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上冊課件:《形象直觀的表現(xiàn)與交流語言》

字號:

現(xiàn)在很多老師上課都用課件,通過課件教學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了解上課內(nèi)容,下面是給大家?guī)砣私贪姘四昙壝佬g上冊課件:《形象直觀的表現(xiàn)與交流語言》,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對同學們學習美術有所幫助。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欣賞并分析不同繪畫作品的造型要素。
    2.了解中外美術作品運用線條的迥異。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對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藝術表現(xiàn)手段的基礎知識的講解是教學重點。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去欣賞品論中外繪畫作品是教學難點。
    三、學習者的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八年級的學生,這些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審美辨別能力,部分同學對繪畫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初步的認識。學生們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學習能力、思維比較活躍,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強,對這門課比較感興趣。
    四、教法
    1.啟發(fā)式教學
    這篇文章內(nèi)容較難理解,我準備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繪畫作品入手,讓學生對此課內(nèi)容感興趣。再通過講解與比較大概了解繪畫藝術的特征、種類及構成因素,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2.多媒體教學法
    這一課主要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和文字,讓學生直觀和形象生動地了解有繪畫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印象。
    3.問答式教學法
    提出有關問題,然后通過小組討論回答問題。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更佳效果。
    五、學法
    主要采用個人學習與小組協(xié)作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發(fā)掘?qū)W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這節(jié)課的教法和學法是如何統(tǒng)一的呢?主要是通過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來實現(xiàn)的。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首先,我向?qū)W生展示幾幅較為熟悉的名畫,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說出作品的名稱、作者及畫種。鼓勵學生通過思考回憶。這樣的引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動機,促進了師生的互動,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2、新授內(nèi)容
    這一部分我主要采用討論、探究與小組協(xié)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達到師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
    通過導入課題,以講授的方式,向?qū)W生講解什么是繪畫,然后指出,須從兩方面認識繪畫藝術:特征、種類及作品的構成因素
    (1)繪畫的特征、種類
    向?qū)W生展示我事先收集好的繪畫作品,然后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找出圖片的共性、類別,然后教師加以補充和概括。
    知識匯總:
    這部分我采用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輔助補充,使學生在知識上互相補充完善的同時,也保證了學生學習情緒高漲,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極大地調(diào)動了課堂的學習氣氛,優(yōu)化了課堂的教學。
    (2)作品的構成因素
    這一部分作為難點不容易理解,我是這樣設想的:讓學生事先準備好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不限任何題材和形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然后請同學回答自己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考慮到哪些因素,教師作適當引導,從而找出繪畫作品的構成因素:題材主題、物質(zhì)媒介、藝術語言、藝術形象、形式結構、審美文化意蘊。
    知識匯總:
    我采用讓學生親自實踐的學習方式來完成這部分的學習。讓學生親身體驗,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并易于理解和掌握,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使學生明確了學習方向。
    3、知識小結、學會應用
    為考察學生的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們對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形勢和內(nèi)容的分析,同時說出你難理解的一幅作品,試著說出原因。簡單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使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得到升華,特別是一些難于理解地方繪畫作品的形式結構構成因素、藝術語言因素等作重點強調(diào),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引導學生:
    ⑴勇于不斷的嘗試、摸索
    ⑵學會與他人進行溝通、協(xié)作
    ⑶事物都有相同之處,要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七、作業(yè)布置
    能否從造型表現(xiàn)的角度以自己的理解,鑒賞自己喜歡的一幅美術作品(寫一篇評述文章)。
    八、總結
    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個人學習與小組協(xié)作的學習方式,利用啟發(fā)、探究合作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融洽、和諧的氛圍中掌握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
    
