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我們現(xiàn)在做的工作,也許過于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人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chǔ)。對于敬業(yè)者來說,凡事無小事,簡單不等于容易。高一頻道為大家整理了《高一物理上學期期中檢測題》感謝大家的閱讀支持,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是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的力
B.重心是物體內(nèi)重力大的點
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點,它總是在物體上,不可能在物體外
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
2、下列關(guān)于摩擦力大小的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與接觸面處的壓力成正比
B.靜止的物體不可能受滑動摩擦力,運動的物體也不可能受靜摩擦力
C.滑動摩擦力一定是阻力,靜摩擦力不可能是阻力
D.物體間的壓力增大時,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不變
3.下面關(guān)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加速度描述了物體速度變化的多少
B.加速度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
C.質(zhì)點的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一定為零
D.當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且其大小逐漸減小時,物體做減速運動
4.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情況不可能的是()
A.第1s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s內(nèi)的平均速度
B.第1s內(nèi)位移小于第2s內(nèi)的位移
C.第1s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等于第2s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
D.相鄰兩段相等時間內(nèi)位移之差等于一個恒量
5、關(guān)于兩個大小不變的共點力與其合力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合力大小隨兩力夾角增大而增大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大者
C.兩個分力夾角小于180°時,合力大小隨夾角減小而增大
D.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小的一個
6.有一木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關(guān)于它的受力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木塊所受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
B.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C.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在數(shù)值上等于木塊受的重力
D.木塊保持靜止是由于木塊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木塊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7.對以下靜止的物體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ABCD
8.用如所示的四種方法懸掛一個鏡框,繩中所受拉力小的是()
9、.如圖所示,物體M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斜面上,關(guān)于M受力的個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M可能受兩個力作用
B.M可能受三個力作用
C.M可能受四個力作用
D.M一定受四個力作用
10.在中央五套每周都有棋類節(jié)目,如棋類授課和評析節(jié)目,他們的棋盤都是豎直掛在墻上,棋盤是磁石制成的,而每個棋子都是一個小磁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貼在棋盤上的小棋子共受到四個力作用
B.棋盤表面應(yīng)選相對粗糙的材料
C.由于每個棋子的質(zhì)量有細微差異,所以不同棋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D.如果某個棋子貼不上棋盤,總會滑落,肯定是其質(zhì)量偏大
11.有一長為L的列車,正以恒定的加速度過鐵路橋,橋長也為L,現(xiàn)已知列車車頭過橋頭的速度為v1,車頭過橋尾時的速度為v2,那么,車尾過橋尾時的速度為()
A.2v1-v2B.2v2-v1
C.2v22-v21D.2v21-v22
12、有四個運動的物體A、B、C、D,物體A、B運動的x-t圖象如圖7甲所示;物體C、D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根據(jù)圖象做出的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A.物體A和B均做勻速直線運動且A的速度比B更大
B.在0~3s的時間內(nèi),物體B運動的位移為10m
C.t=3s時,物體C追上物體D
D.t=3s時,物體C與物體D之間有大間距
二、實驗題(本題共3小題,共15分.按題目要求解答)
13.(6分)某同學做《共點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作出如圖8所
示的圖,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固定點,O為橡皮條與
細繩的結(jié)合點,圖中_________是F1、F2合力的理論值,是合力
的實驗值,需要進行比較的是F和F′的和
,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
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平行四邊形定則是正確的。
用F1和F2兩個力或用一個力拉橡皮條的結(jié)點都要到達O點,
這是為了,這體現(xiàn)了的物理思想。
(選填:控制變量、理想化模型、等效替代)
14、(3分)為了探究彈簧彈力F和彈簧伸長量x的關(guān)系,某同學選了A、B兩根規(guī)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根據(jù)測得的數(shù)據(jù)繪出如圖所示的圖像,從圖像上看,該同學沒能完全按實驗要求做,使圖像上端成為曲線,圖像上端成為曲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彈簧B的勁度系數(shù)為__________.若要制作一個精確度較高的彈簧秤,應(yīng)選彈簧__________(填“A”或“B”).
