告",指控告本家庭內(nèi)部成員間某些行為的囊件。
13.答囊:ACD
解析:唐代"禁摧"制度。"安史之亂"后,唐朝一改傳統(tǒng)做法,開始對鹽、茶葉、酒實行官營專賣,以擴大稅收來源。
14.答案:AD
解析:《唐律疏議》把"借"視為非代替物的使用,"非代替物"相當于當今民法上的"特定物"。主要指衣服、帷帳、器玩、車船等。
15.答案:BCD
解析:唐朝把侵奪官、私財物的行為歸為六類,定名為"六贓罪"。即枉法贓、不枉法贓、受所監(jiān)臨贓,此三者皆職務(wù)犯罪,必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構(gòu)成此類犯罪,故稱身份犯。
16.答案:AD
解析:《晉律》于晉武帝秦始四年(公元268年)正式顧行天下,史稱"秦始律"。晉律完成后,律學(xué)家張斐、杜預(yù)為主作注,經(jīng)晉武帝批準一井頒行,注蚌與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7.答案:DC
解析:B項折杖刑頒行于建隆四年,意在蓖絡(luò)人心,規(guī)定:除死刑外,其他笞、仗、徒、流四刑均折換成臀刑和脊刑。C項管置是將犯人安置在一定地區(qū)進行改造的刑罰方法,創(chuàng)于北宋中期。
18.答案:AB
解析:明朝九卿全審是由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和六部尚書會審皇帝交付的案件及已判決但囚犯翻供不認的案件。
19.答案:BC
解析:《天壇憲蘋》是北洋政府時的第一郝憲法草案。由于起草主要在北京天壇祈年殿進行,故稱"天壇先草"。1923年10月1日北洋政府公布了《中華民國憲法》。
20.答案:ABCD
解析:唐律對犯公罩者與私罪者總的處理原則是:公罪的處罰輕于私罪。在"官當"方面,犯公罪者,五品以上,一官當徒三年;九品以上,一官當徒二年。而犯私罪,則各淺一半。
21.答案:ABC
解析:清代也仿效明朝的作用,進行會典的編纂和修訂工作,制定清會典,包括《康熙會典》、《雍正會典》、《乾隆會典》、《嘉慶會典》和《光緒回典》,統(tǒng)稱為大清會典。
22.答案:BCD
解析:《大清新刑律》是清政府于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一部專門刑法典。
23.答案:AB
解析:清政府組織起草《大清商律草案〈志田案〉》共分五蝙:總則、商行為、公司律、票據(jù)法、海船律、全書共]008條。體例嚴謹,內(nèi)容用詳。但多有脫離當時中國衫際之處。因辛女革命,均表及頒行。
24.答案:BCD
解析:折杖法是減輕刑罰的體現(xiàn),而隸代加重刑罰處罰的法律更多.主要有刺配法、重法地法、凌遲法、賊盜重法等。因此,本題的正確選擇是B、C、D。
25.答案:ABCD
解析:《訓(xùn)政綱領(lǐng)》是1928年10月由******中央常委會議通過,是******政權(quán)進入"訓(xùn)政"時期以后的綱領(lǐng)性文件。《訓(xùn)政時期約法》是1931年5月5日由蔣介石集團包辦的"國民會議"通過。1936年5月由政府公布《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即"五五憲章",1946午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
26.答案:BCD
解析:《大清新刑律》確立了新的刑罰制度,規(guī)定刑罰分為主刑和從刑兩種。主刑包括:死刑、無期、有期、拘留、罰金。
27.答案:ACD
解析:明朝在"重典治國"的原刪指導(dǎo)下,對"事關(guān)典禮及風(fēng)俗教化"的之類非直接侵粑君主政權(quán)的犯罪,明律量刑輕于唐律。
28.答案:ABCD
解析:明代廠衛(wèi)組織設(shè)立的先后順序是洪武朝設(shè)立錦衣衛(wèi).然后是東廠、西廠,最后是監(jiān)督東廠和西廠的內(nèi)行廠。
29.答案:ACD
解析:兩宋時期,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民化。宋代流行的契約主要買賣契約、租賃契約、借貸契約等。
