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神氣的大公雞》一年級說課稿范文【三篇】

字號:

說課就是教師闡述在課堂教學中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的教學研究活動。說課之前一般要事先寫出說課稿。從性質來看,說課具有說理性、科研型、工具性和交流性等特點。說課主要由說課者、說課內容、說課方法和聽評者四個基本要素組成。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教版一年級第下冊第14課《神氣的大公雞》。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四個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jié)課的整體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
    雞是常見的家禽之一。早在幼兒園里,學生就已經畫過公雞,所以在頭腦里對公雞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小朋友在畫公雞時,不要單純追求“形”似,而要他們努力做到“神”似,畫出它昂首挺立的神情,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目鋸埡吞砑印8鶕?jù)教材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能抓住公雞的神態(tài),畫一只神氣的大公雞;
    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物體的習慣和分析物體特征的能力;
    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美術的自信心,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抓住雞的特征,畫有神氣的公雞
    難點: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
    二、教法學法
    根據(jù)學生情況和本課的內容特點,我主要采取演示法和練習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用講授和談話,通過給學生展示課件,使學生獲得知識,體現(xiàn)了直觀性、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認識興趣。
    練習法,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在《神氣的大公雞》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練習部分,我將學生作業(yè)分兩步進行,先畫線描稿,再學習有創(chuàng)意的進行裝飾美化,使本課重點得以分散,并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從而有效地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實際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
    在《神氣的大公雞》的教學過程中,除了以下的教學方法外,我還交替綜合運用講授法、談話法等。
    三、教學過程
    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為6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2.欣賞探究;3.深入探究;4.學生作業(yè);5.作品展評;6.課后探究,拓展延伸。下面我對以下6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介紹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用謎語導入:“身穿花花衣,清早喔喔啼,紅花頭上戴,催人早早起?!弊寣W生猜這是什么。然后揭示課題《神氣的大公雞》。這樣做既活躍了課堂氣
    氛又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為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2.欣賞探究。
    出示課件,欣賞、評述各種公雞的圖片。并提問:從外形上看公雞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畫出公雞簡單的結構①先畫身體,如一個雞蛋等②再畫昂首抬頭,又圓又長的頸③畫出神氣十足的頭④畫出漂亮的大公雞的尾巴(像彩虹)
    課件中豐富的圖片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示范能更直觀地使學生了解公雞的造型
    3.深入探究
    仔細觀察一幅“雄雞報曉”的圖片,以四個人一小組,研究大公雞神氣在哪里。每組選代表交流,組員補充。
    觀察圖片能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讓學生自主探究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交流和觀察,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神氣”的理解。
    4.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進行表揚。
    5.作品展評。
    學生將畫貼到黑板上,并說說自己的公雞有什么特點,神氣在什么地方。評評同桌的公雞那里畫得好
    6.課后探究,拓展延伸。
    回家后,收集一些有關于公雞的材料和圖片
    四、后是板書設計。
    根據(jù)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基本特征示意圖和展示區(qū)。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請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篇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審美能力。
    2、能抓住大公雞的特征和動態(tài),畫一只或幾只神氣的大公雞。
    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健康的個性,促進人格全面和諧發(fā)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鼓勵學生畫出自己的感受,提高他們的繪畫技能。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抓住公雞各部位的特征,表現(xiàn)出公雞神氣的樣子。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播放公雞的叫聲】
    師:猜猜這是什么動物的叫聲呢?
    生:公雞
    【展示神氣的大公雞圖片,板書課題——神氣的大公雞】
    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大公雞呀?
    生:神氣的、勤勞的
    二、欣賞評述。
    師:同學們仔細看看這只大公雞,它從外形上看可以分為哪幾個大部分?
    生:頭、頸、身子、尾巴、腳
    師:非常棒!誰來說說公雞每個部分都有什么特點呢?
