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如果沒有這18次顛沛失業(yè)的成長經(jīng)歷,還會不會有后來享譽全美的莎莉·拉斐爾女士?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她名叫莎莉·拉斐爾,自小便立志要成為一名電臺主持人??蛇z憾的是,當時的所有美國電臺,都只聘用男性。因此,當她成年之后想涉足這個領域時,只能遭到永無休止的拒絕。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終于被一家電臺破格錄取了。她大喜過望,如同抓到了救命草一般。她暗自下定決心,要把所有熱情和精力都奉獻于這個職業(yè)。可事與愿違,已經(jīng)習慣了男性播音員的聽眾們,無法接受她的忽然出現(xiàn),很快,她便被電臺以“跟不上時代”為由漠然辭退。她的人生,又再度陷入了一片黑暗與空茫。
無路可尋的她,輾轉來到了波多黎各,她以為,她將會在這里找到希望的種子??擅\又再一次給她出了一道難題——在美國長大的她,根本不會西班牙語。她不愿放棄最后的光亮,潛心苦讀,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來學習陌生至極的西班牙語。后來,在波多黎各,她終于得到了一個外出采訪的機會。這個在她看來是至關重要的采訪,實質(zhì)上僅僅只是一家通訊社委托她前去多米尼加共和國采訪正在進行的*,就連途中的差旅費,也是自掏腰包。
有人認為,她一定是想工作想瘋了!
鼓足勇氣之后,她主動找到了一家廣播公司的負責人,并向他談起了自己的節(jié)目構想。許久之后,此人終于對她的構想產(chǎn)生了興趣,微笑著告訴她:“公司一定會喜歡的!”
她開始了興奮異常的等待,她甚至已經(jīng)想好了第一個節(jié)目該說些什么??刹恍业氖?這位廣播公司的負責人,在說完這句話之后,便不知所終。她的美夢又再一次被冷酷的現(xiàn)實所擊碎。
無奈之下,她又找到了該公司的另外兩名負責人。經(jīng)過艱難的商討,雖然該公司同意讓她試試,卻斷然反對她主持娛樂節(jié)目。始料未及,她只能做自己根本不擅長的政治主持。
她對政治真是一竅不通,但她實在不想放棄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于是,她又和當年初到波多黎各一般,開始了昏天黑地的惡補時日。
1982年的炎炎盛夏,她主持的以美國獨立紀念日為內(nèi)容的政治節(jié)目開播了。頓時,她輕松坦誠而又爽朗的風格如同一道別樣的涼風,席卷了所有聽眾。
有越來越多的挑剔者接受她,喜歡她,乃至在節(jié)目時間打進電話,真誠地與她探討當前的政治問題,甚至總統(tǒng)大選。要知道,這在美國電臺的歷,是絕無前例的。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破格留下了她。她幾乎一夜成名,她所主持的節(jié)目,也成了全美歡迎的政治節(jié)目??珊苌儆腥酥?在此之前,她曾飽受了足足18次被炒魷魚的苦痛!
如今,她是美國一家自辦電視臺的節(jié)目主持人。在美國、英國以及加拿大,每天都有800萬聽眾收錄她的節(jié)目。而她,也憑借獨特的風格和嫻熟的語言技巧,兩度拿下被譽為“艾美金像獎”的全美主持*獎。
試想,如果沒有這18次顛沛失業(yè)的成長經(jīng)歷,還會不會有后來享譽全美的莎莉·拉斐爾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