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通過學文,要讓學生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結果的這一道理。文章淺顯易懂,學生通過讀書就能自己明白這一道理。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松鼠找花生》教案、說課稿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松鼠找花生》教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指名讀課題。
2.提問:讀了課題,小朋友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范讀課文
三.自讀課文
1.學生輕聲自由讀。
2.再讀課文,難讀的句子多讀句子。
四.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師生正音。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導看圖。(出示圖一)
這是什么地方?樹林長著什么?圖上畫了誰?它在干什么?花生長得怎么樣呢?
2.指名讀第一段。
(1)相機出示生字詞:旁邊綠油油葉子
(2)指名拼讀。
3.理解詞句。
(1)“綠油油“是什么意思?除了說“綠油油的葉子”,還可以說“綠油油的什么”?
(2)。練習用“綠油油”說話。
(3)這些花生不光長著“綠油油的葉子”,還開著什么樣的小花?
(4)理解“黃燦燦),結合圖畫。
4.指導朗讀。讀出小松鼠高興的語氣。
六.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旁油葉
七.作業(yè)
1.寫字。
2.填上合適的詞。
()的樹林()的花生
()的葉子()在小花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卡片。
2.填空:
樹林()種了許多花生,()的葉子,()的小花,真()。
二.學習第二段
1.過渡:小松鼠看著,看著,竟然不知道這就是花生哩!
2.指名讀,說說是誰告訴小松鼠這是花生的。
3.出示卡片:蚯蚓。指名讀,齊讀。
4.指導朗讀。
小松鼠的話應用什么語氣讀?
蚯蚓的話應用什么語氣讀?
分角色朗讀課文。
5.聽了蚯蚓的話,小松鼠很高興。它為什么高興?
6.指名讀小松鼠想的句子。
7.出示生字:等。(正音)
指名讀,齊讀。
8.師述:冬天到了,雪花漫天飛舞。小松鼠穿著漂亮的棉衣,躲到家里吃花生果,多舒服呀!小松鼠的這個愿望能實現(xiàn)么?
三.學習第三段
1.輕聲自由讀,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2.討論:
(1)小松鼠是怎樣找花生的?(指名讀第一句)
(2)從“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可以看出什么?
(3)小松鼠有沒有找到花生果呢?
3.指導朗讀。(自由練讀、齊讀)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
2.理解“自言自語”。
3.出示:奇怪,花生果被誰摘走了呢?
(1)指名讀準生字的音。
(2)指名讀句子。
4.小松鼠為什么要感到奇怪?它懷疑什么?
5.指導朗讀。
五.學習第五段
1.指導看圖二。
小松鼠為什么找不到花生?花生究竟到哪兒去了呢?
2.自由讀,說說這一段寫什么?
(1)蚯蚓是怎么知道花生果在泥土里的?
(2)花生是怎么結果的?
3.指導朗讀蚯蚓的話。
六.總結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討論。
小松鼠為什么找不到花生果?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3.總結。
七.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編故事。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卡片。
2.用“等”、“被”口頭擴詞。
3.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
1.指導背誦第一段。
(1)自由讀,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2)想想每句話寫了什么?