    生:頭——頭頂上有鋸齒狀的大紅肉冠,眼是圓圓的,嘴又尖又利,嘴下有
    肉髯,特別威武。
    頸——長又圓,長滿了羽毛。
    身子——胖又肥,背上有短短的翅翼,滿身披著美麗的羽毛。
    尾巴——特別美麗,尾巴上的羽毛特別長,顏色豐富多彩。
    腳——兩只,粗短有力,腳上生爪。
    師:大家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對公雞這么了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
    歌吧!
    【出示兒歌,一起讀】
    《大公雞》
    大公雞,真美麗,
    大紅冠子花外衣,
    一搖一擺真神氣,
    每天催我早早起。
    師:這真是一只神氣的大公雞!你覺得公雞在干什么的時候是神氣呢?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請學生上臺學學公雞神氣的樣子,并板畫公雞各個神氣的動作?!?BR>    三、作品欣賞。
    【展示公雞圖片】
    師:這只公雞哪里神氣呀~?
    生:頭抬得高高的,腳站得直直的。。
    四、學生作業(yè)。
    作業(yè)要求:畫一只或幾只神氣的大公雞,再添上場景。
    播放音樂,學生畫。
    五、作業(yè)展評。
    比一比誰畫的公雞神氣。
    六、下課
     【篇三】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小學美術課本第三冊,教材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畫神氣的公雞。
    雞是畫家經常描繪的對象,神氣的大公雞小朋友更喜歡了,畫雞就知道雞的特征和習性。
    小朋友在畫公雞時,不要單純追求“形”似,而要他們努力做到“神”似,畫出它昂首挺立、引頸高歌的神情,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目鋸埡吞砑?,體現(xiàn)出小朋友朝氣蓬勃、天真爛漫的童趣。根據(jù)小學美術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包括技能領域、認知領域、情意領域和創(chuàng)造領域四個方面。具體內容如下:
    1、技能領域:能抓住公雞的神態(tài),畫一只神氣的大公雞(了解、練習)
    2、認知領域:了解雞的特征與習性
    3、情意領域:
    (1)通過畫神氣的大公雞,使學生懂得要畫好一幅畫,一定要仔細觀察,才能畫出特征、畫出神氣、提高藝術感染力(接受)
    (2)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4、創(chuàng)造領域:在認識與技能掌握的基礎上,運用豐富的想象力畫出形象獨特新穎的大公雞,并給大公雞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本課的重點是:
    1、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抓住雞的特征,畫有神氣的公雞
    2、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
    二、說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和理論指導上,設計和組織學生并在實踐中建立起來的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特點,我選擇了欣賞——技能——情感“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三位”分別指欣賞、技能和情感?!耙惑w”即課堂,“三位一體”藝術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把欣賞教學和技能訓練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著立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三、說教法、學法
    教學方法是在教學活動中形成并由人們提煉的為實現(xiàn)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采用的調整和構建師生關系和活動方式的范例。根據(jù)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原則和本課的內容特點,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情景教學法。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在教學上,應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中的情感因素。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觸“境”生情,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在《神氣的大公雞》教學過程中,我利用電腦多媒體創(chuàng)設了一個“選美大賽”的情景,從而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2、發(fā)現(xiàn)法
    發(fā)現(xiàn)法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頭腦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從中找出規(guī)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在本課的技法理解掌握技能部分,我根據(jù)發(fā)現(xiàn)教學法,設計“找一找”、“說一說”、“演一演”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掌握大公雞的特征和習性,增加了對大公雞的認識,并從科學的角度對大公雞有進一步的了解。
    發(fā)現(xiàn)法有助于發(fā)展的智力,增強好奇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獨立性。
    3、演示練習法
    在美術教學中,演示法用的比較中,在《神氣的大公雞》教學中,我將教具作評,展示給學生看,并作示范性的表演,讓學生從觀察中得到知識,由模仿中學習記法。
    練習法,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在《神氣的大公雞》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練習部分,我將學生作業(yè)分兩步進行,先畫線描稿,再學習有創(chuàng)意的進行裝飾美化,使本課重點得以分散,并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從而有效地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實際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