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rèn)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fā)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dǎo)下看電視、做家務(wù)、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shè)的幼兒教育機(jī)構(gòu)的教育。以下是為您分享的2018幼兒教育心得優(yōu)秀范例【三篇】,供您參考。
【心得一】
對待任性寶寶的有效辦法
我上學(xué)那會兒研修《心理學(xué)》,其中有一項是測驗人的氣質(zhì)類型,我特別感興趣,測試結(jié)果我是多血質(zhì),加黏液質(zhì),加膽汁質(zhì),最后一項抑郁質(zhì)只差幾分就能跟我沾上邊,四種氣質(zhì)類型我占了三項多,可見性格之復(fù)雜。當(dāng)然,我對待孩子可沒這么多花樣,我教育小容和小韜的原則就是在尊重和民主的原則下,加以引導(dǎo)。但如果引導(dǎo)無效,我“狠心”“冷酷”“無情”的一面就表現(xiàn)出來了,不知道是源于哪種氣質(zhì)類型。
典型事件一關(guān)黑廁所
小容和小韜自一歲多開始學(xué)著上廁所,開始還乖,大小便完畢接著就出來了。但自大一點(diǎn),開始對廁所感覺興趣,喜歡呆在里面不出來,一是拿東西,二是玩水。當(dāng)然這個也情有可原,玩水和拿東西是沒玩過或者見過的,當(dāng)然好奇,所以,一般我會在他們便便的時候,予以介紹,并讓他們玩一會兒,大一點(diǎn),開始學(xué)著大人沖廁所,也情有可原,但為了防止滑倒或者濕了衣服,我一般幫他們一塊沖。
但更大一點(diǎn),小容和小韜開始越來越“過分”了,有幾次上完廁所,呆在里面不出來,我感覺就有必要“整頓”一下了。開始先打打預(yù)防針,刮刮毛毛雨,“上完廁所要出來了,快點(diǎn),否則爸爸要關(guān)門關(guān)燈了。”小韜還算聽話,小容開始磨磨蹭蹭的,后來直接不聽了。于是我把門一拉,燈一按,廁所里肯定漆黑漆黑的。小容這才慌了神,開始哇哇大哭。我按住性子,關(guān)她幾分鐘再說,否則還是不長記性。小容在里面哭喊的同時,我一邊告誡小韜,“上完廁所沒事要出來,不能老呆在里面?!毙∪莸目藓斑€真是起到了“警示”作用,反正后來小韜一直比較聽話。聽著小容玩命似的哭喊,媽媽有點(diǎn)沉不住氣,可能是心疼了。其實我何嘗不是如此呢?我的心跟著小容的哭喊一陣一陣的緊,但既然要給她教訓(xùn),就要“狠”下來心來。一分鐘過后,我也擔(dān)心別真把她嚇著了,于是過去趕緊把燈打開,把門拉開,小容站在門口,滿臉淚花,別提有多讓人心疼了。但我還是板住臉,輕聲認(rèn)真的對她說,“小容,以后要聽話了,上完廁所,沒事要出來,不能老呆在里面?!?BR> 有了這一回,以后兩人上完廁所再也沒有磨蹭過。當(dāng)然,兩人對廁所里面的東西還是比較感覺興趣,偶爾看一看玩一玩也可以,只要不太過分,我一般不加干涉。再后來,兩人熟悉了廁所,讓他們呆在里面也不愿意了。
典型事件二鎖臥室里
小容和小韜睡覺一向比較守時,比較乖。但有幾天,小容睡前的一些行為讓媽媽崩潰,要么死活不肯*,要么堅持要求開燈,要么在床上不睡覺,耍小脾氣。這可能是媽媽心太軟,或者沒掌握好睡前的一些原則,慣出來的毛病,因為我以前哄小容一直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所以后來,媽媽沒轍了,交給我來處理。小容一向很聽我的話,但壞毛病出來后,形成慣性,也開始跟我耍小脾氣。那天小容站在床上,不躺下,不*,要求開著燈,睡也不是,不睡也不是。我先開始好言相勸,“小容要睡覺了,明天還要上幼兒園,爸爸媽媽也要上班。你看,小韜都睡著了?!币贿厔褚贿厔邮置撍囊路?,“來,把褂褂脫了,把褲褲脫了。”小容的倔脾氣上來了,死活不讓,就這么挺著站在床上。我有點(diǎn)火,但忍住脾氣,假裝生氣對她說,“現(xiàn)在該睡覺了,你不讓爸爸*服,不讓爸爸哄著睡覺,你自己睡吧?!