30.答案:ABC
解析:為加強對民眾的司鎮(zhèn) 壓,明中央成立三大司法機構(gòu),刑郝、大理寺、都察院。
31.答案:ACD
解析:所謂"外國在華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乃是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在強 迫中國與之訂立·的不平等條約中規(guī)定的一種司法特權(quán)。****公廨又稱****公堂。
32.答案:ABCD
解析:本題主要測試清代會審制度中最為重要的秋審制度。
33.答案:ABD
解析:《臨時約法》是南京臨時政府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是近代中國憲政真正有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zhì)的法律文獻。主要內(nèi)容為ABD。
34.答案:ABCD
解析:滿族入關(guān)后,面對尖銳的民 族矛 盾,階級矛盾,原有的墑單舊律已不能適應(yīng)清朝統(tǒng)治全國的斷形勢,因而很快開始了法律的創(chuàng)制工作。b1布了一些民族居住區(qū)的單行法規(guī)。
35.答案:BC
解析:《大清新刑律》在體例上拋棄了以往舊律的結(jié)構(gòu)形式,采用近代西方刑罰典的體例。將整鄙法典分為總則和分則兩部分。確立了新的刑罰制度。
36.答案:ABD
解析:南京Jp時政府存在時間短,訴****判體例雖未健全,但其基本原則巳確立。主要有:司法獨立原則、公開審判原則、辯護原則。
1.奴隸社會的五刑包括()。
A.墨、劓B.大辟
C.孥戳D.宮、刖
2.下面關(guān)于禮與刑關(guān)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凡是禮所允許的,也就是刑所不禁的
B.凡是禮所不許的,也就是刑所嚴禁的
C.禮的作用是"禁惡于未萌"
D.刑的作用是"懲惡于已然"
3.下列關(guān)于"三國三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三國三典"是西周初年:提出的治國理論
B."三國三典"是指三種類型的國家,適用三種類型的法
C."三國三典"的內(nèi)容是·刑新國用輕典、刑嚴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
D."三國三典"最早載于《尚書》
4.西周根據(jù)時世的變化而因地制宜的刑法政策大致可分為三類,其中有()。
A.刑新國用輕典B.刑平國用中典
c.刑小國用微典D.刑亂國用重典
5.秦朝的徒刑沒有下列中的哪幾項()。
A.司寇B.鬼薪
C.顧山D.枷號
6.下列罪名中,不屬于秦朝官吏瀆職方面的罪名是()。
A.不道罪B.以古非令罪
C.廢令罪D.不直罪
7.下列屬于"八議"的內(nèi)容有()。
A."議親"B."議賢"
C."議功"D."議勤"
8.商鞅制定的"連坐法",主要包括()。
A.親屬連坐B.領(lǐng)伍連坐
C.軍伍連坐D.職務(wù)連坐
9.魏、亞南北朝時期的法律制度較秦漢時期有了較大發(fā)展,其中確立于這一時期并對后世影響較大的制度,投有()項。
A.春秋決獄B.準五服以制罪
C.八議D.秋冬行刑
10.以下不屬于《北齊律》篇目的是()。
A.《禁衛(wèi)律》B.《刑名律》
c.《法例律》D.《斗訟律》
11."義絕"是唐律規(guī)定的強制離婚,下列屬于義絕事由的是()。
A.妻殺夫之父母
B.夫毆妻之祖父母
c.妻罵夫之祖父母
D.夫、妻的兄弟之間互相殘殺
12.秦朝民間相告分為()。
A.自訴B.公室告
c.官告D.非公室告
13.唐代對()官營專賣管制被稱為"禁榷"。
A.鹽B.糧
C.茶D.酒
14.唐朝的"借"指使用借貸,"借"的標的物主要有()。
A.衣服B.銀
C.糧D.器玩
15.唐代的"六贓罪"僅限于身份犯的有()。
A.坐贓罪B.受所監(jiān)臨贓
巳不枉法贓D.枉法贓,
16.為《晉律》作注的是()。
