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知識:立冬后的知識你都知道嗎?

字號:


    立冬是24節(jié)氣中的第19個節(jié)氣,一般是每年的11月7—8日。今年的立冬是11月7日,農(nóng)歷九月十九,星期二;“立冬”的到來,即冬季自此開始。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立冬的知識,歡迎閱讀!
    立冬,四季中最寒冷的季節(jié),終于來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古人云:“冬者,天地閉藏,水冰地坼?!绷⒍馕吨镜拈_始,由此“萬物歸避寒冷,糧進倉,菜入窖,動物眠之”。
    春秋代序如生命,陰晴變幻如悲喜,一切物色都與情感,與內(nèi)心相牽連。
    【立冬氣候】
    左河水《立冬》詩云:“北風往復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四野修堤防旱澇,萬家曬物備收藏。”
    中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此時的北方,正是“水結(jié)冰,地始凍”的孟冬之月,南方卻是小陽春的天氣。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
    一候水始冰:
    《周易》“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薄对铝钇呤蚣狻罚骸八急?。水面初凝,未至于堅也?!?BR>    水面開始凍結(jié),但未成堅冰。
    二候地始凍:
    冰壯曰“凍”,地凍為凝結(jié),“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土氣凝寒,未至于坼?!笨靵硖旌貎龅恼f法不假。
    立冬之后五日,土地凝結(jié)寒氣,但未至龜裂。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本草綱目》中提到:“車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氣為樓臺,又嘗聞海旁蜃氣成樓垣?!?BR>    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而這海市蜃樓便是大蛤吐氣而成。
    【立冬習俗】
    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不僅是收獲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jié)。有“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jié)”、“豐收節(jié)”等習俗活動。
    天子迎冬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立冬是個重要的節(jié)日。
    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并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體相同。
    民間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
    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后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補冬
    立冬后,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南方,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
    北方吃餃子
    好吃不過餃子”,很多地方立冬有吃水餃的風俗。
    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因我國以農(nóng)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jié)氣,“節(jié)”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餃子。
    大家借著餃子之緣,三言兩語,歡聚一堂,調(diào)侃人情,述說心意,皆是樂事。
    烤紅薯
    紅薯經(jīng)儲存入冬,則淀粉轉(zhuǎn)化為糖,香甜軟糯,烤食遠遠即可聞到烤紅薯的焦香。
    紅薯性平,味甘,健脾益氣,益腎強腰,有利于預(yù)防動脈硬化,高血壓,過度肥胖等。
    【立冬健康】
    冬天是天寒地凍、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jié),因此冬季養(yǎng)生要順應(yīng)自然界。
    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避免煩擾,以使體內(nèi)陽氣得以潛藏;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證充足的睡眠。
    暖頸:
    頸部充滿血管和穴位,而冬季又是頸椎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所以立冬之后,盡量穿立領(lǐng)或者戴帽子的服裝,避免血管受寒,預(yù)防心腦血管等病。
    暖胃:
    立冬之后,晨起可以喝碗姜絲粥、大棗粥、茯苓粥。胃里一天都暖暖的,更有利于御寒,預(yù)防感冒。
    暖腳:
    寒從腳生。立冬之后在睡前,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并同時搓揉腳心,增進血液循環(huán)。
    暖腰:
    腎主冬日,又喜溫惡寒,所以要注意腰部保暖,每天早晚可以多按摩腰眼,來使氣血通暢。
    立冬后,天氣寒冷,應(yīng)以增加熱能為主。
    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白晝短了,葉子黃了,寒風起了,葉子落了,還沒來得及好好的感受這個秋天,冬天就要來了。
    秋風蕭瑟,大地白霜,漫山的紅葉是最美的色彩。迎著風霜綻開的菊花,在雜亂的枯草中,自有傲氣。
    “立”為始,而“冬”為終,二字一合,除了代表冬天來臨,還有著萬物收藏、規(guī)避寒冷的意思。
    看來,在寒冬里求溫暖才是正道,與舊友坐在窗前泡一杯茶,趁著熱,慢慢喝,那種妥帖的溫暖,將風霜盡數(shù)擋在窗外。
    秋收冬藏,立冬這日,不必感嘆天地蒼茫與蕭瑟,冬天可遠離俗世喧囂,安享悠閑。
    冬之凌雪傲霜,來年,萌發(fā)春之明媚,綻放夏之明艷,收獲秋之靜美。
    四季輪回,周而復始。一歲一枯榮,歲歲又年年。
    冬并不是終結(jié),而是孕育種子的季節(jié),它們養(yǎng)精蓄銳,為春的到來躍躍欲試。冬天來了,你那邊降溫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