闭f完,我把燈一關(guān),把臥室門一帶,不再理會小容。小容這時候才慌了神,“爸爸,爸爸”的叫著開始哭了起來,小容的嗓門大,嗓音又尖,大半夜的,格外清晰,鄰居們肯定都聽在耳朵里了,我不管這個了,索性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任小容哭叫。小容越哭越厲害,每一聲“爸爸”都刺激著我的神經(jīng),心臟也要跟著跳了出來。我強(qiáng)忍住,告誡自己“再等一會兒,再等一會兒”。媽媽聽不下去了,想要過去,讓我小聲勸了回來。終于過了這難熬的幾分鐘,我沖上去,把門打開,一下子把小容抱在懷里。小容緊緊抱住我,還在哭泣。我心一軟,眼圈開始發(fā)酸,我告訴自己,不能哭,要哄小容睡覺。我冷靜小聲的對小容說,“小容別怕,爸爸就在外面呢。以后要好好睡覺了,不能再這么鬧了?!毙∪葸@時候就特別聽話了,一直緊緊摟著我。我抱著小容,給她脫掉衣服,把她放到被窩里,握著她的小手,一邊拍著她,一邊哼哼“雪絨花”的調(diào)子,小丫頭可能哭累了,一會兒就睡著了。
經(jīng)過這一次,以后睡覺的時候,小容一般都比較配合了。
典型事件三丟在大街
領(lǐng)著小容和小韜出去玩的時候,我經(jīng)常讓他們自己跑跑,隨便活動活動,但原則是不能離開的身邊。小韜雖然調(diào)皮,可能我照看的比較多,一般能“粘”著我,看不到我的時候,還會找我。小容則不同,磨磨蹭蹭,不但跟不上,而且喜歡獨(dú)立活動,不喜歡跟著大人,我在前面喊她的時候,她只看我一眼,也不在意,繼續(xù)她的慢動作,或者就站在那里不動,一副“我不走,我自己玩,你能怎樣”的架式,真讓人又氣又急,喊破了喉嚨她也不理。我不想趕過去,我得“狠”下心來,就是不管她,讓她自己跑過來,否則以后經(jīng)常這樣,我會越來越難處理。我于是藏到一邊,然后攔住一個剛巧經(jīng)過的媽媽說,“你好,幫個忙可以嗎?后面那個小姑娘是我女兒,你一會兒經(jīng)過那里的時候,對她說,你不跟著爸爸,跟著阿姨走吧?!眿寢岄_始一般很驚訝,我再解釋說,“我這閨女呀,別人不嚇唬嚇唬她,她不知道害怕,不知道跟著大人走。”這時候,媽媽都一般會欣然接受這個光榮的任務(wù),然后我又偷偷看了一下小容。這小丫頭,看不見我竟然不著急,真讓人無奈。我只好又出來,繼續(xù)喊,“小容,快走啊,否則爸爸走了,不管你了。”小容還是站在原地,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這時候,那位媽媽走了過去,小容一看,有陌生人來找她了,估計還沒等那位媽媽開口說話,就嚇得趕緊往我這邊跑過來了。
因為我了解小容的脾氣,一般情況下,小容雖然喜歡任何公共場合,但只要有陌生人針對她,她馬上會變得膽小起來,藏在我懷里,低著頭,一動不敢動。
以上的事,我時刻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太“狠”了?日常生活更是如此,跌倒一般不扶,哭喊也要讓他們自己起來,碰到磕到更是如此,只要是無關(guān)大礙,反而會嚴(yán)厲批評其不小心,等停止哭泣才細(xì)言細(xì)語開始勸慰,分析錯誤,讓他們自己吸取教訓(xùn)……每當(dāng)看到小容和小韜因此而變得乖巧懂事,我又感覺這樣做也有可取之處。
【心得二】
對待三歲逆反孩子的有效辦法
小容小韜快三歲了,正是逆反的高峰期。但我感覺還好,兩人的表現(xiàn)還是比較溫和的,在這方面,我倒沒費(fèi)太多腦筋。
淡定
孩子逆反是正常的,是自我意識的覺醒,這是好事,既然如此,為何不淡定對待呢?所以,對待小容小韜的逆反任性我一般比較冷靜。其實,父母越生氣,越容易說錯話,越容易出現(xiàn)教育失誤。何況,自己生氣太不值,教育效果也不見得好,而且,有了第一次吼叫,難免不會出現(xiàn)第二次,時間長了,面對孩子頻頻出現(xiàn)的逆反行為,感覺太累了。有時候,父母越生氣,反而越能激發(fā)孩子的叛逆心,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還小,不要指望這時候他能體諒父母的感受。
所以,在小容小韜面前,我即使是生氣,也是裝裝樣子的,讓他們心里引起重視,如果真要生氣,就是在難為自己,何苦呢?