15.(6分)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研究重物的自由落體運動.在符合操作規(guī)程的前提下,得到圖乙所示的一段紙帶.若他測得AB之間的距離為x1=6mm,BC之間的距離為x2=10mm,已知打點周期為T=0.02s.則利用上述條件得到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為a=________m/s2;打B點時重物的瞬時速度為vB=________m/s.打A點時重物的瞬時速度為VA=________m/s.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7分.解答時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6、(12分)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m=2.6kg的木塊置于水平地面上,當用與水平方向成θ=370夾角的拉力F=10N拉木塊時,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g取10N/kg,sin37°=0.6,cos37°=0.8),
(1)對木塊受力分析,畫出力的示意圖,按F的作用效果分解拉力F;
(2)求木塊受到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
(3)求木塊與地面的摩擦因數(shù)μ。
17、(12分)在射洪中學秋季田徑運動會的1500米比賽中,小明很想得冠軍,他一直沖在前面,由于開始體力消耗太大,后在直道上距終點50米處時便只能保持5m/s的速度前進而不能加速沖刺。此時一直保持在小明后面的小華在直道上距小明6.25米,速度為4m/s,他立即發(fā)力并保持以0.5m/s2的加速度沖刺。試分析:
(1)小明是否一直保持在小華的前面跑到終點而得到了冠軍?
(2)小明和小華中任一個跑到終點前,他們之間的大距離是多少?
18、(13分)如圖所示,路寬d=30m,一貨車以v1=15m/s的速度勻速駛向十字路口,當它距路口AB線x1=180m時發(fā)現(xiàn)另一條路上距路口中心O點x2=500m處,一輛轎車以v2=20m/s的速度沿路中心開向路口,貨車司機感覺到轎車“來勢兇猛”,決定制動勻減速以避讓轎車,而轎車仍然勻速運動.在下面的問題中,轎車和貨車都看做質(zhì)點.
(1)如果貨車立即制動做勻減速運動,它恰好停在AB線上,轎車有沒有開過了路口中心點?
(2)求出貨車的加速度的大小。
(3)如果貨車遲疑了1s后制動仍以原加速度不變做勻減速運動,會發(fā)生什么情況。說明理由.
【二】
第I卷(選擇題,共4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個小題4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
1.攀巖運動是一種考驗人的意志與心理素質(zhì)的運動形式,戶外攀巖運動更加刺激與驚險。如圖所示為一戶外攀巖運動的場景與運動線路圖,該攀巖愛好者從起點A到B,終到達C,據(jù)此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中的線路ABC表示的是攀巖愛好者所走的位移
B.線路總長度與攀巖愛好者所走時間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
C.由起點到終點攀巖愛好者所走線路的總長度等于位移
D.攀巖愛好者所走路程要比自起點到終點的位移大
2.關(guān)于質(zhì)點,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物體能否看作質(zhì)點,不能由體積的大小判斷
B.物體能否看作質(zhì)點,不能由質(zhì)量的大小判斷
C.物體能否看作質(zhì)點,不能由物體是否做直線運動判斷
D.研究飛行中直升機螺旋槳的轉(zhuǎn)動,螺旋槳可看作質(zhì)點
3.如圖所示為四個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的圖象,那么由圖象可以看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是
4.下列關(guān)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總是相同的
B.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總是相同的
C.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D.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是加速度恒定、其速度也恒定的運動
5.關(guān)于速度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反映快和慢的物理量,因此是標量
C.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的方向一定與物體的位移方向一致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風吹草動”,草受到了力,但沒有施力物體,說明沒有施力物體的力也是存在的
B.網(wǎng)球運動員用力擊球,網(wǎng)球受力后飛出,網(wǎng)球受力的施力物體是人
C.每個力都必須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D.只有直接接觸的物體間,才有力的作用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個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或不答的得0分。
7.如圖所示的位移(s)一時間(t)圖象和速度()一時間(t)圖象中給出四條圖線,甲、乙、丙、丁代表四輛車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運動的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
B.0~t1時間內(nèi),甲車通過的位移等于乙車通過的位移
C.0~t2時間內(nèi),丙、丁兩車在t2時刻相距遠
D.0~t2時間內(nèi),丙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丁車的平均速度
