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淋濕了天使的翅膀,有的落在地上引得異客思鄉(xiāng),我在這月光中漫步,伴著茉莉的一縷清香……想要作文寫的好,作文素材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以“XX的訴說”為題的中考作文素材》供您查閱。

奶奶的訴說
我越來越頻繁地夢見奶奶。
夢見她稀疏的白發(fā),夢見她的皺紋,夢見她悲傷而又無力的渾濁目光,夢見她緊緊抿著嘴巴,手不停地在助走器的桿上摩挲,不停地發(fā)出聲音,不停的,不停的……
奶奶不會說話。從我記事開始,奶奶就總是坐在椅子上,一聲不吭的,如果不是她一直在動的手,我甚至都以為她是個木頭人,所以我很少用家鄉(xiāng)的方言親切地喚她聲”阿嬤“。
奶奶不說話。后來我才知道,奶奶不是不會說話。她枯瘦的手指吃力地抬起來,仿佛是在掙脫什么東西的桎梏,聲音沙啞而又輕微,她說:“趕……快去吃飯……”她虛弱得像一張薄紙,聲音沙啞得幾乎聽不見。我回過頭去,看她渾濁的目光里流露出一絲的明亮,那時候我才知道,奶奶會說話,只是病魔終日纏身,也封住了她想要訴說的口。
我仿佛憶起了什么。
小時候家里過節(jié),整個屋子都蒙上層亮堂堂,暖洋洋的喜氣。家中老小都在屋里,擺了個大圓桌,還有大魚大肉,然后一塊兒分享過節(jié)的歡樂。奶奶因為身體的原因,只能呆在客廳里,又或者說,除了睡覺,她從來沒有離開過她一直坐著的那個地方。她手依然摩挲著助走器的欄桿,眼睛卻盯著我們,很久都沒有移開過視線。大家仿佛都忽略了她。我早些下了桌,卻不敢和奶奶說話。我看見奶奶的嘴巴微微張開,動了幾下,很快又合攏了來。
當然,一個家庭有歡樂的時刻,也免不了一些分歧。父親和母親在客廳吵起來了。保姆阿姨勸不動就躲進了房間里,爺爺拄著拐杖在他倆中間喊著:“別吵啦!孩子還在這呢,不要再吵了!好了好了!”父母親此時就像是聾子一樣,在自己的世界中瘋狂地喊叫,忽略了所有人的存在。我蜷在沙發(fā)上,看到奶奶很頻繁地動著手,好像很著急,她竭力地張口想要說話,可終究道不出只字片語。只見得眼眶里若隱若現(xiàn)的晶瑩。
奶奶始終沒有力氣說太多話。若她能說,那么奶奶的訴說大抵是這樣的吧:
“今天過節(jié)了,哎喲,大家都來了,真好!真難得!為什么我就不能說說話呢?我也很想和你們講講以前過節(jié)時候的事情啊。孩子啊,不要忽略我,不要忘記我呀……”
“怎么又吵架了呢?不要吵了,大家有什么話坐下來好好說,可憐小孩子都嚇哭了。想想你們以前,現(xiàn)在怎么會成這樣,我心里難受?。『喊?,孩兒啊……”
這么多年奶奶是很少說話,可卻從未停止她的訴說,這是一種情感的訴說。她無時無刻都在說著她對我們的歡喜、擔憂,從她的眼睛里。要知道,有時候一個人的訴說未必需要用著嘴巴。有時稍微看看奶奶的眼神,便知道有些事情該如何去解決,因為那是讀懂了奶奶的訴說。
我仍然記得奶奶的眼神,或明亮或憂傷,那是她訴說著對家人的牽掛。可如今再沒有奶奶的訴說了。
奶奶呀,莫牽掛。
月的訴說
我掠過晴朗的天空,把臉倒映在平靜的恒河水面上,起風了,吹皺了平靜的湖面,為我蒼白的臉頰添了幾分靈動。我看到旖旎純潔的色彩從地上溢出,霎時,周圍的一切都明亮起來。我知道那是因為我的到來。
這樣的迷人的夜色人們早已習以為常,此時的人們歡聚一堂,訴說著歡喜與憂傷。而我,只能游走在夜的寧靜之中,看盡世間變遷。我獨守一偶,靜靜地聆聽著人們或喜或悲的感受,曾有多少羈旅游子望著我,掬起那一縷縷鄉(xiāng)愁。唯有在這夜深人靜之時,孤獨與寂寞才格外清晰與真切,我望著你們那憂愁的眼神,我的眼跟著他們的愁到了他們的故鄉(xiāng),只見年邁的父母在家唉聲嘆氣,時不時地看著門,期盼兒女的歸來。我嘆道:“既然心系對方,有何不回家呢?”為何不回去見見你們的父母,見見你們的妻兒呢?可我的嘆息終只隱沒與夜色中,游子們總是借酒消愁,詠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BR> 我也看到在淤泥中不染的青樓女子,她那纖細的身影靜靜地佇立在窗前,我看著她那落寞的臉龐,不由地往她湊近了些,想把我僅有的一絲光芒照亮她,只見她目若秋水,凝視著我,眉間的憂郁檸如白雪,似是我寫照,我想對她傾訴,傲立天空的孤獨,我也想對她說:“只要品格清廉,何須在乎世俗的嘲諷,你如梅般堅強,只愿我一縷光線能撫慰你心中的悲痛與煩惱,只愿你如一汪清泉,永遠純凈,無一絲波瀾煩擾你,靜享這世界的美好!”