尊重
其實小容小韜出現(xiàn)叛逆,除了自身成長因素,很大情況下是因為行為和心理得不到理解和尊重,而采取的過激行為。比如,兩人很小的時候,非要自己穿鞋穿襪子,那趁這個機(jī)會趕緊教教吧?但可氣的是,兩人根本不用我管,而且態(tài)度蠻橫,可能嫌我多管閑事了。但他們這么小,哪能做到呢?于是,很多父母開始跟孩子較勁,擺事實,講道理,然后非要給孩子穿,讓孩子明白,他們是做不到的。可效果往往相反,孩子哭,大人叫,的結(jié)果也往往是穿上了,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眼淚漣漣。
其實,面對孩子這樣的“強(qiáng)硬”態(tài)度,父母們大可不必太跟他們較真了,既然他們想做,不用父母幫忙,那父母也不必太“好心”了,放手讓孩子去做吧。我一般會讓小容和小韜自己去穿,然后也不管他們,自己去忙著收拾其它東西,這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等兩人自己認(rèn)識到,確實不能做的時候,再來教他們或幫他們,一般就能乖乖聽話了。
提條件
有時候,孩子的叛逆行為是因為自控能力差,抵抗不住內(nèi)心的*,比如小容吃棒棒糖就是這種情況。小容脾氣大,一旦叛逆起來比小韜要強(qiáng)烈很多,所以,一旦想吃棒棒的糖的時候,一般怎么勸都聽不到心里去,如果強(qiáng)硬實現(xiàn)父母意志,孩子心靈難免會受到傷害。
這時候,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我一般采取迂回的方法。告訴小容,可以吃棒棒糖,但是是有條件的。比如今天吃了棒棒糖,明天就不能吃了,或者吃了棒棒糖,必須要放棄另一樣零食,然后把決定權(quán)交給孩子。這時候,小容一般會停止哭鬧,仔細(xì)權(quán)衡,即使權(quán)衡失誤,我也會按孩子的決定執(zhí)行,讓孩子明白,做出決定后是要承擔(dān)相應(yīng)后果的。
比如小容會堅持選擇棒棒糖,那么等一會兒吃巧克力的時候,就沒有她的份了,只能看著小韜吃了。這樣,慢慢下去,小容的自制力會得到提高,而且會更謹(jǐn)慎的做出決定,叛逆的時候自然就少了。
冷處理
小容小韜畢竟還小,任性發(fā)脾氣的時候居多,適當(dāng)?shù)那闆r下,我有時會采取冷處理。冷處理不是置之不理,它是我采用的一種方法,讓兩人明白,哭鬧對于解決問題起不到任何作用。很多時候,小容小韜喜歡哭鬧來達(dá)到他們的無理要求,但我一般對他們的哭鬧裝作漠不關(guān)心,而是采用冷靜的對話方式,協(xié)商解決。如果他倆還是不聽,哭鬧依舊,那就他們哭一會兒好了,他們早晚會明白,哭鬧引不起爸爸的注意,只有認(rèn)真和爸爸對話才是解決問題的好途徑。
有些父母看不得孩子哭鬧,孩子哭鬧一厲害,就會無條件答應(yīng)孩子的要求,孩子掌控了父母的這個弱點(diǎn),會變本加厲,慢慢的,越來越任性,父母的不合作,反而讓孩子越來越叛逆,那么,孩子不成器,難以管控,將來受罪難受的是父母自己。
【心得三】
正確懲罰孩子的辦法有哪些
有個孩子,3歲前以爺爺奶奶帶為主,兩個老人很寵孩子,家里條件很好,孩子從小要什么都滿足。有時候不給,孩子一鬧東西就到手。孩子3歲后以媽媽帶為主,他還是用對付爺爺奶奶的方法對付媽媽。媽媽再打,他也要堅持到最后答應(yīng)他的條件,媽媽又是講道理,又是打,卻沒有任何用處。問題就是媽媽的態(tài)度不堅決,講完了、打完了,最后還是滿足了孩子的要求……所以說,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種微妙的家教藝術(shù)。
只有擁有了懲罰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達(dá)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犯了錯誤就要懲罰
孩子犯了錯誤,無論有心還是無意,都要受到懲罰。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雖然他不是故意的,也應(yīng)該告訴他,這是他的過錯。他雖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但仍要為此道歉。如果他是無意的,并勇于承認(rèn)錯誤,家長會相信他,并減輕對他的懲罰。如果他隱瞞事實、逃避責(zé)任,他將受到加重的懲罰。這樣就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誠實、負(fù)責(zé)的性格。