A.張斐B.陳群
c.賈充D.杜預(yù)
17.宋代刑制增加的有()。
A.凌遲8.折杖刑
C.管置D.刺配
18.明朝九卿會審的九卿有()。
A.三法司B.各部尚書
c.審刑院D.六科給事中
19.北洋政府統(tǒng)治時期制定的憲法有()。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天壇憲章》
c.《中華民國憲法》
D.《五五憲草》
20.在"官方"方面,唐律對犯公罪者與私罪者的處理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
A.公罪的處罰輕于私罪
D.犯公罪者,五晶以上,一官當徒三年
C.犯公罪者,九晶以上,一官當徒二年
D.犯私罪,則各減一年。
21.清朝編撰的會典有()。
A.《康熙會典》B.《乾隆會典》
c.《雍正會典》D.《道興會典》
22.清末修律中,正式公布的法律有()。
A.《刑事民事訴訟法》
B.《大清新刑律》
c.《法院編制法》
D.《公司律》
23.清末正式公布的商事法律主要有()。
A.《公司律》B.《海船律》
C.《破產(chǎn)律》D.《商律》
24.隨著宋代中央****主義集權(quán)體制不斷加強,其刑罰制度也發(fā)生丁重大變化,這就是刑罰日趨加重,尤其是對那些嚴重危害封建統(tǒng)治的犯罪行為。這些刑罰制度和刑罰罪名主要有()。
A.折杖法B.刺配法
C,重法地法D.凌遲法
25.******政府公布施行的憲法文件有()。
A.《訓(xùn)政綱領(lǐng)》B.《訓(xùn)政時期約法》
C.《五五憲草》D.《中華民國憲法》
26.《大清新刑律》中規(guī)定的刑罰有()。
A.流刑B.有期徒刑
C.無期徒刑D.罰金刑
27.明律與前代比較對于()等罪的處罰,確實大為加重。
A.謀反B.*非
C.殺 人D.劫掠
28.明代廠衛(wèi)特務(wù)組織是明朝的一大弊政。廠衛(wèi)組織參與司法是明代強化皇帝對國家司法權(quán)控制的一個主要措施,這些組織包括()。
A.東廠B.西廠
C.內(nèi)行廠D.錦衣衛(wèi)
29.宋代契約的種類有()。
A,買賣契約B.加工契約
c.租賃契約D.借貸契約
30.明朝的三法司是指()。
A.刑部B.大理院
c.都察院D.御史臺
31.清末中國司法權(quán)受踐踏的表現(xiàn)是()。
A.觀審B.會審
C.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D.會審公廨
32.清代的秋審是一種每年舉行一次的會審大典,主要審理各省上報的死刑案件,審理的結(jié)果有四種,主要有()。
A.情實B.緩決
C.可矜D.留養(yǎng)承祀
33.《臨時約法》的內(nèi)容有()。
A.確立資產(chǎn)階級的共和政體
D.規(guī)定國民在國家中的地位
C.規(guī)定國家的土地政策
D.規(guī)定中華民國的疆域范圍
34.清朝法律制定的民族特色表現(xiàn)在()。
A.清韌的立法指導(dǎo)思想是"詳擇明律,參與國制"
B,頒布一些民簇居住區(qū)的單行法規(guī)
C.給滿人以特權(quán)
D.成立理藩院
35.《大清新刑律》的特點有()。
A.是一部諸法合體的法典
B.采用西方刑法典的結(jié)構(gòu)
c.確立新的刑法制度及西方刑法原則
D.拋棄了以往的傳統(tǒng)舊律
36.南京臨時政府的司法原則有()。
A.司法獨立原則B.公開審判原則
C.辯論原則D.辯護原則
【參考答案】
1.答囊:ABD
解析:奴隸制五刑最早源于與夏朝同時期的部落"有苗氏"。夏朝在"五虐之刑"的基礎(chǔ)上加以拐益修改,形成了墨、劓、刖、宮、大辟等五種刑,井使之成為常用的主要的刑罰體系。
2.答囊:ABCD
解析:禮與刑是西用法律的兩種基本形式,二者相輔相成,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構(gòu)成西用法律的兩大支柱。
3.答囊:AC