(3)邊看圖邊練習背誦。
指名背,齊背。
2.指導背誦第二段。
(1)請兩個學生分角色表演。
(2)同桌練習背誦。
3.用練背第一段的方法練習背第三段。
4.用練習背誦第二段的方法練習背第四、五段。
5.練習分角色背誦全文。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等吃每怪被誰
四.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寫字。
3.寫出下面字的偏旁。
油()葉()等()被()
2.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松鼠找花生》說課稿
一、說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學童話,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
課文采用科學言語的形式,寓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活潑淺顯,符合兒童特點。
教學目標是:
1、學生能認識12個生字,并能理解和運用“格外”、“自言自語”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產(chǎn)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認識要求認的字,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花生結果的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能夠對觀察事物產(chǎn)生興趣,學會觀察事物。
二、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一年級小同學比較活潑,富于想象力的心理特點,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我擬定了以下教學法:一是在活動與生活中創(chuàng)設情景,情趣教學
教學中運用生動的語言喚起學生的情感。我在接下來兩方面作了努力:
(1)讓學生參與猜謎,激發(fā)學習情趣。
猜謎語是學生比較熟悉,而且又是喜歡參與的活動,通過謎語喚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容易入情入境。
(2)引導學生超越文本,調動多種感官發(fā)揮想象。
在理解“自言自語”詞語時,引導學生在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遇到困難,而旁無他人時會說什么,說說看,然后接著點撥,這就是“自言自語”。
學生建立伙伴關系,合作學習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引導學生相互合作,讀通課文。學生讀通后進行激勵,師生互動調動學生情趣。
(2)表情朗讀,體驗真情。
品讀課文,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夠體會其中的情感與內(nèi)涵。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之后,進行朗讀指導,并鼓勵學生有個性朗讀。
三、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guī)律的理性總結。根據(jù)課標的要求,這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用發(fā)現(xiàn)法、合作法、比較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的指導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1、謎語導課
我會問學生:喜歡謎語嗎?老師這兒有個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猜猜是什么?接著由孩子們喜歡吃花生引到松鼠也喜歡,就把松鼠想吃花生的熱情與自己的心里結合起來,拉近孩子與小松鼠的距離。通過激發(fā),孩子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自學。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初接觸課文,學生只要能讀正確,讀通順就可以,讀之前交待一下學生讀書的一點要求,教給孩子讀書方法。
(2)個人檢查讀時,抽幾個小朋友分段讀書,并讓聽的同學與朗讀的同學互相提要求與建議,使孩子明確自己在讀或聽時該注意什么。
(3)讓學生評價學生。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4)一起說說自己都讀懂了什么,讓學生知道課文的大意,提高總結歸納能力。
3、字與文相結合,在合作中學習。
(一)注重識字形式的多樣化
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注意讓學生把字帶到文中去,理解生字在文中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這樣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激情,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同時學習中也加入了合作學習,讓識字在游戲中完成,讓識字在理解中升華。
(二)注重在合作學習中朗讀與感悟
為加強小組的合作性,我設計了每組輔導一名學生參加朗讀比賽,組織記者招待會讓優(yōu)勝學生談體會,這樣的設計不僅練習了朗讀,也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與想象力
我讓學生觀察“花生開花”圖,引出“格外”、“鮮艷”一詞,引出松鼠與鼴鼠的對話,引出松鼠高興的心情,觀察“小松鼠疑問”圖,引出“奇怪”和“自言自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花生到底到哪兒去了?
(四)注重課內(nèi)與生活實際的結合
我還設計了續(xù)編故事和了解還有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里。這實際上是讓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
4、指導讀書
通過分角色讀課文,把自己變成文中人物,進一步感受課文內(nèi)容,進行感情讀書。
5、學會觀察
寫一塊“觀察日記”下節(jié)課看看誰觀察仔細,評一評“小小觀察家”。引導學生要學會思考,學會觀察,做個有心人。
3.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松鼠找花生》教學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通過學文,要讓學生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結果的這一道理。文章淺顯易懂,學生通過讀書就能自己明白這一道理。越是這樣淺顯易懂的課文,學生越感覺沒有興趣,所以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實現(xiàn)“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笔潜菊n教學的重點。
低年段教學目標明確指出: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所以我想,低年級的課堂尤其要有趣,尤其要注意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下功夫。對于文中小松鼠與鼴鼠的對話我采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讓同桌兩個一個扮演“小松鼠”、一個扮演“鼴鼠”,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感受一下小松鼠的心情。先是好奇——“這是什么花呀?”找到答案之后心里很高興,這種心情的變化要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對于小松鼠沒找到花生時的失落心情,則通過課文中“他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也沒看見一個花生?!弊寣W生體會一下,在花生生長的漫長過程中,小松鼠的心情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怎樣才能將這種變化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我的引導下,學生邊讀書邊體會,邊體會邊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jīng)]關系,回到課文中多讀幾遍就明白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比較有成就感,所遇到的問題都是自己通過讀書解決的,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原來我這么厲害!