另外,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受到懲罰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應(yīng),否則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難保證實施的有效性。
懲罰的“量刑”要適當(dāng)
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良性轉(zhuǎn)化,懲罰的“量刑”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dá)到目的為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大教育家洛克說:“兒童第一次應(yīng)該受到懲罰的痛苦的時候,非等完全達(dá)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
要依照規(guī)則進(jìn)行懲罰
家長應(yīng)和孩子協(xié)商制定一個獎懲規(guī)則,讓孩子知道犯錯后將受到什么懲罰。這樣,孩子平日就會有所注意,從而減少犯錯誤的概率。當(dāng)孩子犯錯后,家長應(yīng)注意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一時沖動而隨意懲罰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樣的錯誤,也應(yīng)該按規(guī)則進(jìn)行和以前相同的懲罰,這樣家長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指明“出路”不含糊
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應(yīng)要求受罰的孩子作出具體的改錯反應(yīng)才能停止。家長要態(tài)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yīng)該怎么做、達(dá)到什么要求或標(biāo)準(zhǔn),否則有什么樣的后果。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xí)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yīng)該讓其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須要做好,否則又要受罰。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biāo),效果就不明顯。
【心得一】
對待任性寶寶的有效辦法
我上學(xué)那會兒研修《心理學(xué)》,其中有一項是測驗人的氣質(zhì)類型,我特別感興趣,測試結(jié)果我是多血質(zhì),加黏液質(zhì),加膽汁質(zhì),最后一項抑郁質(zhì)只差幾分就能跟我沾上邊,四種氣質(zhì)類型我占了三項多,可見性格之復(fù)雜。當(dāng)然,我對待孩子可沒這么多花樣,我教育小容和小韜的原則就是在尊重和民主的原則下,加以引導(dǎo)。但如果引導(dǎo)無效,我“狠心”“冷酷”“無情”的一面就表現(xiàn)出來了,不知道是源于哪種氣質(zhì)類型。
典型事件一關(guān)黑廁所
小容和小韜自一歲多開始學(xué)著上廁所,開始還乖,大小便完畢接著就出來了。但自大一點(diǎn),開始對廁所感覺興趣,喜歡呆在里面不出來,一是拿東西,二是玩水。當(dāng)然這個也情有可原,玩水和拿東西是沒玩過或者見過的,當(dāng)然好奇,所以,一般我會在他們便便的時候,予以介紹,并讓他們玩一會兒,大一點(diǎn),開始學(xué)著大人沖廁所,也情有可原,但為了防止滑倒或者濕了衣服,我一般幫他們一塊沖。
