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宋詞鑒賞精選佳句

字號:

新穎別致的審美眼光和連類而及的評析方法不僅使宋詞名作的意蘊得到新的闡釋,也使傳統(tǒng)的詩歌鑒賞理論得到了新的理解和升華。下面隨看看宋詞佳句。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注釋】
    鵲橋仙秦觀:此調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仄韻。
    纖云弄巧:是說纖薄的云彩,變化多端,呈現(xiàn)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屬金。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譯文】
    云彩在天空變幻出千百種奇巧的樣式,牛郎、織女守候在遙遠銀河兩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會,可這相逢就如同秋風和露水般的交溶,勝過了人間那些日日相守,卻不懂珍惜的人間伴侶。
    這刻纏綿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綿綿不絕,這如夢似幻的短暫歡會,卻最終還是要結束,牛郎、織女戀戀不舍的各自踏上歸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勸解:我們的真情已至死不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
    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首詞題為“郴州旅舍”。大約作于紹圣四年(1097)春三月。前此,由于新舊黨爭,秦觀出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劉拯告他增損神宗實錄,貶監(jiān)處州酒稅。紹圣三年,再以寫佛書被罪,貶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接二連三的貶謫,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形于筆端,詞作也益趨凄愴。此作寫于初抵郴州之時,以委婉曲折的筆法,抒寫了謫居的凄苦與幽怨。成為蜚聲詞壇的千古絕唱。
    【注釋】①津渡:渡口。②可堪:那堪。③驛寄梅花:陸凱在《贈范曄詩》中有“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雹荇~傳尺素:《古詩》中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雹菪易裕罕咀?,本來是。⑥為誰:為什么。
    【譯文】
    霧迷蒙,樓臺依稀難辨,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望盡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無處覓尋。怎能忍受得了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春寒料峭,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遠方的友人的音信,寄來了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平添了我深深的別恨離愁。郴江啊,你就繞著你的郴山流得了,為什么偏偏要流到瀟湘去呢?[2]
    滿庭芳(之一)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①。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②。多少蓬萊舊事③,空回首、煙靄紛紛④。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⑤,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⑥。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1]
    這首詞是秦觀最杰出的詞作之一。此詞雖寫艷情,卻能融入仕途不遇,前塵似夢的身世之感。而且詞中寫景、抒情匯為一氣,錯綜變化,膾炙人口。
    【注釋】①譙門:城門。②引:舉。尊:酒杯。③蓬萊舊事:男女愛情的往事。④煙靄:指云霧。⑤消魂:形容因悲傷或快樂到極點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樣子。⑥謾:徒然。薄幸: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