詩人常常寫出了多少動人心弦的詩詞贊詠我,“天階夜色涼如水”或許你們覺得我很冷很淡。可我也有一顆關懷你們的心啊,我也想有個人談談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無論你們眼中我是否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的美麗,我都希望能像人們一樣過著七彩的生活。
比起城里的喧囂和嘈雜,我更喜歡鄉(xiāng)村的寧靜撫摸夜色籠罩的一切,傾聽那傳唱在夜間的歌謠,品味著雜著土地和青草的香味,豈不是一種享受。
我的孤寂,我的快樂,都隱匿于茫茫夜色之中。雖然太陽升起,我漸漸退去的時候,他們就會無影無蹤。我有我的軌跡,我很坦然,無論悲歡離合,我都在前行,沒有徘徊,沒有停留。
時光的述說
月光淋濕了天使的翅膀,有的落在地上引得異客思鄉(xiāng),我在這月光中漫步,伴著茉莉的一縷清香……
猶如一陣雨,一場夢。來無影,去無蹤。同二十年代穿旗袍的女人合唱一支嗎《夜上海》。當我匆匆跑過朱自清先生的身旁,隱約聽見他的嘆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何一去不復返呢?”我也曾想停下腳步安慰他,可惜我做不到。
我也曾去過十九世紀的倫敦,將委托人的信壓在了福爾摩斯的鹿皮帽下,還順便幫他撫平帽上的折痕;我也同皮埃爾﹒阿龍納教授一起坐上尼摩船長的鸚鵡螺號,一起度過海底兩萬里的美好旅程。
21世紀有個女孩寫了一篇《我親愛的時間女爵》給我。她說如果我出現(xiàn),她會很樂意把她的傘借我。我實在記不清在那漫天大雨的黃昏中,我是否在她的傘下躲過雨。但我卻清楚的記得,一個女孩在雨中撐著傘發(fā)呆。當我好奇的走過她身邊想看看她在干什么時,卻不小心撞到了她身旁的鐘,使那一秒鐘的響聲走了音。她迅速回神驚喜張望,卻撲了空,最后只能失望的笑笑,我想她定是知道我的經(jīng)過。可是親愛的小孩,如果你肯回頭看看,也許就能看見躲在拐角處的我了。
其實我覺得我并沒有她所說的如同女爵般的高貴,我只是踏踏實實的行走在每個人的身邊。如同空氣般的存在——每個人都很珍惜,卻是留不住也抓不牢的。
有些人總感覺我走得時快時慢,其實我沒有。一個小時還是六十分鐘,一分鐘還是六十秒。他們感覺的快慢不同只不過是每個人感覺的不同罷了。這就好比物理的相對論,各人根據(jù)不同的東西和感情來衡量時間,自然結果也就不同了。
比起一些人經(jīng)常寫文章來苦苦挽留我尋找我,我更愿意看見有人端著一杯香醇濃郁的奶茶靠在窗邊聽著風聲看著美景,感受風的衣裙拂過臉頰,傾聽雨的訴說……而我,也許會在他們身邊安靜的坐下,和他們一起從中得到快樂與幸福。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