解析:"三國三典"是西周初半挽治者總結(jié)了以住的統(tǒng)治經(jīng)驗,提出的治國理論,故A正確。最早載于(周禮),古D不正確。"三國三典"要求執(zhí)政者根據(jù)邦國統(tǒng)治的具體,情況,決定刑罰使用的"世輕世重",即"刑靳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共,刑亂回用重典",故C正確,B不正確。
4.答案:ABD
解析:西周統(tǒng)治者在總蛄首代用刑經(jīng)驗基礎(chǔ)上,提出了的"刑罰世輕世重"的理論,作為刑事政策來指導(dǎo)法律實戰(zhàn)。
5.答案:CD
解析:徒刑是一種限制犯人人身自由,強制勞役的徒刑制度,秦代的徒刑:①城旦舂②鬼薪白粲③隸臣妾④司寇,作如司寇。
6.答案:AB
解析:秦朝官吏瀆職方面的罪名有:①"犯令"罪;②"廢令"罪;③"不直罪",即"罪當重而端輕之,當輕而端重之";④"縱囚"罪;
⑤"失刑"罪。
7.答囊:ABCD
解析:曹魏時期·八議"正式入律,形成了"八議"之制。即"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忠"、"議勤"、"議賓"。
8.答案:ABCD
解析:商鞅在泰國變法,為了推行其嚴刑峻法政策,制定了"連坐法",包括:親屬連坐、上下級之間的職務(wù)連坐、軍隊內(nèi)部的軍伍連坐和鄰居之間的鄰伍連坐四種。
9.答案:AD
解析:"八議"、"準五服以制罪"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法律制度中的集中表現(xiàn),《魏斯律》首立"議議"制度,《哥制》首立"準五服以制罪"制度,故莊選AD。
10.答案:BC
解析:《北齊律》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立法成就、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法典,《北齊律》把《刑名律》和《法例律》合為一篇《名例律》。
11.答案:ABCD
解析:"義絕"、"七出"、"三不去"都是唐朝沿襲前朝的婚姻解除制度,與"七出"不同的是,"義絕"是有又絕事由時由官府強制離婚,否則,夫 妻雙方要承擔相應(yīng)的法律責(zé)任。
12.答案:BD
解析:秦代根據(jù)案件性質(zhì),將案件分為兩類:一奧是"公室告",即控告非家庭成員間的盜竊、殺 人、傷害等行為的案件。對一類系"非公室告",指控告本家庭內(nèi)部成員間某些行為的囊件。
13.答囊:ACD
解析:唐代"禁摧"制度。"安史之亂"后,唐朝一改傳統(tǒng)做法,開始對鹽、茶葉、酒實行官營專賣,以擴大稅收來源。
14.答案:AD
解析:《唐律疏議》把"借"視為非代替物的使用,"非代替物"相當于當今民法上的"特定物"。主要指衣服、帷帳、器玩、車船等。
15.答案:BCD
解析:唐朝把侵奪官、私財物的行為歸為六類,定名為"六贓罪"。即枉法贓、不枉法贓、受所監(jiān)臨贓,此三者皆職務(wù)犯罪,必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構(gòu)成此類犯罪,故稱身份犯。
16.答案:AD
解析:《晉律》于晉武帝秦始四年(公元268年)正式顧行天下,史稱"秦始律"。晉律完成后,律學(xué)家張斐、杜預(yù)為主作注,經(jīng)晉武帝批準一井頒行,注蚌與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7.答案:DC
解析:B項折杖刑頒行于建隆四年,意在蓖絡(luò)人心,規(guī)定:除死刑外,其他笞、仗、徒、流四刑均折換成臀刑和脊刑。C項管置是將犯人安置在一定地區(qū)進行改造的刑罰方法,創(chuàng)于北宋中期。
18.答案:AB
解析:明朝九卿全審是由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和六部尚書會審皇帝交付的案件及已判決但囚犯翻供不認的案件。
19.答案:BC
解析:《天壇憲蘋》是北洋政府時的第一郝憲法草案。由于起草主要在北京天壇祈年殿進行,故稱"天壇先草"。1923年10月1日北洋政府公布了《中華民國憲法》。
20.答案:ABCD