8.一個實驗小組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使用兩根不同的輕質(zhì)彈簧a和b,得到彈力與彈簧長度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a(chǎn)的截距比b的小,由此判斷a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小
B.a(chǎn)的斜率比b的大,由此判斷a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大
C.a(chǎn)的截距比b的小,由此判斷a的原長比b的小
D.由圖象獲得的信息表明彈力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9.如圖所示,物體在與水平方向成角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重力可能為0
B.重力和水平面支持力的合力一定不為0
C.若撤去拉力,物體立刻停止運動
D.撤去拉力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物體繼續(xù)運動,所受的水平面支持力和摩擦力均增大
10.圖為一物體做直線運動的一t圖象,由圖象所給信息可以判斷,在0一t1和t1一t2時間內(nèi)
A.0一t1時間內(nèi)物體走的位移比t1一t2時間內(nèi)走的位移大
B.在0一t1和t1一t2時間內(nèi)進行比較,它們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C.0一t1時間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比t1一t2時間內(nèi)的加速度小
D.在0一t1和t1一t2時間內(nèi)進行比較,它們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高一物理
第II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18分。
11.(4分)電磁打點計時器是由學生電源供電,工作電壓在V以下,當使用的電源頻率是50Hz時,每隔s打一個點。在“探究小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下列操作,在釋放小車前,小車要(填“遠離”或“靠近”)打點計時器,應(yīng)先接通,后釋放小車。
12.(4分)某同學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他先測出不掛鉤碼時彈簧的自然長度,再將鉤碼逐個掛在彈簧的下端,每次都測出相應(yīng)的彈簧總長度,并將數(shù)據(jù)填在表中。(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紙上已描出了前五次測量的彈簧所受彈力大小F跟彈簧總長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點,并作出F—圖線。由圖象可求得彈簧自然長度為m。由圖象可求得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N/m。
13.(4分)在探究力的合成法則的實驗中,用鉛筆在白紙上描下O點的位置和的方向,將此時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F2記入表格中。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鉤住一個細繩,把細繩套結(jié)點同樣拉到處,記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和細繩的方向,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記入表格中,拉力的方向標在白紙上。
14.(6分)某同學在做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時,從打下的若干紙帶中選出了如圖所示的一條(每兩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圖中上部的數(shù)字為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
由這些已知數(shù)據(jù)計算:(1)該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m/s2。
(2)與紙帶上D點相對應(yīng)的瞬時速度=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三、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42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5.(7分)一輛行駛的小轎車發(fā)現(xiàn)情況后立即急剎車,經(jīng)過4s,轎車行進64m停了下來。
求:1、小轎車的加速度為多少?
2、小轎車開始剎車時的速度為多少?
16.(8分)一質(zhì)點沿直線OX方向做勻變速運動,它離開O點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為=5t+2t2m,求:
(1)該質(zhì)點的加速度
(2)2s末該質(zhì)點的速度
(3)該質(zhì)點在t=2s到t=6s間的平均速度大小為多少?
17.(8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2kg的木箱在與水平面成=300角的推力F=10N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行,已知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34,(g=10m/s2)那么物體受到的
(1)重力為多大?
(2)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N為多大?
(3)摩擦力大小為多大?
18.(9分)一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某限速道路上超速勻速行駛,當這輛違章超速行駛的汽車剛剛從一輛停止的警車旁邊駛過時,警車立即從靜止開始以5m/s2的加速度勻加速追去(兩車行駛路線看作直線),求:
(1)警車經(jīng)過多長時間能追上超速車?
(2)在相遇前,兩車的遠距離L為多少?