篇二

    第一課時
    欣賞與評述:
    1、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觀察并說明它們包含著哪些造型要素?是運用什么方法來表現(xiàn)什么樣的感受或意圖。
    2、在以前的美術學習中,自己學習過哪種美術語言和表現(xiàn)方法。有什么體會?
    欣賞畫家名作:《蒙娜麗莎》、《自畫像》、《宮娥》。
    教師講解:
    文藝復興以后的西方繪畫,逐漸發(fā)展了一種借助形體、明暗、色彩、透 視等要素來綜合造型,以再現(xiàn)可變光線條件下的客觀對象的表現(xiàn)方法,這種忽略清晰輪廓而在背景上凸現(xiàn)物象的表現(xiàn)形式,有人稱它為“圖繪方法”。
    達-芬奇典范地運用了他所首創(chuàng)并且十分偏愛的“明暗轉移法”,畫面色調(diào)從明到暗徐徐過渡,沒有明顯的分界,而與美麗的五官結構自然融為一體,因而創(chuàng)造出更加符合視覺真實的表現(xiàn)形式。
    《宮娥》這幅情節(jié)性的室內(nèi)群像畫描繪了真實的西班牙內(nèi)宮生活場景和歷史人物。變幻而統(tǒng)一的光線,豐富而又和諧的色彩,是典型的圖繪風格的名作。
    倫勃朗非常善于表現(xiàn)集中光線下的人物,他常常讓情所獨鐘的光線滯留在自己歷盡滄桑的臉部,以便更加細膩深刻地揭示人的內(nèi)心世界。
    欣賞名畫家作品:《持太陽傘的女人》、《靜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師講解:
    “印象主義”畫派著力于光彩、色彩變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們主要的藝術表現(xiàn)語匯。由于明暗、色彩的變化都以體面結構為基礎,所以“后印象主義”畫家塞尚更熱衷于建構堅實的形體結構。而形體結構的分解與組合,則成了“立體主義”的藝術語言。
    莫奈所著力表現(xiàn)的不是他夫人和兒子的個性形象,而好像是某個在陽光照耀和微風吹拂下正在花草叢中漫步的年輕女子,他運用光和色的表現(xiàn)語言塑造出一種給人明快視覺愉悅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義畫家塞尚主張按錐、柱、球體來提煉物體的恒定結構,他畫的《靜物》以凝練的筆法和明確的體面,塑造出比實物更堅實的形體。
    作為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要求打破傳統(tǒng)繪畫的視覺一致性,表現(xiàn)自己頭腦中重新組構而成的物象。畫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蘋果被不同的顏色分開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組織在室內(nèi)外的混合空間之中。
    第二課時
    討論與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語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現(xiàn)意圖和表達方式。
    2、你自己比較熟悉或喜歡哪種表現(xiàn)方法與形式。
    教師講解:
    單獨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規(guī)律的組合,才能構成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例如可以通過色彩的柔和對比來表現(xiàn)女性的清 純美感,也可以通過色彩的強烈對比來表現(xiàn)畫家對人物的熱情感受。美術作品作為整體的審美對象,都有著自己整體的有機結構,而且其中蘊含著人類對形式美的規(guī)律的認識與運用。
    欣賞名家作品:《戴帽子的婦人》、《扎辨子的少 婦》、《黃紅藍與黑的構圖》。
    為了反對以“逼真”作為評價繪畫標準的傳統(tǒng)觀念,馬蒂斯常使用強烈甚至刺眼的對比色,這種顏色組合帶有濃厚的主觀而自由的傾向,因而被人們稱為野獸主義畫家。
    蒙德里安的抽象主義繪畫作品利用垂直線、水平線和紅、黃、藍、黑、白等顏色構成的平衡組合,構成作品整體的平衡性和諧,明確而嚴格的體現(xiàn)出基本要素組合構成的原則。
    印象主義畫家雷諾阿的這幅肖像畫并沒有表現(xiàn)外光,只是使用了印象主義的明亮色彩,顏色的對比和過渡非常柔和,使人物形象甚帶有古典意味的清 純?yōu)榱聋惷栏小?BR>    評論與總結:
    1、你是否認為造型要素和造型藝術表現(xiàn)手段是一種藝術表現(xiàn)或交流的語言?
    2、你是否初步了解了中外美術作品常用的藝術語言?
    3、懂得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對你欣賞美術作品有什么幫助?
    欣賞名家作品:《自由引導人民》、《櫻桃與桃》、《梅花》。
    象征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頂點,自由女神和人群的頭部處在橫豎黃金分割線的位置,場面宏偉的構圖組織的井然有序。
    大小不等的圓開統(tǒng)一而有變化地組織成面面的主體,襯托它們的是好似圣維克多山山峰起伏的襯布褶紋。
    畫中梅花的豎枝與橫枝靠近畫面的橫豎黃金分割線,使人在視覺上產(chǎn)生舒適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