但更大一點(diǎn),小容和小韜開始越來越“過分”了,有幾次上完廁所,呆在里面不出來,我感覺就有必要“整頓”一下了。開始先打打預(yù)防針,刮刮毛毛雨,“上完廁所要出來了,快點(diǎn),否則爸爸要關(guān)門關(guān)燈了。”小韜還算聽話,小容開始磨磨蹭蹭的,后來直接不聽了。于是我把門一拉,燈一按,廁所里肯定漆黑漆黑的。小容這才慌了神,開始哇哇大哭。我按住性子,關(guān)她幾分鐘再說,否則還是不長記性。小容在里面哭喊的同時,我一邊告誡小韜,“上完廁所沒事要出來,不能老呆在里面?!毙∪莸目藓斑€真是起到了“警示”作用,反正后來小韜一直比較聽話。聽著小容玩命似的哭喊,媽媽有點(diǎn)沉不住氣,可能是心疼了。其實我何嘗不是如此呢?我的心跟著小容的哭喊一陣一陣的緊,但既然要給她教訓(xùn),就要“狠”下來心來。一分鐘過后,我也擔(dān)心別真把她嚇著了,于是過去趕緊把燈打開,把門拉開,小容站在門口,滿臉淚花,別提有多讓人心疼了。但我還是板住臉,輕聲認(rèn)真的對她說,“小容,以后要聽話了,上完廁所,沒事要出來,不能老呆在里面?!?BR> 有了這一回,以后兩人上完廁所再也沒有磨蹭過。當(dāng)然,兩人對廁所里面的東西還是比較感覺興趣,偶爾看一看玩一玩也可以,只要不太過分,我一般不加干涉。再后來,兩人熟悉了廁所,讓他們呆在里面也不愿意了。
典型事件二鎖臥室里
小容和小韜睡覺一向比較守時,比較乖。但有幾天,小容睡前的一些行為讓媽媽崩潰,要么死活不肯*,要么堅持要求開燈,要么在床上不睡覺,耍小脾氣。這可能是媽媽心太軟,或者沒掌握好睡前的一些原則,慣出來的毛病,因為我以前哄小容一直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所以后來,媽媽沒轍了,交給我來處理。小容一向很聽我的話,但壞毛病出來后,形成慣性,也開始跟我耍小脾氣。那天小容站在床上,不躺下,不*,要求開著燈,睡也不是,不睡也不是。我先開始好言相勸,“小容要睡覺了,明天還要上幼兒園,爸爸媽媽也要上班。你看,小韜都睡著了?!币贿厔褚贿厔邮置撍囊路?,“來,把褂褂脫了,把褲褲脫了。”小容的倔脾氣上來了,死活不讓,就這么挺著站在床上。我有點(diǎn)火,但忍住脾氣,假裝生氣對她說,“現(xiàn)在該睡覺了,你不讓爸爸*服,不讓爸爸哄著睡覺,你自己睡吧?!闭f完,我把燈一關(guān),把臥室門一帶,不再理會小容。小容這時候才慌了神,“爸爸,爸爸”的叫著開始哭了起來,小容的嗓門大,嗓音又尖,大半夜的,格外清晰,鄰居們肯定都聽在耳朵里了,我不管這個了,索性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任小容哭叫。小容越哭越厲害,每一聲“爸爸”都刺激著我的神經(jīng),心臟也要跟著跳了出來。我強(qiáng)忍住,告誡自己“再等一會兒,再等一會兒”。媽媽聽不下去了,想要過去,讓我小聲勸了回來。終于過了這難熬的幾分鐘,我沖上去,把門打開,一下子把小容抱在懷里。小容緊緊抱住我,還在哭泣。我心一軟,眼圈開始發(fā)酸,我告訴自己,不能哭,要哄小容睡覺。我冷靜小聲的對小容說,“小容別怕,爸爸就在外面呢。以后要好好睡覺了,不能再這么鬧了?!毙∪葸@時候就特別聽話了,一直緊緊摟著我。我抱著小容,給她脫掉衣服,把她放到被窩里,握著她的小手,一邊拍著她,一邊哼哼“雪絨花”的調(diào)子,小丫頭可能哭累了,一會兒就睡著了。
經(jīng)過這一次,以后睡覺的時候,小容一般都比較配合了。
典型事件三丟在大街
領(lǐng)著小容和小韜出去玩的時候,我經(jīng)常讓他們自己跑跑,隨便活動活動,但原則是不能離開的身邊。小韜雖然調(diào)皮,可能我照看的比較多,一般能“粘”著我,看不到我的時候,還會找我。小容則不同,磨磨蹭蹭,不但跟不上,而且喜歡獨(dú)立活動,不喜歡跟著大人,我在前面喊她的時候,她只看我一眼,也不在意,繼續(xù)她的慢動作,或者就站在那里不動,一副“我不走,我自己玩,你能怎樣”的架式,真讓人又氣又急,喊破了喉嚨她也不理。我不想趕過去,我得“狠”下心來,就是不管她,讓她自己跑過來,否則以后經(jīng)常這樣,我會越來越難處理。我于是藏到一邊,然后攔住一個剛巧經(jīng)過的媽媽說,“你好,幫個忙可以嗎?后面那個小姑娘是我女兒,你一會兒經(jīng)過那里的時候,對她說,你不跟著爸爸,跟著阿姨走吧?!眿寢岄_始一般很驚訝,我再解釋說,“我這閨女呀,別人不嚇唬嚇唬她,她不知道害怕,不知道跟著大人走。”這時候,媽媽都一般會欣然接受這個光榮的任務(wù),然后我又偷偷看了一下小容。這小丫頭,看不見我竟然不著急,真讓人無奈。我只好又出來,繼續(xù)喊,“小容,快走啊,否則爸爸走了,不管你了。”小容還是站在原地,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這時候,那位媽媽走了過去,小容一看,有陌生人來找她了,估計還沒等那位媽媽開口說話,就嚇得趕緊往我這邊跑過來了。
因為我了解小容的脾氣,一般情況下,小容雖然喜歡任何公共場合,但只要有陌生人針對她,她馬上會變得膽小起來,藏在我懷里,低著頭,一動不敢動。