19.(10分)短跑運動員完成100m賽跑的過程可簡化為勻加速運動和勻速運動兩個階段。比賽中,某運動員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運動員在加速階段的第2s內(nèi)通過的距離為7.5m,求:(1)該運動員的加速度
(2)該運動員的在運動中能達到的大速度
(3)在勻速階段通過的距離。
【一】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是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的力
B.重心是物體內(nèi)重力大的點
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點,它總是在物體上,不可能在物體外
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
2、下列關(guān)于摩擦力大小的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與接觸面處的壓力成正比
B.靜止的物體不可能受滑動摩擦力,運動的物體也不可能受靜摩擦力
C.滑動摩擦力一定是阻力,靜摩擦力不可能是阻力
D.物體間的壓力增大時,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不變
3.下面關(guān)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加速度描述了物體速度變化的多少
B.加速度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
C.質(zhì)點的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一定為零
D.當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且其大小逐漸減小時,物體做減速運動
4.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情況不可能的是()
A.第1s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s內(nèi)的平均速度
B.第1s內(nèi)位移小于第2s內(nèi)的位移
C.第1s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等于第2s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
D.相鄰兩段相等時間內(nèi)位移之差等于一個恒量
5、關(guān)于兩個大小不變的共點力與其合力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合力大小隨兩力夾角增大而增大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大者
C.兩個分力夾角小于180°時,合力大小隨夾角減小而增大
D.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小的一個
6.有一木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關(guān)于它的受力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木塊所受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
B.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C.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在數(shù)值上等于木塊受的重力
D.木塊保持靜止是由于木塊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木塊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7.對以下靜止的物體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ABCD
8.用如所示的四種方法懸掛一個鏡框,繩中所受拉力小的是()
9、.如圖所示,物體M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斜面上,關(guān)于M受力的個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M可能受兩個力作用
B.M可能受三個力作用
C.M可能受四個力作用
D.M一定受四個力作用
10.在中央五套每周都有棋類節(jié)目,如棋類授課和評析節(jié)目,他們的棋盤都是豎直掛在墻上,棋盤是磁石制成的,而每個棋子都是一個小磁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貼在棋盤上的小棋子共受到四個力作用
B.棋盤表面應(yīng)選相對粗糙的材料
C.由于每個棋子的質(zhì)量有細微差異,所以不同棋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D.如果某個棋子貼不上棋盤,總會滑落,肯定是其質(zhì)量偏大
11.有一長為L的列車,正以恒定的加速度過鐵路橋,橋長也為L,現(xiàn)已知列車車頭過橋頭的速度為v1,車頭過橋尾時的速度為v2,那么,車尾過橋尾時的速度為()
A.2v1-v2B.2v2-v1
C.2v22-v21D.2v21-v22
12、有四個運動的物體A、B、C、D,物體A、B運動的x-t圖象如圖7甲所示;物體C、D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根據(jù)圖象做出的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A.物體A和B均做勻速直線運動且A的速度比B更大
B.在0~3s的時間內(nèi),物體B運動的位移為10m
C.t=3s時,物體C追上物體D
D.t=3s時,物體C與物體D之間有大間距
二、實驗題(本題共3小題,共15分.按題目要求解答)
13.(6分)某同學做《共點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作出如圖8所
示的圖,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固定點,O為橡皮條與
細繩的結(jié)合點,圖中_________是F1、F2合力的理論值,是合力
的實驗值,需要進行比較的是F和F′的和
,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
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平行四邊形定則是正確的。
用F1和F2兩個力或用一個力拉橡皮條的結(jié)點都要到達O點,
這是為了,這體現(xiàn)了的物理思想。
(選填:控制變量、理想化模型、等效替代)
14、(3分)為了探究彈簧彈力F和彈簧伸長量x的關(guān)系,某同學選了A、B兩根規(guī)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根據(jù)測得的數(shù)據(jù)繪出如圖所示的圖像,從圖像上看,該同學沒能完全按實驗要求做,使圖像上端成為曲線,圖像上端成為曲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彈簧B的勁度系數(shù)為__________.若要制作一個精確度較高的彈簧秤,應(yīng)選彈簧__________(填“A”或“B”).