這種朗讀指導雖然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但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的,通過時間的積累學生慢慢會掌握這種方法,慢慢會養(yǎng)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雖然要實現(xiàn)這一步會很艱難,但我會一直嘗試這樣引導學生的。
1.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松鼠找花生》教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指名讀課題。
2.提問:讀了課題,小朋友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范讀課文
三.自讀課文
1.學生輕聲自由讀。
2.再讀課文,難讀的句子多讀句子。
四.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師生正音。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導看圖。(出示圖一)
這是什么地方?樹林長著什么?圖上畫了誰?它在干什么?花生長得怎么樣呢?
2.指名讀第一段。
(1)相機出示生字詞:旁邊綠油油葉子
(2)指名拼讀。
3.理解詞句。
(1)“綠油油“是什么意思?除了說“綠油油的葉子”,還可以說“綠油油的什么”?
(2)。練習用“綠油油”說話。
(3)這些花生不光長著“綠油油的葉子”,還開著什么樣的小花?
(4)理解“黃燦燦),結合圖畫。
4.指導朗讀。讀出小松鼠高興的語氣。
六.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旁油葉
七.作業(yè)
1.寫字。
2.填上合適的詞。
()的樹林()的花生
()的葉子()在小花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卡片。
2.填空:
樹林()種了許多花生,()的葉子,()的小花,真()。
二.學習第二段
1.過渡:小松鼠看著,看著,竟然不知道這就是花生哩!
2.指名讀,說說是誰告訴小松鼠這是花生的。
3.出示卡片:蚯蚓。指名讀,齊讀。
4.指導朗讀。
小松鼠的話應用什么語氣讀?
蚯蚓的話應用什么語氣讀?
分角色朗讀課文。
5.聽了蚯蚓的話,小松鼠很高興。它為什么高興?
6.指名讀小松鼠想的句子。
7.出示生字:等。(正音)
指名讀,齊讀。
8.師述:冬天到了,雪花漫天飛舞。小松鼠穿著漂亮的棉衣,躲到家里吃花生果,多舒服呀!小松鼠的這個愿望能實現(xiàn)么?
三.學習第三段
1.輕聲自由讀,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2.討論:
(1)小松鼠是怎樣找花生的?(指名讀第一句)
(2)從“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可以看出什么?
(3)小松鼠有沒有找到花生果呢?
3.指導朗讀。(自由練讀、齊讀)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
2.理解“自言自語”。
3.出示:奇怪,花生果被誰摘走了呢?
(1)指名讀準生字的音。
(2)指名讀句子。
4.小松鼠為什么要感到奇怪?它懷疑什么?
5.指導朗讀。
五.學習第五段
1.指導看圖二。
小松鼠為什么找不到花生?花生究竟到哪兒去了呢?
2.自由讀,說說這一段寫什么?
(1)蚯蚓是怎么知道花生果在泥土里的?
(2)花生是怎么結果的?
3.指導朗讀蚯蚓的話。
六.總結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討論。
小松鼠為什么找不到花生果?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3.總結。
七.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編故事。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卡片。
2.用“等”、“被”口頭擴詞。
3.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
1.指導背誦第一段。
(1)自由讀,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2)想想每句話寫了什么?