以上的事,我時刻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太“狠”了?日常生活更是如此,跌倒一般不扶,哭喊也要讓他們自己起來,碰到磕到更是如此,只要是無關(guān)大礙,反而會嚴(yán)厲批評其不小心,等停止哭泣才細(xì)言細(xì)語開始勸慰,分析錯誤,讓他們自己吸取教訓(xùn)……每當(dāng)看到小容和小韜因此而變得乖巧懂事,我又感覺這樣做也有可取之處。
【心得二】
對待三歲逆反孩子的有效辦法
小容小韜快三歲了,正是逆反的高峰期。但我感覺還好,兩人的表現(xiàn)還是比較溫和的,在這方面,我倒沒費(fèi)太多腦筋。
淡定
孩子逆反是正常的,是自我意識的覺醒,這是好事,既然如此,為何不淡定對待呢?所以,對待小容小韜的逆反任性我一般比較冷靜。其實,父母越生氣,越容易說錯話,越容易出現(xiàn)教育失誤。何況,自己生氣太不值,教育效果也不見得好,而且,有了第一次吼叫,難免不會出現(xiàn)第二次,時間長了,面對孩子頻頻出現(xiàn)的逆反行為,感覺太累了。有時候,父母越生氣,反而越能激發(fā)孩子的叛逆心,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還小,不要指望這時候他能體諒父母的感受。
所以,在小容小韜面前,我即使是生氣,也是裝裝樣子的,讓他們心里引起重視,如果真要生氣,就是在難為自己,何苦呢?
尊重
其實小容小韜出現(xiàn)叛逆,除了自身成長因素,很大情況下是因為行為和心理得不到理解和尊重,而采取的過激行為。比如,兩人很小的時候,非要自己穿鞋穿襪子,那趁這個機(jī)會趕緊教教吧?但可氣的是,兩人根本不用我管,而且態(tài)度蠻橫,可能嫌我多管閑事了。但他們這么小,哪能做到呢?于是,很多父母開始跟孩子較勁,擺事實,講道理,然后非要給孩子穿,讓孩子明白,他們是做不到的。可效果往往相反,孩子哭,大人叫,的結(jié)果也往往是穿上了,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眼淚漣漣。
其實,面對孩子這樣的“強(qiáng)硬”態(tài)度,父母們大可不必太跟他們較真了,既然他們想做,不用父母幫忙,那父母也不必太“好心”了,放手讓孩子去做吧。我一般會讓小容和小韜自己去穿,然后也不管他們,自己去忙著收拾其它東西,這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等兩人自己認(rèn)識到,確實不能做的時候,再來教他們或幫他們,一般就能乖乖聽話了。
提條件
有時候,孩子的叛逆行為是因為自控能力差,抵抗不住內(nèi)心的*,比如小容吃棒棒糖就是這種情況。小容脾氣大,一旦叛逆起來比小韜要強(qiáng)烈很多,所以,一旦想吃棒棒的糖的時候,一般怎么勸都聽不到心里去,如果強(qiáng)硬實現(xiàn)父母意志,孩子心靈難免會受到傷害。
這時候,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我一般采取迂回的方法。告訴小容,可以吃棒棒糖,但是是有條件的。比如今天吃了棒棒糖,明天就不能吃了,或者吃了棒棒糖,必須要放棄另一樣零食,然后把決定權(quán)交給孩子。這時候,小容一般會停止哭鬧,仔細(xì)權(quán)衡,即使權(quán)衡失誤,我也會按孩子的決定執(zhí)行,讓孩子明白,做出決定后是要承擔(dān)相應(yīng)后果的。
比如小容會堅持選擇棒棒糖,那么等一會兒吃巧克力的時候,就沒有她的份了,只能看著小韜吃了。這樣,慢慢下去,小容的自制力會得到提高,而且會更謹(jǐn)慎的做出決定,叛逆的時候自然就少了。
冷處理
小容小韜畢竟還小,任性發(fā)脾氣的時候居多,適當(dāng)?shù)那闆r下,我有時會采取冷處理。冷處理不是置之不理,它是我采用的一種方法,讓兩人明白,哭鬧對于解決問題起不到任何作用。很多時候,小容小韜喜歡哭鬧來達(dá)到他們的無理要求,但我一般對他們的哭鬧裝作漠不關(guān)心,而是采用冷靜的對話方式,協(xié)商解決。如果他倆還是不聽,哭鬧依舊,那就他們哭一會兒好了,他們早晚會明白,哭鬧引不起爸爸的注意,只有認(rèn)真和爸爸對話才是解決問題的好途徑。
有些父母看不得孩子哭鬧,孩子哭鬧一厲害,就會無條件答應(yīng)孩子的要求,孩子掌控了父母的這個弱點(diǎn),會變本加厲,慢慢的,越來越任性,父母的不合作,反而讓孩子越來越叛逆,那么,孩子不成器,難以管控,將來受罪難受的是父母自己。
【心得三】
正確懲罰孩子的辦法有哪些