15.(6分)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研究重物的自由落體運動.在符合操作規(guī)程的前提下,得到圖乙所示的一段紙帶.若他測得AB之間的距離為x1=6mm,BC之間的距離為x2=10mm,已知打點周期為T=0.02s.則利用上述條件得到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為a=________m/s2;打B點時重物的瞬時速度為vB=________m/s.打A點時重物的瞬時速度為VA=________m/s.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7分.解答時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6、(12分)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m=2.6kg的木塊置于水平地面上,當用與水平方向成θ=370夾角的拉力F=10N拉木塊時,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g取10N/kg,sin37°=0.6,cos37°=0.8),
(1)對木塊受力分析,畫出力的示意圖,按F的作用效果分解拉力F;
(2)求木塊受到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
(3)求木塊與地面的摩擦因數(shù)μ。
17、(12分)在射洪中學秋季田徑運動會的1500米比賽中,小明很想得冠軍,他一直沖在前面,由于開始體力消耗太大,后在直道上距終點50米處時便只能保持5m/s的速度前進而不能加速沖刺。此時一直保持在小明后面的小華在直道上距小明6.25米,速度為4m/s,他立即發(fā)力并保持以0.5m/s2的加速度沖刺。試分析:
(1)小明是否一直保持在小華的前面跑到終點而得到了冠軍?
(2)小明和小華中任一個跑到終點前,他們之間的大距離是多少?
18、(13分)如圖所示,路寬d=30m,一貨車以v1=15m/s的速度勻速駛向十字路口,當它距路口AB線x1=180m時發(fā)現(xiàn)另一條路上距路口中心O點x2=500m處,一輛轎車以v2=20m/s的速度沿路中心開向路口,貨車司機感覺到轎車“來勢兇猛”,決定制動勻減速以避讓轎車,而轎車仍然勻速運動.在下面的問題中,轎車和貨車都看做質(zhì)點.
(1)如果貨車立即制動做勻減速運動,它恰好停在AB線上,轎車有沒有開過了路口中心點?
(2)求出貨車的加速度的大小。
(3)如果貨車遲疑了1s后制動仍以原加速度不變做勻減速運動,會發(fā)生什么情況。說明理由.
【二】
第I卷(選擇題,共4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個小題4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
1.攀巖運動是一種考驗人的意志與心理素質(zhì)的運動形式,戶外攀巖運動更加刺激與驚險。如圖所示為一戶外攀巖運動的場景與運動線路圖,該攀巖愛好者從起點A到B,終到達C,據(jù)此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中的線路ABC表示的是攀巖愛好者所走的位移
B.線路總長度與攀巖愛好者所走時間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
C.由起點到終點攀巖愛好者所走線路的總長度等于位移
D.攀巖愛好者所走路程要比自起點到終點的位移大
2.關(guān)于質(zhì)點,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物體能否看作質(zhì)點,不能由體積的大小判斷
B.物體能否看作質(zhì)點,不能由質(zhì)量的大小判斷
C.物體能否看作質(zhì)點,不能由物體是否做直線運動判斷
D.研究飛行中直升機螺旋槳的轉(zhuǎn)動,螺旋槳可看作質(zhì)點
3.如圖所示為四個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的圖象,那么由圖象可以看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是
4.下列關(guān)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總是相同的
B.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總是相同的
C.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D.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是加速度恒定、其速度也恒定的運動
5.關(guān)于速度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反映快和慢的物理量,因此是標量
C.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的方向一定與物體的位移方向一致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風吹草動”,草受到了力,但沒有施力物體,說明沒有施力物體的力也是存在的
B.網(wǎng)球運動員用力擊球,網(wǎng)球受力后飛出,網(wǎng)球受力的施力物體是人
C.每個力都必須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D.只有直接接觸的物體間,才有力的作用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個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或不答的得0分。
7.如圖所示的位移(s)一時間(t)圖象和速度()一時間(t)圖象中給出四條圖線,甲、乙、丙、丁代表四輛車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運動的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
B.0~t1時間內(nèi),甲車通過的位移等于乙車通過的位移
C.0~t2時間內(nèi),丙、丁兩車在t2時刻相距遠
D.0~t2時間內(nèi),丙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丁車的平均速度
8.一個實驗小組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使用兩根不同的輕質(zhì)彈簧a和b,得到彈力與彈簧長度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a(chǎn)的截距比b的小,由此判斷a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小