(3)邊看圖邊練習背誦。
指名背,齊背。
2.指導背誦第二段。
(1)請兩個學生分角色表演。
(2)同桌練習背誦。
3.用練背第一段的方法練習背第三段。
4.用練習背誦第二段的方法練習背第四、五段。
5.練習分角色背誦全文。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等吃每怪被誰
四.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寫字。
3.寫出下面字的偏旁。
油()葉()等()被()
2.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松鼠找花生》說課稿
一、說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學童話,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
課文采用科學言語的形式,寓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活潑淺顯,符合兒童特點。
教學目標是:
1、學生能認識12個生字,并能理解和運用“格外”、“自言自語”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產(chǎn)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認識要求認的字,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花生結果的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能夠對觀察事物產(chǎn)生興趣,學會觀察事物。
二、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一年級小同學比較活潑,富于想象力的心理特點,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我擬定了以下教學法:一是在活動與生活中創(chuàng)設情景,情趣教學
教學中運用生動的語言喚起學生的情感。我在接下來兩方面作了努力:
(1)讓學生參與猜謎,激發(fā)學習情趣。
猜謎語是學生比較熟悉,而且又是喜歡參與的活動,通過謎語喚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容易入情入境。
(2)引導學生超越文本,調動多種感官發(fā)揮想象。
在理解“自言自語”詞語時,引導學生在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遇到困難,而旁無他人時會說什么,說說看,然后接著點撥,這就是“自言自語”。
學生建立伙伴關系,合作學習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引導學生相互合作,讀通課文。學生讀通后進行激勵,師生互動調動學生情趣。
(2)表情朗讀,體驗真情。
品讀課文,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夠體會其中的情感與內(nèi)涵。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之后,進行朗讀指導,并鼓勵學生有個性朗讀。
三、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guī)律的理性總結。根據(jù)課標的要求,這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用發(fā)現(xiàn)法、合作法、比較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的指導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1、謎語導課
我會問學生:喜歡謎語嗎?老師這兒有個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猜猜是什么?接著由孩子們喜歡吃花生引到松鼠也喜歡,就把松鼠想吃花生的熱情與自己的心里結合起來,拉近孩子與小松鼠的距離。通過激發(fā),孩子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自學。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初接觸課文,學生只要能讀正確,讀通順就可以,讀之前交待一下學生讀書的一點要求,教給孩子讀書方法。
(2)個人檢查讀時,抽幾個小朋友分段讀書,并讓聽的同學與朗讀的同學互相提要求與建議,使孩子明確自己在讀或聽時該注意什么。
(3)讓學生評價學生。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4)一起說說自己都讀懂了什么,讓學生知道課文的大意,提高總結歸納能力。
3、字與文相結合,在合作中學習。
(一)注重識字形式的多樣化
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注意讓學生把字帶到文中去,理解生字在文中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這樣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激情,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同時學習中也加入了合作學習,讓識字在游戲中完成,讓識字在理解中升華。
(二)注重在合作學習中朗讀與感悟
為加強小組的合作性,我設計了每組輔導一名學生參加朗讀比賽,組織記者招待會讓優(yōu)勝學生談體會,這樣的設計不僅練習了朗讀,也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與想象力
我讓學生觀察“花生開花”圖,引出“格外”、“鮮艷”一詞,引出松鼠與鼴鼠的對話,引出松鼠高興的心情,觀察“小松鼠疑問”圖,引出“奇怪”和“自言自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花生到底到哪兒去了?
(四)注重課內(nèi)與生活實際的結合
我還設計了續(xù)編故事和了解還有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里。這實際上是讓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
4、指導讀書
通過分角色讀課文,把自己變成文中人物,進一步感受課文內(nèi)容,進行感情讀書。
5、學會觀察
寫一塊“觀察日記”下節(jié)課看看誰觀察仔細,評一評“小小觀察家”。引導學生要學會思考,學會觀察,做個有心人。
3.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松鼠找花生》教學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通過學文,要讓學生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結果的這一道理。文章淺顯易懂,學生通過讀書就能自己明白這一道理。越是這樣淺顯易懂的課文,學生越感覺沒有興趣,所以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實現(xiàn)“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笔潜菊n教學的重點。
低年段教學目標明確指出: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所以我想,低年級的課堂尤其要有趣,尤其要注意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下功夫。對于文中小松鼠與鼴鼠的對話我采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讓同桌兩個一個扮演“小松鼠”、一個扮演“鼴鼠”,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感受一下小松鼠的心情。先是好奇——“這是什么花呀?”找到答案之后心里很高興,這種心情的變化要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對于小松鼠沒找到花生時的失落心情,則通過課文中“他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也沒看見一個花生?!弊寣W生體會一下,在花生生長的漫長過程中,小松鼠的心情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怎樣才能將這種變化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我的引導下,學生邊讀書邊體會,邊體會邊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jīng)]關系,回到課文中多讀幾遍就明白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比較有成就感,所遇到的問題都是自己通過讀書解決的,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原來我這么厲害!
這種朗讀指導雖然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但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的,通過時間的積累學生慢慢會掌握這種方法,慢慢會養(yǎng)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雖然要實現(xiàn)這一步會很艱難,但我會一直嘗試這樣引導學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