有個孩子,3歲前以爺爺奶奶帶為主,兩個老人很寵孩子,家里條件很好,孩子從小要什么都滿足。有時候不給,孩子一鬧東西就到手。孩子3歲后以媽媽帶為主,他還是用對付爺爺奶奶的方法對付媽媽。媽媽再打,他也要堅持到最后答應(yīng)他的條件,媽媽又是講道理,又是打,卻沒有任何用處。問題就是媽媽的態(tài)度不堅決,講完了、打完了,最后還是滿足了孩子的要求……所以說,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種微妙的家教藝術(shù)。
只有擁有了懲罰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達(dá)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犯了錯誤就要懲罰
孩子犯了錯誤,無論有心還是無意,都要受到懲罰。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雖然他不是故意的,也應(yīng)該告訴他,這是他的過錯。他雖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但仍要為此道歉。如果他是無意的,并勇于承認(rèn)錯誤,家長會相信他,并減輕對他的懲罰。如果他隱瞞事實、逃避責(zé)任,他將受到加重的懲罰。這樣就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誠實、負(fù)責(zé)的性格。
另外,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受到懲罰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應(yīng),否則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難保證實施的有效性。
懲罰的“量刑”要適當(dāng)
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良性轉(zhuǎn)化,懲罰的“量刑”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dá)到目的為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大教育家洛克說:“兒童第一次應(yīng)該受到懲罰的痛苦的時候,非等完全達(dá)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
要依照規(guī)則進(jìn)行懲罰
家長應(yīng)和孩子協(xié)商制定一個獎懲規(guī)則,讓孩子知道犯錯后將受到什么懲罰。這樣,孩子平日就會有所注意,從而減少犯錯誤的概率。當(dāng)孩子犯錯后,家長應(yīng)注意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一時沖動而隨意懲罰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樣的錯誤,也應(yīng)該按規(guī)則進(jìn)行和以前相同的懲罰,這樣家長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指明“出路”不含糊
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應(yīng)要求受罰的孩子作出具體的改錯反應(yīng)才能停止。家長要態(tài)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yīng)該怎么做、達(dá)到什么要求或標(biāo)準(zhǔn),否則有什么樣的后果。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xí)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yīng)該讓其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須要做好,否則又要受罰。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biāo),效果就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