B.a(chǎn)的斜率比b的大,由此判斷a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大
C.a(chǎn)的截距比b的小,由此判斷a的原長比b的小
D.由圖象獲得的信息表明彈力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9.如圖所示,物體在與水平方向成角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重力可能為0
B.重力和水平面支持力的合力一定不為0
C.若撤去拉力,物體立刻停止運動
D.撤去拉力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物體繼續(xù)運動,所受的水平面支持力和摩擦力均增大
10.圖為一物體做直線運動的一t圖象,由圖象所給信息可以判斷,在0一t1和t1一t2時間內(nèi)
A.0一t1時間內(nèi)物體走的位移比t1一t2時間內(nèi)走的位移大
B.在0一t1和t1一t2時間內(nèi)進行比較,它們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C.0一t1時間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比t1一t2時間內(nèi)的加速度小
D.在0一t1和t1一t2時間內(nèi)進行比較,它們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高一物理
第II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18分。
11.(4分)電磁打點計時器是由學生電源供電,工作電壓在V以下,當使用的電源頻率是50Hz時,每隔s打一個點。在“探究小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下列操作,在釋放小車前,小車要(填“遠離”或“靠近”)打點計時器,應(yīng)先接通,后釋放小車。
12.(4分)某同學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他先測出不掛鉤碼時彈簧的自然長度,再將鉤碼逐個掛在彈簧的下端,每次都測出相應(yīng)的彈簧總長度,并將數(shù)據(jù)填在表中。(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紙上已描出了前五次測量的彈簧所受彈力大小F跟彈簧總長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點,并作出F—圖線。由圖象可求得彈簧自然長度為m。由圖象可求得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N/m。
13.(4分)在探究力的合成法則的實驗中,用鉛筆在白紙上描下O點的位置和的方向,將此時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F2記入表格中。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鉤住一個細繩,把細繩套結(jié)點同樣拉到處,記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和細繩的方向,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記入表格中,拉力的方向標在白紙上。
14.(6分)某同學在做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時,從打下的若干紙帶中選出了如圖所示的一條(每兩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圖中上部的數(shù)字為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
由這些已知數(shù)據(jù)計算:(1)該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m/s2。
(2)與紙帶上D點相對應(yīng)的瞬時速度=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三、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42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5.(7分)一輛行駛的小轎車發(fā)現(xiàn)情況后立即急剎車,經(jīng)過4s,轎車行進64m停了下來。
求:1、小轎車的加速度為多少?
2、小轎車開始剎車時的速度為多少?
16.(8分)一質(zhì)點沿直線OX方向做勻變速運動,它離開O點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為=5t+2t2m,求:
(1)該質(zhì)點的加速度
(2)2s末該質(zhì)點的速度
(3)該質(zhì)點在t=2s到t=6s間的平均速度大小為多少?
17.(8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2kg的木箱在與水平面成=300角的推力F=10N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行,已知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34,(g=10m/s2)那么物體受到的
(1)重力為多大?
(2)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N為多大?
(3)摩擦力大小為多大?
18.(9分)一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某限速道路上超速勻速行駛,當這輛違章超速行駛的汽車剛剛從一輛停止的警車旁邊駛過時,警車立即從靜止開始以5m/s2的加速度勻加速追去(兩車行駛路線看作直線),求:
(1)警車經(jīng)過多長時間能追上超速車?
(2)在相遇前,兩車的遠距離L為多少?
19.(10分)短跑運動員完成100m賽跑的過程可簡化為勻加速運動和勻速運動兩個階段。比賽中,某運動員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運動員在加速階段的第2s內(nèi)通過的距離為7.5m,求:(1)該運動員的加速度
(2)該運動員的在運動中能達到的大速度
(3)在勻速階段通過的距離。