解析:唐律對犯公罩者與私罪者總的處理原則是:公罪的處罰輕于私罪。在"官當"方面,犯公罪者,五品以上,一官當徒三年;九品以上,一官當徒二年。而犯私罪,則各淺一半。
21.答案:ABC
解析:清代也仿效明朝的作用,進行會典的編纂和修訂工作,制定清會典,包括《康熙會典》、《雍正會典》、《乾隆會典》、《嘉慶會典》和《光緒回典》,統(tǒng)稱為大清會典。
22.答案:BCD
解析:《大清新刑律》是清政府于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一部專門刑法典。
23.答案:AB
解析:清政府組織起草《大清商律草案〈志田案〉》共分五蝙:總則、商行為、公司律、票據(jù)法、海船律、全書共]008條。體例嚴謹,內(nèi)容用詳。但多有脫離當時中國衫際之處。因辛女革命,均表及頒行。
24.答案:BCD
解析:折杖法是減輕刑罰的體現(xiàn),而隸代加重刑罰處罰的法律更多.主要有刺配法、重法地法、凌遲法、賊盜重法等。因此,本題的正確選擇是B、C、D。
25.答案:ABCD
解析:《訓(xùn)政綱領(lǐng)》是1928年10月由******中央常委會議通過,是******政權(quán)進入"訓(xùn)政"時期以后的綱領(lǐng)性文件。《訓(xùn)政時期約法》是1931年5月5日由蔣介石集團包辦的"國民會議"通過。1936年5月由政府公布《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即"五五憲章",1946午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
26.答案:BCD
解析:《大清新刑律》確立了新的刑罰制度,規(guī)定刑罰分為主刑和從刑兩種。主刑包括:死刑、無期、有期、拘留、罰金。
27.答案:ACD
解析:明朝在"重典治國"的原刪指導(dǎo)下,對"事關(guān)典禮及風(fēng)俗教化"的之類非直接侵粑君主政權(quán)的犯罪,明律量刑輕于唐律。
28.答案:ABCD
解析:明代廠衛(wèi)組織設(shè)立的先后順序是洪武朝設(shè)立錦衣衛(wèi).然后是東廠、西廠,最后是監(jiān)督東廠和西廠的內(nèi)行廠。
29.答案:ACD
解析:兩宋時期,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民化。宋代流行的契約主要買賣契約、租賃契約、借貸契約等。
30.答案:ABC
解析:為加強對民眾的司鎮(zhèn) 壓,明中央成立三大司法機構(gòu),刑郝、大理寺、都察院。
31.答案:ACD
解析:所謂"外國在華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乃是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在強 迫中國與之訂立·的不平等條約中規(guī)定的一種司法特權(quán)。****公廨又稱****公堂。
32.答案:ABCD
解析:本題主要測試清代會審制度中最為重要的秋審制度。
33.答案:ABD
解析:《臨時約法》是南京臨時政府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是近代中國憲政真正有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zhì)的法律文獻。主要內(nèi)容為ABD。
34.答案:ABCD
解析:滿族入關(guān)后,面對尖銳的民 族矛 盾,階級矛盾,原有的墑單舊律已不能適應(yīng)清朝統(tǒng)治全國的斷形勢,因而很快開始了法律的創(chuàng)制工作。b1布了一些民族居住區(qū)的單行法規(guī)。
35.答案:BC
解析:《大清新刑律》在體例上拋棄了以往舊律的結(jié)構(gòu)形式,采用近代西方刑罰典的體例。將整鄙法典分為總則和分則兩部分。確立了新的刑罰制度。
36.答案:ABD
解析:南京Jp時政府存在時間短,訴****判體例雖未健全,但其基本原則巳確立。主要有:司法獨立原則、公開審判原則、辯護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