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家公務(wù)員行測模擬題:常考題匯編(7.27)

字號: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是用來測試應(yīng)試者與擬任職位相關(guān)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是考查應(yīng)試者從事公務(wù)員工作所必須具備的一般潛能的一種職業(yè)能力測試。行政能力測試是國家公務(wù)員考試公共筆試的一門,也是其中難度較大的一項。為您精心整理了2019年國家公務(wù)員行測模擬題:常考題匯編(7.27)
    第一部分常識判斷
    1.古代“子時”指的是()。
    A.晚上9點一晚上11點
    B.晚上10點一晚上12點
    C.晚上11點一凌晨1點
    D.晚上12點一凌晨2點
    第二部分言語理解與語句表達
    2.將下列句子組成語義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
    ①一棵喬木或一棵灌木的枯死,往往就是這種草藤圍剿的惡果
    ②它對其他植物先攀附,后寄生,繼之以絞殺,具有勢利小人的全套手段
    ③幸好它終不成大器,否則它完全可能猛撲過來,把行人當做大號的肥美獵物
    ④陽轉(zhuǎn)藤是最缺德的了
    ⑤它的葉子略近薯葉,看似忠厚,這就是它的虛偽
    ⑥它放出的游走長藤是一條條不動聲色的青色飛蛇,對遼闊田野充滿著統(tǒng)治稱霸的勃勃野心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①②⑤③⑥
    C.④⑤②①③⑥
    D.①④⑤⑥③②
    第三部分數(shù)*算
    3.“春城”象棋邀請賽的六名選手舉行雙循環(huán)賽,最后各人的獲勝的次數(shù)都不相同。那么比賽最多有多少場平局?()
    A.0場
    B.1場
    C.9場
    D.15場
    第四部分定義判斷
    4.應(yīng)激性是指生物對外界刺激所發(fā)生的反應(yīng),是生物趨利避害的一種措施,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以下屬于應(yīng)激性反應(yīng)的是()。
    A.鞭炮點燃后發(fā)生爆炸
    B.湖水中扔入石頭泛起波瀾
    C.手碰到燃燒的蠟燭馬上縮回
    D.鐵釘放置在潮濕環(huán)境中生銹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天干地支”是古代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用的二十二個漢字,其中“天干”十個,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個,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古代用地支來計算每日的時間,子時是指晚上11時至凌晨1時,丑時是指凌晨1時至3時,寅時是指凌晨3時至5時,依此類推,一天共分為十二個時辰。
    2.答案:A
    【解析】:首先觀察選項,選項中作為首句的有兩個句子:第④句和第①句。經(jīng)比較,第①句作為首句的話,“這種”指代不明,顯然不合適,故排除D項。比較A、B、C三項,可以先判斷第③、⑥句的位置,第⑥句是說陽轉(zhuǎn)藤對田野充滿野心,第③句是轉(zhuǎn)折句,說它不成大器,否則會把人當成獵物,故應(yīng)排在第⑥句后面,所以排除B、C兩項。本題選A。
    3.答案:D
    【解析】:6名參賽者的眾循環(huán)賽有(場)比賽,而獲勝的場次各不相同,為了使平局盡可能多,則獲勝的場次應(yīng)該盡可能的少,假設(shè)獲勝韻場次數(shù)分別為0,1,2,3,4,5,可知平局場次最多為30—15=15(場)。
    4.答案:C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guān)鍵詞,定義中強調(diào)“生物”、“外界刺激”、“趨利避害”等。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A、B、D均沒有涉及到生物,也不會“趨利避害”,因此均不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